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把电动汽车充换电技术定义为三个方面:慢充、快充、快换。这三条技术路线在国内已经争论很多年了,我认为,慢充、快换、快充这三条技术路线将长期互补。
事实上,充电、换电都不是新的模式,100年多前的1900年就已经出现了充电站,1902年出现了出租车的换电站,不过,这两个技术路线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现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在我国,充电和换电两种模式经历了将近20年五代技术的发展,从简单的独立充电到快充、快换、储能快换、慢充等。我们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出很多很好的经验和案例,也为世界提供了一些经验和模式。
我认为可以把充电、换电分为四种模式:第一种是慢充,第二种是快充,第三种是智能电网储能快充,第四种是换电。
首先,这四种模式对占地、固定车位等要求各不相同,比如,我们国家70%以上的车主没有固定车位。
其次,这四种模式对购车成本、续航里程、充换电时间、电池装载量、一次性建设充电桩和充电站的成本、车辆利用率等也不相同。
再次,这四种模式对电池系统的寿命、电网的冲击、以及对低谷电能的利用、用电成本也不相同。以用电成本为例,如果只考虑用电成本,在自己家使用慢充最合适。
最后,是换电模式便利性和安全性问题。因为,换电模式需要专业维修和保养,所以,在维修、保养方面需要考虑换电的便利性。
我认为,未来电动汽车在技术上的发展是充电与共享,如果不买电池,那电动车购车比较便宜。比如,北京理工大学建立了全国范围内的第一个分时租赁共享充电站,并且运行状况非常好,效益也非常高。
同时,换电模式有一个很大的优点,由于电动汽车电池衰减到80%以后就需要卸下来,而采用换电模式就可以把电池衰减程度降到70%或者更低,用户可以根据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选择更换哪种类型的电池。
充换电的技术路线之争,主要集中在媒体和国网之间。因为奥运会期间国网建设了占地5000平方米豪华换电站,由于占地比较大,导致充换电模式推行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媒体质疑这种做法是在“跑马圈地”。
不过,现在这个换电站已经从5000平方米降到315平方米一个集装箱。因为,电动车换电只需120平方米,两个小型集装箱就足够了,換电时长也只需1-2分钟。
最后,电动汽车的充换电还有几个关键h生的基础问题。
一是根据城市规划需要把加油站、充电站、换电站、加氢站建设成四位一体的模式,以及实现充换电网络的互联互通。
二是换电站存在一些特殊的技术问题,比如定位、接触、解锁等问题需要攻关和突破。同时,还要实现电动汽车、充电桩的互联互通,以方便用户在充换电时进行陕速地查找或预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