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县党建引领扶贫的实践与思考

2018-05-14 13:28孙佑民
湖湘论坛 2018年4期
关键词:党建引领扶贫

孙佑民

摘要:汝城县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坚持以“半条被子”精神引航,发挥党建引领优势,凝聚党建攻坚合力,决战脱贫攻坚战,取得实质成效,形成了党建引领扶贫的汝城模式。其主要内容包括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激发领导干部扶贫干劲,打造脱贫攻坚战斗堡垒。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扶贫,需要选准好干部,配出好班子;宣传好政策,营造好氛围;找准好项目,发展好产业;构建好机制,激发内动力。

关键词:汝城;党建引领;扶贫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605(2018)04-0061-05

湖南省汝城县是国家扶貧开发工作重点县、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原中央苏区县,也是红军长征“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全县辖14个乡镇,217个行政村,40万人,党员15790人。全县有贫困村80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2179人。为确保在2018年底实现所有贫困村脱帽,贫困户如期脱贫的目标。汝城县坚持以“半条被子”精神引航,发挥党建引领优势,凝聚党建攻坚合力,决战脱贫攻坚战,取得实质成效。

一、党建引领扶贫的汝城模式

(一)搭平台、亮身份,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

“半条被子”精神实质体现的是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是群众中的先进分子,必然有着多重身份,但“共产党员”是政治身份,也是第一身份,党员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就必须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汝城县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牢固树立“党建+”理念,发挥党建优势,着力深化党建引领,在全县开展“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传承‘半条被子精神,走好新长征路”和“我家有党员,带头作表率”主题实践活动,打造党员发挥作用平台,强化党员家庭示范引领作用,让党员回归本真,擦亮本色,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精准扶贫哪里就有党员示范带动。

1.倡导“我是党员我率先”,以“党建+产业”模式引领群众脱贫。充分发挥支部的引领作用,通过“支部+合作社”、“支部+农户”等方式,把农民组织起来,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如泉水镇旱塘村原党支部书记、现村主任、茶叶种植专业户何培生积极将困难群众组织起来,建立茶叶种植加工合作社,实行“支部+合作社+农户+基地”的运行模式,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使旱塘村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茶产业村。目前,旱塘村种植硒山茶近5000亩,今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000多万元。仅茶叶一项,村民人均纯收入可达7000多元。“旱塘模式”成为汝城县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引领贫困群众脱贫的典型。

2.倡导“我是党员我示范”,以“党建+帮扶”模式凝聚精准扶贫合力。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按照“支部+党员+贫困户”的党建模式,扎实开展“乡党委班子成员联支部,村支部委员联党小组,党员联贫困户村”活动,实现精准帮扶全覆盖,围绕“帮民困、解民忧、做贡献”凝聚精准扶贫合力。如大坪镇隆兴村党员何军春推行柠檬香茅草(中药材)“托管代种”扶贫产业发展模式,贫困户不担风险,只出劳务,全村316户贫困户种植面积达703.25亩,贫困户每年每亩收入可达到3500元。毕业于南昌大学的热水镇热水村党员范奕凤放弃在上海的工作,回到家乡做起了电商,并充分发挥实体店与淘宝店的优势,与26户扶贫户达成收购冬笋、香菇、大禾米糍、竹筒酒等特产协议,联系的贫困户每年至少人均增收1000元。

3.倡导“我是党员我创新”,以“党建+项目”模式加快脱贫步伐。充分发挥党员的引带作用,化党建虚功为实做,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如大坪镇谭屋村创造性地采取飞地联村联户建设2800KW光伏发电站,流转土地48亩,突破了用地政策瓶颈,用“飞地”模式帮助贫困户稳定脱贫。堆上村党员范友林成立了汝城老师傅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发展各类种养殖业。引进贵州香猪母猪110头,猪仔300多头,2017年出栏将达2500头,引进种植葡萄50亩,带动全村人一起发展香米种植200多亩,红心猕猴桃50亩,多样化的产业发展模式让村民从不愿意加入到后来主动加入,共同发展。

(二)建机制、压责任,激发领导干部扶贫干劲

打赢脱贫攻坚战,核心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键在强化党的领导,树立鲜明用人导向,以鲜明导向激励干部主动投身脱贫攻坚第一线。

1.建立“四包”责任机制。县级领导联系乡镇包贫困村包贫困户、县直单位和乡镇干部包贫困村包贫困户、农村富裕党员包贫困户的“四包”脱贫帮扶责任制,确保各类责任主体都有自己的“脱贫攻坚责任田”。全县派出80支党建扶贫工作队开赴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村第一线,采取“一托二”方式,除抓一个贫困村脱贫,还负责一个非贫困村的贫困户脱贫。135个县直单位、14个乡镇4000多名干部与贫困户结对,进行一对一帮扶,实现全县扶贫工作全覆盖全天候。建立月调度、季评比、年考核的考核机制,全面推行“全程纪实制”,印发《脱贫攻坚工作日志》,量化党员干部进村入户走访调研时间,对走访、帮扶进行痕迹化管理。

2.建立选人用人机制。按照职能相近、专业特点相适、优势资源集中的原则,择优选择干部到脱贫攻坚一线。把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的表现作用作为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明确规定提拔45岁以下副科级干部原则上必须有驻村扶贫经历,对扶贫结果考核靠前的党政领导和分管领导优先提拔重用,排名靠后的予以诫勉谈话。脱贫实绩与帮扶责任人“帽子”和“位子”捆绑,与“票子”和“面子”挂钩,形成正向激励和负向问责的精准发力机制,确保责任到实处、工作有实效。

3.建立扶贫考核体系。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和县选派第一书记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大考核比重,夯实党建扶贫工作责任。机制的建立使扶贫工作落实落细,有力地激发了干部脱贫攻坚的干劲,涌现了“扶贫状元”泉水镇副镇长徐宝香,扶贫优秀干部马桥镇武装部副部长袁海清等一大批优秀干部。调整不适应现岗位和脱贫攻坚不得力的领导干部3名。

(三)调班子、强队伍,打造脱贫攻坚战斗堡垒

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在基层,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实有力,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战斗力才有保障。在脱贫攻坚中基层党组织承担着重要责任:扶贫开发政策需要基层党组织一家一户去宣传,贫困户建档立卡需要基层党组织登门入户去落实,发展特色产业等更需要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因此,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就必须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1.建好一个扶贫堡垒。汝城县结合村支“两委”换届,坚持党建扶贫支部化,注重从返乡创业人员、高校毕业生以及致富带头人中选拔一批真心为群众服务的优秀年轻干部进入村支“两委”。在已经完成的村党组织换届中,有1206名农村致富能手进入新一届村支两委中,一批有干劲有冲劲有能力的年轻干部被选为村支部书记。身体力行是最有效的示范,大坪镇下祝村党支部书记祝松周创办了星星园林和苗木基地,吸纳当地100多名村民务工,其中20多人为贫困户。祝松周不仅发展产业,还大力发展村级基础设施,将赚来的钱投入建设中,捐款100多万元,同时垫资60多万元来发展村级基础设施,他也被当地群众称为“傻子书记”。南洞乡山联村党支部为解决搬迁户生计问题,他们引进一家公司建立了一个万头野猪养殖场,由养殖场帮每户搬迁户代养8头野猪,每头保底收入150元。并优先安排搬迁户在养殖场务工,月薪2000元以上。村里还组织搬迁户在周边山上发展油茶、特色水果和药材种植等产业,建设绿色“银行”。

2.树立一面扶贫旗帜。汝城县从县直机关单位中选派政治素质好、熟悉农村工作、善于做群众工作、有奉献精神的优秀干部到80个贫困村和132个贫困人口100以上的非贫困村任第一书记,兼任工作队队长,增强基层堡垒战斗力,重点帮助派驻村打好脱贫攻坚“十大战役”,做好宣讲政策、民情家访、服务群众、党组织建设等工作,实行全脱产驻村工作。他们带着感情、责任,扑下身子,立下军令状:不脱贫、不脱钩,不拔穷根、不撤队伍,长期扎根村组一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以上率下是最有效的引导,驻井坡乡泉溪村扶贫工作队,把扶贫与扶智、输血与造血有机结合起来,落实产业扶持56户、金融扶持20户、兜底扶持25户、教育扶持15户、医疗救助扶持13户。 工作队带领泉溪村民一边修建道路、改造农网、整修河堤,一边流转土地,培养“产业工人”,种植有机蔬菜,直销粤港澳。2016年,泉溪村荣获“湖南省脱贫攻坚示范村”。延寿瑶族乡官亨村在扶贫队的支持下,把烤烟作为产业扶贫的首选项目,引进一家烤烟公司,流转土地700多亩,每亩300元租金,同时聘请43名贫困群众对种植的烤烟进行管理,每天工资65元,每月达到2000元。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要求被聘请的烟农严格按照施肥规程施足基肥、适时追肥,全力推进抗旱移栽,购置修缮抗旱设施,在规定时间段内完成移栽,实行卧式密集型烘烤或联户联烤等,构建了专项扶贫机制,充分调动了扶贫对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自我管理水平和发展内生动力,立足自身实现脱贫致富。

3.创立一个扶贫模式。按照“一村一品”的目标,本着“因地制宜、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原则,采取“村党支部+龙头企业+扶贫产业园+贫困户”的形式,量身定制各类产业园区。在土桥镇金山村,县旅游投资公司、龙腾集团、村委会和村民合作,以乡村旅游为主导,发展1200亩莲花基地、3.2万平方米大棚花卉基地,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贫困群众两年实现收入翻番、整体脱贫。在长征“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文明瑶族乡沙洲村,以股权投入方式与粤旺农业合作建设高标准果蔬基地,可年均增收3.2万元以上。文明瑶族乡东山村坚持走光伏扶贫道路,光伏发电站装机容量60千瓦,运行周期25年,并网发电后每年为村集体及群众增收5万余元,光伏电站成为了一只下蛋的“金鸡”。热水镇黄石村把扶贫产业资金作为村集体资产,发动村主干、村民参股,建立五谷丰登农业合作社,合作社采取“基地+农户+市场”的运作模式,将每年盈利的30%用于积累发展再生产,70%用于股東分红。

二、进一步创新党建引领、助推精准扶贫的思路

脱贫攻坚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是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是关系到汝城县能否实现全面小康的最大政治,因此必须进一步凝聚共识,厘清思路,强化责任,推动各级党组织扛牢首责主业意识,发挥政治引领功能,发挥广大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和群众的主体作用,带领贫困群众致富。

(一)选准好干部,配出好班子

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做到从优选、从严管、精心培。结合村支“两委”换届,坚持党建扶贫支部化,注重从返乡创业人员、高校毕业生以及致富带头人中选拔一批真心为群众服务的优秀年轻干部进入村支“两委”。要出台《汝城县村党组织书记职业化管理办法》和《汝城县村主干部管理办法》,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双述双评和村主干轮流值班制度,强化年度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加强作风建设督查、巡查,村主干的绩效工资与考核挂钩,确保农村干部“在岗、在位、在状态”。在村党组织换届结束后,及时集中进行精准扶贫培训,助其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本领。继续从县直机关单位中选派政治素质好、熟悉农村工作、善于做群众工作、有奉献精神的优秀干部到贫困村和贫困人口100以上的非贫困村任第一书记,兼任工作队队长,重点帮助派驻村打好脱贫攻坚“十大战役”,做好宣讲政策、民情家访、服务群众、党组织建设等工作。

(二)宣传好政策,营造好氛围

加大宣传力度,夯实群众思想基础。搞好政策宣传。将省政府关于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意见、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乡(镇)村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县“1+5”文件体系向群众、向贫困户广泛告知,让他们知晓、理解,消除矛盾。打造典型亮点。将脱贫攻坚中好的工作作法、帮扶模式、典型人物进行提炼宣传;开展群众脱贫的好干部、带头人、模范企业,以及新路子、新模式、先进典型等评选活动。拓宽渠道手段,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多元新兴媒体,利用QQ、微信、微博、论坛、社区等公众平台,利用在人流多的地方开辟宣传专栏,编制“汝城县脱贫攻坚手册”,工作队员口口相传等传统方式全面公开、介绍全县和各乡镇扶贫的政策、识别、计划、措施、成效、人物等。

(三)找准好项目,发展好产业

抓产业上项目,用经济杠杆拉动精准扶贫。要找准脱贫路子,整合资金项目,“集中力量办大事”,解决贫困村的水、电、路、讯、农业生产等基础设施以及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针对村集体经济发展不足,要多方会商,在光伏发电、土地流转、资源资产盘活、项目建设等方面想办法。针对贫困户,要最大限度、灵活运用“十大工程”,对号入座帮扶,特别是着眼“靠山吃山”,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避开交通等短板发展电子商务、特色旅游等。要统筹整合各部门专技人才资源,选派科技特派员派驻到相关企业和村(居),并覆盖到全县80个贫困村,实施“一人一亩产业基地”产业扶贫计划和“一户一名产业工人”就业扶贫计划,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富民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构建绿色产业体系。要加大产业帮扶力度,加快推进光伏扶贫项目,积极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新型职业农民,解决贫困群众、村集体经济增收难题。做大做强永富产业扶贫有限公司,建立企业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进扶贫产业开发,实现产业发展壮大、贫困户增收脱贫“双赢”。

(四)构建好机制,激发内动力

要以机制创新为抓手,构建党建促脱贫长效机制。围绕精准脱贫抓党建,把党建真正融入扶贫工作,坚持党建工作与扶贫工作同步部署、党建责任与扶贫责任同步落实、党建考核与扶贫考核同步推进,充分发挥党的核心作用。要整合扶贫资源,探索市场化扶贫路径,实现“造血式”扶贫、可持续增收。制定产业扶贫发展规划,完善产业帮扶奖励办法,设立产业奖补资金,对贫困农户和支持贫困农户发展的企业以及合作组织进行双向奖励,做到应补尽补、应奖尽奖。强化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的带动作用,引导贫困村、贫困户主动参与、有序发展、积极创业。强化产业扶贫的市场支撑,发挥企业“嫁接”市场的桥梁作用,实现市场、基地和农户“三联结”,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引导龙头企业开展委托帮扶、订单帮扶,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致富。实施庄园经济“十百千”工程,使庄园经济成为新的经营主体。积极稳妥推行股权扶贫,探索以混合所有制形式组建新型市场经营主体,实现政府、企业、村集体、贫困户深度融合,携手推进扶贫产业开发。

责任编辑:贺治方

猜你喜欢
党建引领扶贫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共治的探索与实践
阿勒泰市就业扶贫问题及对策研究
A股“扶贫”和市场的“扩容焦虑”
证监会“扶贫”
管仲“扶贫”
豫园街道党建引领下非公企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探索
建设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引领强村惠民工作的研究
支部建在合作社 凝聚农户共致富
党建引领 社会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