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昊天
摘 要:目的:探究苏北某中学冷暴力的产生及危害程度差异,从而找寻针对中学宿舍人际关系问题解决的相关策略办法。方法:采用自编问卷“中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调查问卷”,抽取在校的843个样本进行调研。结果:中学生宿舍冷暴力的现象较为多见,非独生子女和女性在受到冷暴力时,感受到的伤害程度更高。
关键词:中学;宿舍人际;冷暴力;差异
我国医学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人类的心理病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引发的。[1]中学生处于身体发育、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如果处理不好人际关系,会成为持久而顽固的困扰个体日常生活的因素。按照目前很多的高中学生都采取了寄宿制学习方式,宿舍人际关心问题是目前大多数住宿高中学生必然碰到、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之一。[2]所以对于广大中学生而言,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人际关系的处理也尤为重要。现如今,校园暴力仍时有发生,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和危害程度的严重化愈发的让我们重视新社会背景下的中学生宿舍人际关系。
冷暴力,即非肢体上的殴打、攻击行为,而表现为语言上的嘲讽、侮辱、歧视,行为上的轻视、放任、故意疏远、漠不关心等,行为的最终结果是导致他人的心理和精神上都受到了伤害和侵犯。[3]学校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周围学生都有可能成为冷暴力的施暴者[4-5]。
另外,在新媒体社交平台诸如QQ、微信的影响下,中学生之间的交流方式也逐渐出现变化,表现为淡化正常的人际交往,更为依赖新媒体平台。[6]新媒体平台的出现丰富了中学生之间的交流方式,缩短了时空距离感,可是也不得不看到,由于目前中学生学业比较繁重,在校期间主要以智育活动为主,对于德育的引导和培养相对比较薄弱,因此当中学生在学校住宿期间,同学之间的交流会增多,摩擦也会不时出现,在出现矛盾和冲突过程中,校园暴力行为一般为学校明令禁止,因此学生会使用其他隐秘方式处理冲突、发泄不满情绪,因此新媒体手段有时会助长“冷暴力”行为的发生,表现为出现了人际问题后更为依赖新媒体平台而非积极面对和解决,从而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沟通的冲突和障碍。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在高中住宿学生中冷暴力的产生方式及影响的群体差异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针对苏北某普通高中的在校生,利用自编的“中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调查”问卷,针对在校的文理科高一到高三的同学进行了抽样调查,发放电子问卷1000份,收回问卷846份。回收率为84.6%。其中高一357人,高二268人,高三221人;男生374人,女生469人;城市559人,农村287人;独生子为503人,非独生子为343人;高中以前有在校寄宿经历的363人,无在校寄宿经历的483人。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中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调查”问卷,问卷一共43道题,前12道为基本信息采集,后31道为宿舍关系问题调查。主要针对宿舍人际关系情况、冷暴力的产生方式、相产生的伤害程度及应对方式等问题进行调查。其中第13-第18题为宿舍人际关系状态了解,第18-第34题为关于宿舍冷暴力的产生方式及伤害程度差异的调查,多为5级评分制(27-34题为7级评分制),34题以后则针对冷暴力的相关处理方式和应对差异进行相关调查。
2 研究结果
2.1 总体情况
研究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中学生中,占68%的同学表示在自己宿舍內部偶尔或经常有冷暴力现象出现,这表明中学生宿舍冷暴力的现象较为多见。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宿舍冷暴力的几种具体方式中,最可能被同学们选用的是“区别对待”,有42%的学生觉得自己可能甚至一定会采用此种方式对待舍友,而一定不会的仅占39.6%,其次则是“孤立”、“无视”两种冷暴力方式比例较高。而相对比较极端的在虚拟网络中辱骂、诋毁、恶搞、揭露隐私等行为,分别占比3.8%、3.4%、2.5%、3.7%。
2.2 相关因素研究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选取了居住地因素、学科类别、年级差异、是否独生子女、性别因素、宿舍成员组成、是否有过寄宿史等指标作为前期的调查指标,后期选用spss16.0对于所选取的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仅有是否为独生子女和性别因素差异显著,故其他项目不在此篇文章中进行讨论。
2.3 是否为独生子女对于宿舍冷暴力及相关人际因素差异的探究
在此次调查中,独生子女为506人,非独生子女为428人。针对受到宿舍冷暴力诸如被孤立、被区别对待等模式以及新的网络暴力的伤害程度,采用了7级评分制度得出以下结果,即非独生子女在受到冷暴力及网络暴力时,感受到的伤害程度更高,明显高于独生子女。具体见下表。
2.4 性别因素对于宿舍冷暴力及相关人际因素的差异研究
在此次调查中,男生391人,女生543人,通过性别因素针对宿舍冷暴力方式进行研究发现,男女性别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并且比“是否独生子女“因素又新增两个具有统计学差异维度,为“被忽视和好行为”的伤害程度和“在网络上散播谣言”伤害程度。具体见下表:
3 讨论
我国幅员辽阔,教育教学资源分布并不均衡,很多农村学校由于各种现实原因在小学阶段就有集中住宿的管理制度,这种集体住宿、集中管理对于儿童的身心成长和素质发展到底是否有益,目前还没有达成共识。而进入中学阶段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开始体验集中住校的生活,在学生学习能力和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宿舍人际关系逐渐成为了社会、家长和学校关注的重心之一。宿舍作为中学生人际交流最频繁、最直接及最便捷的场所,承载了这个阶段中学生大多数的人际互动,而从调查结果来看,中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不容乐观。
“冷暴力”作为一种精神暴力,对于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信息化程度的不停发展和自媒体手段的不断更新,使得虚拟世界的交往变得对于他们越来越重要,作为“网络原住民”的一代,借助自媒体工具,他们可以“称王称霸、为所欲为”,在人际交往和互动中,“冷暴力”的冲突也会逐渐取代直接的肢体和语言冲突,成为宿舍矛盾的主要危害方式之一,这应引起教育部门以及社会的高度警惕。本文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探究中学宿舍人际关系的差异。从结果上来看,城镇农村、民族、年级、宿舍成员组成等方面的差异不明显,不过在性别、是否是独生子女的差异上较为明显。
3.1 性别差异
在本次研究中,性别差异作为最为明显的分析指标,体现了男女生在受到宿舍人际关系困扰时的伤害程度具有较大差别。其中,女生对于所有的问题的主观困扰及受伤害程度均高于男生。研究发现,贫困、是否成绩优异等都是困扰女生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7]在回访中发现,女生平的穿着、服饰、使用的化妆品品牌等都能引起女生自卑、焦虑。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会使人际关系更为敏感,在与室友及同学发生矛盾时缺乏冷静和思考,使矛盾不断升级,双方都受到更大伤害[8][9]。
3.2 是否是独生子女的差异
在本次调查研究中发现,是否是独生子女在人际关系的困扰中的差异也较为明显,非独生子女在遭受排挤、孤立等“冷暴力”行为时感受到的伤害程度要高于独生子女。有学者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次级人格因素对比研究中发现:适应与焦虑型、内向与外向型、怯懦与果断型这三项人格因素方面独生子女均优于非独生子女,表明獨生子女大学生较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略显更能适应生活。[10]徐传新(2006)运用“社会交往补偿与拓展”理论解释了没有兄弟姐妹这种特定的人生经历反而使得独生子女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学到了更多,亦得到了更大的锻炼。
但是国内基于此问题的研究分析较少,在杜林(2006)研究中发现,独生子女的恋爱率要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说明独生子女在人际交流的能力上可能略强于非独生子女,不过相对应的也更需要陪伴和呵护。
3.3 “新媒体”背景下的思考
在此次调查中发现,就伤害程度主观感受而言,日常生活中的“冷暴力”即排挤、孤立等要小于网络暴力的伤害程度,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更为多样化、隐秘化,也更为复杂化。无论是网上传播恶意中伤的言论还是恶搞他人的图片视频等,对于当事人而言,主观感受伤害程度比被孤立更高。在此前提下,虚拟世界发布的言论和恶搞图片视频对于当事人而言是无情甚至冰冷的,由此产生的伤害也是无可弥补的。手机的使用,引用美国学者保罗·莱文森的一句话便是“静默文本的诱惑”。[11]即随时随地都可以静悄悄的秘密交流,这也加剧了宿舍小团体内的分化,出现所谓“宿舍六个人五个QQ讨论组”的情况。相较于男生易出现的肢体或言语冲突模式,女生宿舍往往更容易出现“貌合神离”的情况。
3.4 调查所带来的思考
对于大多数中学生而言,面对如今不断加剧的学业压力、人际矛盾和心理困惑,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积极的心理素养和学习能力一样重要,而现今的教育模式往往忽略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没有对他们在网络时代中的人际沟通给予更多的指导;而此次的调查,发现了在人际关系上,宿舍“冷暴力”和网络暴力都是困扰当今中学生的主要问题,且男女生在意具体内容略有区别,需要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家庭及时的加以关注并做好教育、引导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勇.利用人际吸引因素解决新生的交往的心理障碍.青年探索,2001,2:32-35.
[2]毛小玲,李宏翰,张建梅.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特点.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7):473-475.
[3]曾凡富.高校校园冷暴力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2):124-127.
[4]赵浩栋.“校园冷暴力”的概念及特征分析[J].金田,2014(7):414-416.
[5]孟凡启.“90后”女大学生宿舍“冷暴力”现象分析[J].南方论刊,2015(4):86-87.
[6]岳成娥.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寝室“冷暴力”解决对策研究[J].科技视界,273-274.
[7]陆黎伟.女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特点研究[J].现代妇女相关问题研究,2014(7):51-52.
[8]李会.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探究[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1(3):31-32.
[9]杨建峰.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探讨[J].丽水学院学报,2006(9):95-97.
[10]张建英.独生子女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探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22(1):94-98.
[11]葛万峰,田乐乐.大学生人际冷漠现象的成因分析及对策建议[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1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