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丽
一、对教材资源进行深入挖掘,从而渗透传统文化
拿我们高中教材(人教版)来仔细看看,便可发现我们的语文教材其实是经过精心编排的,每一单元每一篇课文都是有其编排的目的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化的借鉴,教材中的经典著作(古诗文、文言文)显示出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所以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挖掘这些文化元素,把语文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结合起来,既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又深化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要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融入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我们高中的教材(人教版)中有很多文言文都承载着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如《劝学》《师说》向我们的学生生传达了古人那种求学、勤奋刻苦的精神和尊师重教的美德。李密的《陈情表》则讲述了李密的“孝”与“忠”,突出了古人的孝道和忠诚;在对《陈情表》的“孝”和“忠”时,应该用文章中表现“孝”和“忠”的句子来进行佐证,首先应该设计一个问题让学生把句子挑选出来。李密为什么要这么的“孝”与“忠”呢?我们以后又该怎样学习和弘扬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呢?请同学们回去仔细思考,并写成文章,拿到班上共同分享。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身临其境地感受”孝”与“忠“的真正内涵,接受心灵的洗礼,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从而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育的结合。语文教学还要注意揭示文化传统积淀的文化意义,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赏析。当然,要让学生了解并赏析传统文化,不能停留于单纯的文字解读,而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领会。我们的语文老师在上课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去感受作者的思想内涵和精神世界,去品位不同时代人们的思想给人的影响,因此,我们的语文老师不仅要专业知识扎实,还要知识渊博,这样才能讲得几精、透彻,学生才能从中学到知识,才能理解其话语文化的意义。
二、采用靈活多样的课外活动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经典诗词、美文背诵与赏析,开展诗歌朗诵、书法比赛
教师安排学生平时按照自己的爱好去搜集诗歌或者比较优美的文章,按照自己的理解把诗歌或文章背诵下来,在课前或课间休息时背诵给大家听,介绍给大家,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增加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积累的知识越来越多,形成丰厚的文化底蕴;利用周末或者寒暑假,开展朗诵诗歌的比赛,提升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提高学生阅读、朗诵诗文的能力,通过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体会诗歌韵味,朗诵好诗歌;可以在班上或者校园里开展书法比赛,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信,也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进而更好地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2.博览国学经典,培养并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像《诗经》《论语》《史记》《三国志》等这些国学经典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文学品味、丰富情感、陶冶学生情操、增加历史知识、拓宽知识面等,这也是促进学生成长的有力途径,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平时阅读周末或者寒暑假进行课外名著知识比赛,使学生在阅读作品的同时,体味并思考这些名著的文化内涵,进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精髓。
3.开展“寻访家乡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继承和弘扬本土文化
(1)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教师可以利用寒暑假或者周末带领学生去调查了解家乡的传统节日、传统习俗的来历及发展历程;引导学生阅读与家乡有关的文选经典,还可以了解家乡的饮食文化、革命文化、廉政教育根据地等传统文化形式。
(2)开展考察活动
开展考察家乡某些地名的由来;家乡某个家族的发展历史、家族习俗、服饰文化特点;文化发展情况;家乡历史名人的情况等。
通过以上这些活动的开展,我们可以很好地将这些优秀文化课内化为学生的素养、人格等,可是很好地教育学生,引导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样既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是一种熏陶,同时又是一种传统文化传承的良好途径。
三、以传统节日为契机
我国的历史悠久,文化资源很丰富,我们丰富的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各种传说和历史渊源,可以反映出本民族的传统习俗、宗教信仰等,寄托着该民族对气的崇拜和向往,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高要河台每年都要举行开耕节,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举办,又称“春耕节”,原为明清时期的“调禾楼”祈福仪式,建国后改为“开耕节”,至今已经有600多年历史。绝大多数人都在“开耕节”回乡参加活动。活动当日数千群众请出龙母像,舞着狮子,沿着村道走到村后的山岗顶上进行朝拜、供奉,并燃放鞭炮进行庆祝,代表人们希望幸运、吉祥。在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以这些传统节日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去探索这些节日的来历和发展演变历程,搜集与这些节日有关的资料进行探讨,各抒己见,最后写一些传统节日方面的文章,可以表达对其节日的看法,也可以提出保护其传统文化的建议,这样学生既了解了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又提升了其文化修养,同时也保护和传承了这些传统文化。
我们的语文教育肩负着文化传承的历史责任,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师要增强这种历史的使命感、责任感,我们必须利用语文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密切关系进行文化传承,正确地处理好语文教学目标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将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与语文教育融为一体,设计科学合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知识的同时,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这样中国才能有良好的文化氛围,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