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婕
摘 要: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一带一路”本身坚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原则,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在“一帶一路”的背景下,不仅需要实现贸易、政策、设施和金融等方面的协同共进,还要做文化传播和交流合作的先行者。因此本文就对“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传播和交流合作战略及其对策进行有效的分析,希望能够更好的维护“一带一路”利益共同体的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交流合作战略;对策
“一带一路”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其是习近平书记在2013年提出的合作倡议,可以说,这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文化传播和合作交流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的基础,这也是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资金融通和贸易通畅的重要软实力,“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与交流合作的领域、内容有着多样性的特征,同时关系到不同的主体和因素,并且需要对其发展进行科学部署。
一、“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与交流合作的战略
(一)强化顶层设计
本身“一带一路”文化就是一项民心性工程,当中不仅设计到和政策、设施、资金和贸易等方面的交流、合作,还有沿线和非沿线、当前和长远等各方面的关系,其外延十分广泛、内涵十分丰富。那么“一带一路”的文化传播与交流合作,就需要有效层次的、阶段的、互动性的出发,通过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做到统筹兼顾,不断推进整个集体的共同发展。[1]因为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出发,不断推动国家相关战略的制定,保证实现和“一带一路”整体规划有效衔接,更加清晰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有效整合整体资源的配置,形成发展合力。同时还要注重顺应信息化的发展潮流,积极应用多种手段,努力构建多主体、多层次、全方位的文化传播,将原本的文化单项传播,转变为多向互动传播,从而不断提升互利共赢的综合效能,还有传播和交流合作的整体水平,以更好的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
(二)凸显务实合作
“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与交流合作的战略,和务实合作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说与做的关系,而是要真正做到信守承诺、言行一致,不单单要避免文化传播和政策、设施、资金和贸易等方面的不协调,还要避免对外传播和务实合作相悖情况。那么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文化传播的实际意义,在合作项目前期协调阶段,就要进行舆论研判,在整个项目论证阶段,将和国家相关的舆论提供给决策人员进行参考,通过这样的方式,在项目的实际实施阶段,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积极凸显务实合作现象,还要注重实施差异化的传播和交流合作战略,以避免同质化情况的出现,因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较多,各个国家都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这必然会带来目标受众的多样化。[2]当然在这样的背景下,只有不断挖掘、创新文化的新视角,才能更好的体现文化传播和信息交流的价值,真正做到打动人心,提升其影响力。
(三)突出重点带动
“一带一路”本身就是由沿线国家所联成的,从而实现从点到线再到面的方向,但文化传播和交流合作本身不一定要逐个推进,也可以直接采用跳跃式的策略实现重点突破。那么这就需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有侧重点的选择交流传播支撑点国家或者地区,在此基础上示范推广,并逐步辐射相关国家。当前“在地化”作为另一种发展趋势,这就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任何一种商品,只有实现和地方文化、需求相适应,才能够真正实现自身的发展。这对于文化传播与交流合作也是一样的,其在实际传播过程中,需要综合考量所在地区的文化背景、利益诉求和接收水平等。[3]而这些都是需要从支点国家与区域出发的,按照传达善意、讲清目的、宣传合作机遇的指向,并运用世界内容、中国创意的方式进行交流传播。
二、“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与交流合作的对策
要想更好的保障“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与交流合作,就要注重不断强化相关法规政策的支撑力度,紧密结合整体目标实现的要求,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坚决以法律为框架,不断规范文化传播与交流合作的主体行为。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不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律的适应性,因此相关人员更好注重加强对于相关知识的熟悉度和掌握程度,保证能够有效应对各种法律风险。同时还要注重凸显人才保障,要加快对于“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传播方面的人才培养力度,加强文博等对外文化软援助人才的储备,加大其对于国际组织,还有国际惯例等方面人才的引进力度,确保能够为更好的推进文化传播与交流合作,提供良好的人才、智力支撑。[4]另外还要注重积极发挥华人华侨的作用,将华人华侨作为“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与交流合作的桥梁,有效淡化国家色彩,最大限度的规避各种政治性的障碍,帮助住在国消除对于中国企业和文化的恐惧和不按,保障中华文化更好的融入到国际规则中。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对外的文化传播与交流合作在面临先行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问题,这些都确实给“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与交流合作带来障碍,因此只有坚决从战略层面进行把握,建立多层次的保障对策,才能够更好的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子朴,朱亚成.“一带一路”背景下体育赛事发展的价值、困境与策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07):1-6.
[2]赵富学,程传银,高继科,洛让加措,李法伟.“一带一路”背景下散存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保护问题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01):5-11.
[3]李孝敏.“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拓展探析[J].求实,2016(07):38-45.
[4]陈相芬.“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0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