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燕新
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那么,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的:
一、激发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采用一些活动使相对单一、枯燥的计算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抽扑克,比大小或算加减
(抽走J,Q,K)让两个学生各拿1半扑克,互相抽扑克,让学生比一比谁大谁小,还可以让孩子将较大的数比较小的数多多少,两个人轮流算出正确的得数。或让孩子算一算,两张扑克的数字相加起来是多少。
2.拍手配对
例如,教学数的分与合,可以采用“拍手”的数学游戏,以10的分与合为示范。教师边拍手边发问:“东东,4和几?”学生边拍手边回答:“老师,4和6。”这一游戏学生可自由组合,可自由定数字的分合,可根据学习内容的变化随时调整互拍的结果,根据学生的熟练程度随时调整节奏的舒缓进行。
3.买商品,学本领
三、四个同学为一组,老师投影出各种东西并显示价钱,让学生轮流做“老板”或“老板娘”,其余同学为顾客,让孩子用课本配套的钱币来买东西。如“买5个一角为多少角”“用一元钱买一个4角钱的小蛋糕,应该找回多少钱?”让数学计算游戏化、生活化,使学生彻底喜欢上计算。
二、在动手操作中理解算理
算理是运算正确的前提和依据。学生只要头脑中算理清楚,计算起来就有条不紊。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用动手操作活动启迪计算方法,使计算能力在动手操作中得到发展,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计算。
如在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时,课本是让学生动手摆一摆,体会“凑十”的过程,领悟“凑十”的方法。如上课的开始学生通过情境、问题,列出相应的算式:9+5。有学生马上汇报出了答案。其余的学生也陆陆续续算出了答案。我就让学生分小组用小棒分别表示9和5,按照各自不同的思路操作给小组同学看,在操作活动过程中感悟加法进位的算理。汇报时我尽量让学生叙述、补充,收集各种信息,展示多种算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这些算法的优劣,发现凑10法的优点,使学生懂得这种题目要通过“看大数,拆小数,先凑十,再加几”的方法口算,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1.审题习惯
良好的审题习惯是提升计算能力的关键因素,而运算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题的正确与否。审题是计算过程中关键的第一步。审题可以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消除强信息集中产生的思维干扰。例如,计算18-7+3时,受“凑整”这一强信息的干扰,有部分学生算成18-7+3=8。虽然教师一再强调要认真审题,但仍然有学生当作耳边风,他们一看到题目就做,没有认真审题,没有思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结果这样简单的一道计算题就算错了。对策是教师把每一次作业的情况都反馈给学生,通过不断练习和反馈,学生的审题习惯会逐渐培养出来的。再者设计一些相似度高的题目让学生多练习,如18-7+3和18-7-3,让学生不断地摔跟斗,之后你就发现学生摔跟斗的情况会越来越少。还有就是让学生做好作业后进行校对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2.书写习惯
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帮助学生减少不必要的失误。书写不规范也是计算出现错误的一个常见原因。学生在计算时,有的因为字迹潦草分辨不清而误看,如6和0、3和8、3和5、1和7,9和4;有的擦擦写写,写写擦擦,模糊不清;有的竖式书写不规范,加减时数位不对齐,进位或退位时不作记号等等,都可能使计算出现错误。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要求学生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要督促学生把数字写端正,写清楚。从教学实践来看,老师与学生面对面地批改作业,不但能当面纠正学生作业中的错误。而且教师通过和学生当面交流,可以清楚地了解学生造成错误的原因,这样的批改方式更直接,更有效,坚持一段时间之后,学生的书写情况就会大大改观。
3.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检查和验算不仅是保障计算正确的有效措施,而且是一种促进学生理解计算过程和计算技能的手段,学生可以通过验算进一步理解加减、乘除之间的逆运算关系。因此,在计算教学中要注意教会学生验算的方法,如要求学生计算要做到“四查”:一查数字是否抄对了;二查符号是否准确;三查运算顺序是否正确;四查结果是否算对和写上。虽然检查、验算的好处不少,但往往有部分学生做完作业了事,不能自觉地检查和验算。教师可以让做尖子生自愿与学困生结成“三帮一”或“二帮一”对子,及时发现并纠正学困生存在的问题,让他们真正尝到检查和验算的好处,并逐渐养成这一良好的习惯。
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它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地付諸努力。这是有益学生终身的好事情,我们必须切实抓好。
四、在教学中经常进行口算训练
在小学阶段要使学生具有较高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口算,加强口算训练。因为口算是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笔算、珠算、估算的基础,它在日常生活及学习中有着较广泛的应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很重视对学生加强口算训练,在每节数学课前,我都会利用3至5分钟时间对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口算训练。如(1)老师投影出口算题,让两个学生为一组,甲说给乙听,乙说给甲听。(2)找朋友:让学生拿着口算卡片找到得数等。(3)举行口算比赛。这种紧张有序的训练形式,既能关注每一个学生,又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大大地提高了群体学生口算练习的质量。
五、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中必须努力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它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过程,俗话说“要想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就必须得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计算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作为数学教师应当要有耐心,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