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萍华?谭海红
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对专业的兴趣程度和对教师的授课方式认同等,都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通过问卷调查来探究影响高职学生学情的因素,找出高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分析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并探索相应的对策。
一、高职学生学情状况的调查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我们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顺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然而,一方面人们怀疑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质量。另一方面,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认为学生不爱学习、或学习困难。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当前高职学生学习的基本状况,分析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并探究对策。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我们以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2016年9月-2017年7月一年时间里,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参与调查的学生占全院大二学生总人数的50.7%,是全院在校学生的30%。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便于比较测试成绩,这组学生在男女比例和专业分布上一致,学生涉及所有系每一个專业。
2.调查内容:涉及“学习感受”“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心理”“学习兴趣”“学习内容”“学习动力”“学习意志”“学习能力”“学习风气”“学习愿望”等学生学习的多个方面。调查采取网络问卷调查、深入课堂听课、召开学生座谈会和课堂学习情况随机抽查等方式。学生借助电脑、手机,根据问题选项选择(分单项和多项),填写调查表。经核查,学生提交问卷的有效率为100%。
(二)调查统计结果
1.学习感受。在“你对大学学习的感受”选项中,46.71%的学生认为“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相对宽松,自主性强,方式灵活”,24.56%的学生认为“大学学习让人觉得空虚无聊”,4.12%的学生认为“大学学习和高中学习差别不大”。说明大多数高职学生能认识和适应大学学习要求的变化,更新学习理念。
2.学习目的。在“你上大学是为了什么”选项中,50.93%的学生选择“成为一名有技术的专业人才,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22.10%的人选择“家长和老师的迫切期望”,12.56%的学生选择“将来有一个理想的工作”。说明大多数高职学生学习目的是明确的,想通过高等教育,实现就业,并与社会责任联系起来。
3.学习态度。在“你对待学习的态度”选项中,55.19%的学生选“很认真”和“较认真”听课;60.66%的学生选择“很喜欢上自习”;77.02%的学生能“完成作业”,56.02%的学生能“经常去图书馆”。说明大多数高职学生的学习态度是认真的,但还有部分学生态度不端正,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学习的自觉性不强。
4.学习兴趣。在“你对所学专业是否感兴趣”选项中,63.54%的学生对所学专业“很有兴趣”和“比较有兴趣”,16.73%的学生对所学专业“兴趣不大”,9.26%的学生对所学专业“没有兴趣”。说明多数学生的专业思想比较牢固。
5.学习能力。在“你对所学课程内容是否提出疑问”选项中只有10%左右的学生在学习中能经常提出个人独到的见解。说明大多数学生学习能力不强,不擅长设疑。
6.学习意志。在“面对复杂的问题,你愿坚持不懈解决它吗?”选项中,36.71%的学生选择“经常能解决”,63.29%的学生选择了“不能坚持解决问题”;在“你想做学校纪律不允许的事情”的选项中,63.29%的学生选择“静下心,想想后果,打消念头”。23.17%的学生选择“先做了再说”,还有13.54%的学生选择“找一个能让老师接受的理由再去做”。说明学生的学习意志有待加强,同时他们愿意遵守学校纪律。
7.学习方法。在“你愿意选择哪种学习方法?”选项中,78.38%的学生主要学习方法是听教师讲授,66.61%的学生在晚自习时复习当天所学和写作业,27.89%学生晚自习无所事事。说明多数学生学习以听教师讲授为主,缺乏自主学习的理念;多数学生的晚自习时间利用比较好。
8.学习习惯。在“你有课前预习的习惯吗?”选项中,25.79%学生选择“经常”,有58.66%的学生选“偶尔”,有17.10%的学生选择“不预习”。在“你在课堂中有讨论发言的习惯吗”选项中,能经常与老师同学就学习问题进行交流的学生只占9%,偶尔交流的占57%,很少沟通的占32%,从不沟通的占2%;在“制订学习计划”选项中,经常制订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的学生只有10%,偶尔制订的高达50%,而从不制订的有17%,说明高职学生中只有少数学生有良好的学习规划和习惯。
9.学习心理。在“你在课堂学习时的注意力”选项中,有70.49%的学生选择“比较集中”或“高度集中”,但还有近1/3的学生选择“不太集中”或“不集中”。在“课堂回答问题” 选项中,有63.52%的学生选择“紧张”。说明多数学生学习能集中注意力,但一半以上的学生课前准备不足,平时缺乏积累导致临场发挥不佳。
10.学习动力。在“考试前你一般感到”选项中,有16.70%的学生选择“没有压力”,43.80%学选择“压力不太大”。说明考试对学生的督促作用不大。
二、高职学生学情状况及不良因素分析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当前高职学生的学习情况基本良好。多数学生的学习目的比较明确,学习态度比较端正,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学习生活健康充实。但同时问题比较集中且带普遍性的主要表现为很多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不当,缺乏坚韧的品质,考试未对学生形成有力的督促效果等。影响学生学情的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学生自身因素、学校因素两方面。
(一)学生文化基础差,综合素质不高
由于高职录取分数线低,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差,他们多数中学阶段的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成绩及各方面表现处于中下游;纪律观念淡薄,缺乏持久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学习积极性不高,未来规划性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毅力不够。这种基础决定了要让绝大多数高职学生的学习出现正面向上的态势难度不少,必须在其他因素正面引导良好、积极配合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实现。
(二)高职学院办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高职院校的硬件设置相对落后。虽然高职院校发展的速度快,但是毕竟成立的时间短,硬件建设不完善。虽然在教学理念上,学科配置有了很大的改进,实践课程相应增加。但是相比增加的课时,实训场地和设备跟不上学校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设备陈旧,数量少,更新慢,学生缺少接触新技术的机会。
2.师资队伍建设相对薄弱。相比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和技术的更新速度,从事职教的教师不仅数量少,而且专业知识、实践教学能力都比较弱。高职师资结构呈哑铃形,两头大中间小,专任教师中新教师多,兼职教师多为本院退休教师,中年教师缺乏。教师技能培训机会少,对前沿的企业生产工艺和技术不能及时跟进。同时,由于经济待遇、学术氛围等因素骨干教师和应用型专业教师流失率大。
3.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陈旧。“情景式”教学法虽然被引进传统教育中,但是讓学生动手动脑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场景却不多见,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决策中也没有学生参与的机会,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问题解决,这使学生对过度教学缺乏控制感,从而导致对学校政策的反感,对学校的归属感降低,最终导致对学习的厌倦。
4.学生管理中的失误。高职学生普遍学习心理比较脆弱,自我控制力差,学习动力不足,经常需要学校和老师的帮助和督促。目前,高职学生管理中不到位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对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引导不力;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不多;对学生课余时间的利用指导不够;工作作风不实;纪律、考试制度执行不严等。
三、高职学生学情状况的应对措施
(一)高职院校要加大改革力度,建立有效的适合学生发展和学习的教学和管理机制
1.高职教育应探索有特色的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大力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化能力本位课程体系改革和案例教学,项目实践等教学方法改革,努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素质。为了使教师跟上教学要求,应该为教师提供有效的职前和职后知识技能培训、进修。
2.学校根据社会和学生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合适和有价值的课程和学科内容,让学生明确这些学科的性质,提导学生进行课程选择,同时要有高能力的教师通过灵活、创新的教学方法把知识和技能有效地传递给学生;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高质量和足够数量的教学资源;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参与教学过程。研究表明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可以降低情绪衰竭和提高自我成就感。
(二)建立多样性的学业成绩评价体系
学业成绩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有显而易见的导向性,而教育活动的极其复杂性、多因素的制约性以及测评技术和手段的局限性,使得我们对学生的评价采用单一的方法,或是单纯定量的方法,或是单纯定性的方法,严重影响了对学生评价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因此,职业教育主张把各种评价方法结合起来,例如自评与他评、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各种评价方法的优势和特长,又可以互相弥补其缺陷与不足,从而使学校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对学生良好心态的养成有一个好的促成机制。(作者单位为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