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菲
在大学生的培养课程体系中,思想政治的教育是处于核心的地位的,思想政治的素质培养了公民对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基本认知要求,是核心素质体系的灵魂和重点。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是多方面的。本文根据核心素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导作用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近几年来,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驾驭程度的关注程度正在上升,社会各界对于大学生的核心素养的重视度也加强了。大学生核心素质的发展指的是学生所具备的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的终身发展所应该具备的人格和能力素质。对于核心素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是落实立德树人的一项关键性措施,是符合现代世界教育的发展需要,也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一、大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基本内涵
素养通常指的是平常的修养以及涵养,主要强调的是自己的学习以及努力,一般不涉及到外界。随着核心素养在最近十几年的发展中,全球对于核心素养教育的关注程度正在持续的提高。这一切源于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的国际性组织、国家政府意识到只有对社会公民进行引导教育,才能够使得公民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能够在社会的发展的中更好的生活和工作下去。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方向也是要全面的落实素质教育的。而“核心素养”的提出则深深贯彻了我国的高等教育的主要方向,也符合了我国对于培养高素质、高素养和创新性人才的战略目标。而在学科研究方面,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素养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虽然取得了部分的研究成果,但站在总体上看,大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方面仍不够全面。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所推出的结论来看,核心素养要培养出来的是全面的发展的人才,培养计划包括各个方面,包括文化基础的培养、社会参与度的培养以及自主创新发展的培养,使得培养出的人才具有当代的六大素养和十八个基本要点的优秀品质。
二、 发展核心素养的原则
大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根本性要求是“立德树人”,并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要遵循“以人为本”的身心发展规律。发展核心素养也反映了一种状况,就是在新社会的背景下对于人才的培养,需要依靠先进的教育思想强调传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使得核心素养扎根于大学生的文化土壤之中,来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符合国情。对于发展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原则有三,第一是要遵循科学的理念要求。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发展规律贯彻与整个研究的全过程,同时要保证理论和实践的穿插的严谨性。第二是要遵循时代的选择。在发展大学生的核心素养时,要确保研究的与时俱进,并要对研究成果具有前瞻性,要有跨越时代的眼光。第三是要遵循民族的要求。强调的是保证传承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目的性,促使核心素养的研究能够扎根于文化土壤中,使得核心素养所产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扎根于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核心素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
核心素养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方向,核心素养对打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多种的导向作用。第一是文化基础的导向,在人类的整个文明历程中,文化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根,是发展的核心所在,指导着整个的发展。强调文化基础的目的在于强调大学生对于智慧结晶的吸收,对人文、科学等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从而提升自己的内在。第二是人文底蕴的导向,主要是培养了学生学习、理解和应用学的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为了养成良好的态度以及价值取向、兴趣培养等。第三是科学精神的导向,主要是培养了大学生对于问题和知识的思维方式,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的方式的变化,崇尚理性思维、用于探究的精神,从而形成优秀的价值观。
四、 结语
大学生的整体素养的提升离不开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对于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不可能是孤立和片面的,它的提升需要机遇核心素养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推进、促进和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大学生的学习专业知识能力和对于问题的思维方式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思维去解决,为学生的理论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有着整合和协调各种因素的作用,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素养,使之成为思想政治優秀的人才。(作者单位为吉林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