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咏涛
司马相如少时喜好读书,又学习击剑。父母喜爱他,给他取了个小名“犬子”。
相如尤其喜欢历史上的名人故事,读到战国蔺相如的故事后,被蔺相如的大智大勇和为人处世感动,非常崇拜,于是改名“相如”。
司马相如二十多岁时,告别家乡,前往京城长安寻求发展。他喜爱文学,尤其擅长辞赋。当时是汉景帝时期,相如好不容易做了个武骑常侍,其工作就是陪伴皇帝,做侍卫。后来他知道景帝不好辞赋,不重文学,继续干下去,干不出什么名堂。恰好,这次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刘武率宾客来到朝中。梁孝王礼贤下士又爱文学,正合相如心意。于是,相如称病辞官,和邹阳、枚乘、严忌等人,一起到了梁(今河南商丘),成了梁园文人群体里的一员。枚乘等人都是文学家。相如快乐而充实地在梁地呆了好几年。有这样的环境,相如于是专心于辞赋创作,写出了《子虚赋》等作品。
《子虚赋》写楚国的子虚先生出使齐国,向齐国乌有先生讲述楚国之盛,极力铺排楚国云梦泽之广大丰饶,以及楚王在云梦游猎的盛况。乌有不服,一面指责子虚不应“奢言淫乐而显侈靡”,一面又以齐国之大海名山、殊方异类来傲视子虚。甚至说齐国“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中,曾不芥蒂”。赋通过夸张的描写,表现了汉王朝的强大声势和雄伟气魄。铺张扬厉,词藻丰富,标志着汉大赋的完全成熟。
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梁孝王死了,众人四散而去。司马相如回到故乡成都。因贫穷无法生活,经朋友临邛(今成都邛崃)令王吉的介绍,来到临邛。当时的临邛盛产铁、盐,酿酒业发达,有不少富商,卓王孙就是其中之一。相如跟着王吉来卓家做客。他在宴会上弹了一曲《凤求凰》琴曲。悠扬动听的琴声打动了卓王孙之女卓文君的芳心,眼见相如风流倜傥,加上读过相如的辞赋,很是喜爱,于是决定嫁给相如。可是,卓王孙由于门第观念没有同意这门婚事。最终,卓文君勇敢地冲破家庭和观念的藩篱,“私奔”来到了相如身边。相如驾车,载文君返回成都,两人结成终身伴侣。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因贫穷,“家徒四壁”。无奈之下,夫妻二人只得再回临邛,开起了一家酒馆。文君在外面当垆(土垒的台子)卖酒,相如在里面洗涤酒器打杂。卓王孙为此感到耻辱,闭门不出。在叔伯兄弟大家劝说下,终于同意给予女儿一些钱物作为嫁妆。邛崃的文君井,相传就是当年相如文君夫妻当垆卖酒时用过的水井。文君酒也曾经好长时间都是四川名酒。两人不久后回到成都,置买田宅,过了一段闲居生活。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夫妻贫贱时互相爱慕,相濡以沫,后来富贵了,也不离不弃,终生相守。这段爱情婚姻故事传为佳话。成都的琴台路就是为他们的爱情故事而命名的。
汉武帝即位,追慕梁孝王遗风,喜好辞赋文学。一天,他读到《子虚赋》,大加赞赏,说:“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恰好主管汉武帝猎犬的狗监杨得意听到,他也是成都人,对汉武帝说:“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汉武帝立即召见相如。相如对汉武帝说:“臣的《子虚赋》,此诸侯之事,未足观也。请为天子游猎赋。”于是作了《上林赋》。汉武帝读后大喜,任命相如为郎官。相如成了汉武帝宫廷文人侍从的重要成员。
《上林赋》写亡是公听了子虚、乌有先生争夸诸侯“苑囿之大,游戏之乐”后,以天子代表身份,批评子虚、乌有“不务明君臣之义而正诸侯之礼……欲以奢侈相胜,荒淫相越”。又把汉天子上林苑的“巨丽”及天子游猎的壮阔场面大事宣扬了一番。表明诸侯不能与天子相提并论。
《子虚赋》《上林赋》构成姊妹篇,这两篇作品值得重视的地方还有,塑造了统一强大的汉帝国形象,表达了维护中央政权的政治观点,司马相如是用赋表达这一时代要求的第一人。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汉武帝派唐蒙打通夜郎、僰中(今贵州、川南一带)。唐蒙滥用刑罚,大肆骚扰,引起巴蜀百姓的不满,惊恐万分。汉武帝派相如前往处理。相如写了《喻巴蜀檄》,表明朝廷的旨意,说明朝廷开发西南地区的用意,稳定民心,结果取得成功。返回长安后,汉武帝再询问他西南地区邛、笮等地的情况,相如讲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汉武帝深以为然。不久,汉武帝任相如为中郎将,让他再次出使西南,沟通朝廷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司马相如再次发挥他的长项,又作《难蜀父老》一文,宣喻朝廷意旨。文章雄辩滔滔地讲到国家开发西南的意图和重要意义,求得巴蜀民众的理解和支持。这次,相如又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当地的部落纷纷归附汉朝。两篇文章写得生动透彻,苍劲有力,铺张扬厉,很有战国策士之风。相如对沟通朝廷与地方,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做出了贡献。
相如第二次奉旨回到成都时,太守率领大小官员出城迎接,县令在前面开道。卓王孙也与其他富豪牵牛拿酒前去慰问,为有这样的女婿而骄傲。
后来有人上书弹劾相如受贿,他因此失去官职。过了一年多,相如再次被召为郎官。其间曾随汉武帝去长杨打猎,作《上书谏猎》文及《哀二世赋》。后任文园令。因汉武帝好神仙之术,上《大人赋》劝谏。结果,汉武帝读罢此赋,反而“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闲意”,还特地赏赐给相如锦缎四匹。
晚年,相如患有消渴病(糖尿病),因病免官,居住在茂陵。元狩五年,作《封禅文》,文章颂扬“大汉之德”,劝汉武帝封禅泰山。汉武帝派使者到相如家求其作品,使者到时,相如已卒。
司马相如有赋29篇,今存5篇,政论散文今存4篇。《哀二世赋》委婉讽谏汉武帝当以二世为鉴,稳固政权。《大人赋》劝汉武帝以国事为重。《长门赋》曾被传说是相如为失宠的陈皇后(阿娇)而作,还说此赋使得阿娇重新受宠。但这些赋也都同《子虚赋》《上林赋》一样,具有词藻富丽、结构宏大、繁复夸张、铺采摛文、时空为序、曲终奏雅、以类相从等特点。凭借这些作品,司马相如完成了汉大赋定型,影響了众多作家。
司马相如的散文有《喻巴蜀檄》《难蜀父老》《上疏谏猎》《封禅文》。《难蜀父老》里说:“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说明凡举大事必极劳苦。文章认为贤君统治应该破除常规,为后世创新制,肯定了汉武帝开疆拓土、发展西南的政策。
相如有些口吃,却长于书面表达,在辞赋、散文创作上,做出了成绩。还在作品里塑造了统一强大的汉帝国形象,表达了维护中央政权的观点。两次奉命出使西南,传达朝廷的旨意,沟通了西南和中央,和睦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为国家统一民族进步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