倪仁健 赵小兵
我校作为南京江北新区项目培育基地的培育对象,立志努力成为拥有教育质量优质、课程建设优异、教师队伍优良、学生发展优秀、资源建设优厚的精品学校。其中资源建设是学校发展之基,而目前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适合信息技术环境特点、适应德育教育素质教育需求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较为匮乏。结合学校现有实际,以智慧校园创建为契机,建立适应我校教育信息化發展要求、满足我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的教育教学资源是新优质初中创建的有力支撑。
2017年7月,学校正式与南京XX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协议,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与职责,细化了双方的责任与分工,并在区教师发展中心的监督下实施。签订协议当天,组建了QQ群,便于后续线上的交流与讨论。
在项目创建之初,备课组经商讨拟定了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在线课程资源建设目录,并以此进行了精心规划。我们将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下册课本的内容分单元,细化到课题,每个课题设置包含课件、微课助学、在线反馈练习以及自主学习单四项资源的文件夹,这也就是我们需要完成的项目内容。
经过规划,我们将整个在线资源建设的具体事务分工、定责到备课组的每个成员。由两名成员进行微视频和课件的整理、完善,另有一名成员负责根据逐步发送过来的课件编制相应配套的自主学习单,两名骨干教师负责对课件、微视频及学习单进行审核与校对,最后将完成的资源分单元压缩上传给科技公司完成网络资源的建设。
本项目旨在建设基于在线平台的以支持自主学习、在线反馈为目标的化学教学资源开发。为探索信息技术手段构建现代化的互动教学环境,变革传统教学方式,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项目将针对化学学科寒暑假作业、慧学课堂及拓展学习的需求,开发在线教学、自主学习资源,资源包含微视频、主观客观题在线测评等。
本项目自2017年7月1日正式启动,历时近两个月完成了基础资源的建设,并于开学初正式投入使用。
1)课前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观看微视频自主学习并完成自主学习单基础部分。
微视频部分选自化学大师微课资源、南京教学研究室化学微课资源、优酷化学微课资源,部分是教学中积累的自制微课,并对选中的微课用万能格式转换器等软件进一步处理,方便上传。我们将微视频转成了二维码形式,经手机、平板扫描后即可在网络环境下观看,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前还需预习完成自主学习单的自学助思部分。
2)课堂汇报交流(5分钟),学生汇报交流基础内容学习心得。
自主学习单上设置了展示交流环节,如: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题中,让学生以纸为例分别展示一个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上台动手展示纸能发生的物理变化(将纸撕碎)和化学变化(点燃),既能检验出学生能否根据概念区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又能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课堂反馈矫正(10分钟),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反馈矫正。
每一节课的后10分钟,在自主学习单上设置了课内反馈,有时还设计成在线反馈形式,让学生通过小平板进行及时训练,同时将学生完成的情况在大屏上显示,学生在课堂上能及时检测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有针对性得补偿矫正。
项目于2017年9月在初三年级正式实施。
1)微课助学
课前学生通过扫描编印成册的《自主学习单》上每一课时的二维码进行自学。
2)融合促学
课堂上吸收和内化“1531”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将触摸式大屏、教师平板与学生平板有机结合,实现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3)在线测学
我们给每个学生发放了平台账号,学生登录后完成相应的在线评测,教师在后台可以观测到学生的评测完成情况,并依此来进行后续的矫正与补偿。
4)矫正补学
根据学生的测试的数据分析情况,教师适时有针对性推送具有个性化的补偿作业,进行矫正补标。
项目自正式实施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
1)学生的变化
微视频激发了学生兴趣和好奇心,自学助思帮助学生了解课堂重点内容,在线检测启发学生、引发深层次思考。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在课堂上通过与老师的互动、与同学的讨论,解决问题、突破重难点,最后再通过课堂反馈检验所学,再发现问题、解决疑问。
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思、在思中辩,适应了这样的教学模式后,学生都表示喜欢这样的课堂,那么这样的课堂就是高质高效的。
2)教师的变化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课堂的教学更为顺畅,教学效果也更加优秀,教学质量通过与往届生同期相比有所提升。参与在线课程资源建设的教师不仅对教材、对课标的理解更为深刻,更重要的是在组织学生预习、反馈和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对教学的理解更为深刻。
教师参与实践与研究,基于在线课程资源的讲座、公开课和论文,以及相关课题的申报,都是项目实践思考过程的结晶。
3)备课组的变化
本项目的建设与实施时间紧、任务重,能够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离不开组内教师的精心规划、精致分工和精诚合作。项目实施和落实后,备课组增进了交流,加强了合作,整体向着提升化学学科教学质量的目标共同奋进。
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学生预习过程是否有真正发生如何来把关,学生在线评测过程中填空题的数据收集整理,以及课堂上使用在线评测的可行性和科学性等,都是我们往后要在实践中继续完善和跟进的内容。相信随着“1531”教学模式常态化,随着信息技术的成熟,我们能够将在线课程资源做得更好。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九龙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