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力传感经营行为不规范,采、存、销出现诸多异常

2018-05-14 18:40胡振明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18年40期
关键词:含税传感债权

胡振明

在实际控制人高比例持股背景下,柯力传感报告期内有着诸多不规范的经营行为,不仅导致公司的营收和成本出现问题,且报告期内还出现了数千万元不明支付,这些问题若不能及时修正,则未来的长远发展让人担忧。

近日,宁波柯力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柯力传感”)更新了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拟首次公开发行新股总量不超过2985.0114万股,计划募集资金约5.51亿元。

分析该公司招股书披露的最新信息,《红周刊》记者发现柯力传感在实际控制人高比例持股的大背景下,报告期(2015年至2018年1~6月)有著诸多不规范的经营行为,不仅导致公司的营业收入和成本数据存在是否准确的疑虑,且报告期内还出现数千万元不明支付的情况,这些问题若不能及时修正,则企业未来的长远发展让人担忧。

经营中存在很多不规范行为

招股书披露,柯力传感的实际控制人是柯建东,合计控制公司70.06%的股份,控制比例占居了绝对优势,也正是基于该优势的存在,让柯建东能够对柯力传感的生产、经营形成强势控制。

通常情况下,在企业初创阶段,实控人的强势控制是有利于企业发展壮大的,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实控人的强势又往往会给企业快速发展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就好象柯建东对柯力传感的强势控制就导致了企业在经营上出现了许多不规范行为。

招股书披露,柯力传感报告期内存在使用实际控制人柯建东和副总经理马形山个人银行账户进行结算的情况。其中,2015年柯建东的两个个人账户分别用作收取资金拆借利息款项共计16笔,以及代公司进行收入结算共计372笔;通过副总经理马形山个人银行账户,在2015年至2016年2月的一年多时间里结算的金额也超过了300万元。而除了大股东、高级管理人员的个人账户做收支结算的时有发生外,柯力传感还多次出现其他员工代收货款的情况,在报告期内合计发生了174笔。

除了上述情况,报告期内,柯力传感每年还有数千万元的收入经由客户的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关联企业回款(即“第三方回款”)的情况,第三方回款金额分别达到3308.21万元、3981.95万元、3422.30万元和1473.08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5.70%、6.92%、5.45%和4.59%。而就在柯力传感通过客户回款的同时,其也在为客户提供“转贷”(即为满足客户贷款银行受托支付要求而为客户提供银行贷款资金走账通道)业务,即客户将贷款本金以支付采购货款的名义汇入柯力传感的银行账户,柯力传感在收到款项后5日内即将相应款项再转回给客户。这类“转贷”活动在2015年、2016年和2018年上半年分别发生了400万元、1830万元和210万元。

如果说,上述种种不规范行为还不足以让你吃惊,则柯力传感报告期内还敢开具无真实交易背景商业票据就需要注意了,报告期内,公司竟然有两笔各400万元合计800万元的无真实交易背景的商业承兑汇票存在,占发行人最近一期末经审计净资产的0.84%。显然,这一行为明显是违规的。

柯力传感报告期内种种“不良习惯”持续发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实控人强势控制之下的公司治理上的缺陷,如果这些“不良习惯”未来仍不整改或继续保持,则即便是公司能够获得上市,也不排除企业在上市后的经营上仍可能会有触犯相关法律法规风险的发生。

营业收入之迷

表面上,柯力传感与客户之间的“转贷”、第三方回款现象,很容易让投资者造成客户关系管理良好的“错觉”,可实际上,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显示,柯力传感报告期内的全部客户数量并未因关系良好而呈现出相应的增加,相反还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减少,由2015年的4764家减少至目前的4311家。客户数量减少的影响也反映到营收变化上,其2015年和2016年出现了营收持续下降的情况。那么,在公司因客户需求而存在“特殊交易”的背景下,其营收数据又是否真实呢?

招股书披露,柯力传感2017年的营业收入为62794.70万元(如表1),其中内销的产品销售收入有43019.61万元,而内销的干粉砂浆第三方系统服务收入有2598.89万元。一般情况下,只计算内销收入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产品销售按17%税率计算的销项税额为7313.33万元,干粉砂浆第三方系统服务收入按3%软件税负考虑有77.97万元。综合起来,2017年柯力传感的含税营业收入达到了70186万元。

根据营业收入相关财务数据的勾稽原理,这个金额的含税营业收入在财务报表之中至少有相同规模的现金流量流入或者应收账款等经营性债权增加额与之相对应,否则其收入的可信度就将大打折扣。

那么,2017年柯力传感由营业收入带来的现金又流入了多少呢?在合并现金流量表中,公司2017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67242.91万元,剔除预收款项新增金额316.84万元的影响,与本年度收入相关的现金流入了66926.07万元。将66926.07万元现金流入与70186万元含税营收勾稽,可以看到有3259.93万元含税营业收入是没有收到现金的,理论上是需要有相应规模的经营性债权记入资产负债表中,形成债权新增。

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柯力传感2017年年末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合计为25106.74万元,相比上一年年末的23905.74万元仅增加1201万元债权,若考虑2017年年末坏账准备余额相较上一年末减少的564.15万元影响,则新增债权只有636.85万元。显然,这一结果与理论上应该形成3259.93万元新增债权相差了2623.09万元,即公司存在2623.09万元含税收入既没有收到现金,也没有形成相应债权的情况,那么,这部分收入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同样的方法去测算2016年和2018年1~6月的营收方面数据,可发现2016年的收入数据从勾稽关系上看就显得要合理的多,并未出现大额不符情况,而2018年1~6月的营收数据则仍延续2017年的问题,且差异还呈扩大趋势。

柯力传感2018年1~6月的营业收入为32062.95万元,综合考虑内销的产品(变化后的税率为16%)及干粉砂浆第三方系统服务有关增值税销项税额之后,其含税营业收入为35666.12万元。同时,在上半年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34151.11万元与预收款项新增额551.40万元冲抵后,因营收而获得真实现金为33599.71万元。两者勾稽后,公司有2066.41万元未获得现金流入的含税营收在理论上是需要形成新增债权的。

然而,事实结果却恰恰相反,这一年债权不仅没有新增,反而出现了大幅减少的情况。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6月末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余额合计为23637.22万元,加上坏账准备1827.23万元之后,和期初相同项目的金额27036.46万元做比较,不但未增加,反而还减少了1572.01万元,这与理论新增债权2066.41万元相比,相差了3638.42万元,这意味着上半年有3638.42万元含税营收是得不到现金流量和应收款项数据支持的,如将这个半年的差额数据年化,则差异金额很可能会超过7000万元。

销售成本存疑

就在柯力传感2017年营业收入开始出现数据勾稽关系不合理的同时,巧合的是,其销售成本方面的相关数据在勾稽关系上也自2017年开始出现异常。

招股书披露,柯力传感的原材料主要是钢材、底座、压头、导线、芯片、应变计等,其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重达到了70%以上。我们知道,柯力传感的营业成本主要是产品的销售成本,其中直接材料又是占比最大的部分,而干粉砂浆第三方系统服务的成本基本上是不涉及直接材料的。

2017年,柯力传感材料采购总额有26684.65万元(如表2),这对应着生产成本中的直接材料以及存货的相关材料成本的总和。在这一年,销售成本之中直接材料有26114.49万元,基本上跟同期材料采购总额相等,略有570.16万元的节余,理论上,这将在存货之中有相同金额的体现,可事实上,存货方面的数据表现却并非如此。

2017年年末,柯力传感存货中原材料有3336.71万元,和上一年年末相同项金额相比新增了689.80万元,显然,仅存货中原材料这一项新增就已经超过了570.16万元的原材料采购节余。考虑到存货之中不仅有原材料,还有在产品、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它们也包含了原材料成本,都是需要由材料采购总额结转而来。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年末,在产品、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的金额合计12569.94万元,和上一年年末相同项目合计金额相比,新增了1475.16万元。考虑到招股书没有披露其中的原材料成本,而产品成本结构与销售成本结构相似,因此以直接材料占销售成本的比例72.11%测算,则这三项存货的新增金额之中包含的原材料成本大概是1063.74万元,显然,这也是大于前述570.16万元原材料采购节余的。

綜合上述,存货之中原材料及材料成本部分合计增加了2164.96万元,比前述570.16万元原材料采购节余多出了1184.06万元。问题在于,这多出来的材料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与2017年类似,柯力传感2018年1~6月的材料成本也出现了异常。在这半年里,公司的材料采购总额是14083.17万元,比销售成本之中的直接材料12997.14万元多出了1086.03万元,理论上这将记入存货中,相关项目会体现出这个新增数据。

可事实上,2018年上半年的存货中,在产品、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合计增加2374.07万元,按直接材料占销售成本的比例72.91%计算,其中的原材料成本为1730.93万元,再加上存货中的原材料增加的336.30万元,存货所体现原材料及原材料成本的增加金额达到了2710.37万元,比原材料采购余下的1086.03万元还要多出981.55万元。在短短半年里,就有将近千万元的不明来由的原材料出现,显然是很异常的。

奇怪的是,《红周刊》记者用同样的方法分析柯力传感2016年的原材料采购与成本的情况,却没有发现在上述两年中所出现的异常。如果说2016年数据是合理的,则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数据就存在问题,反之亦然。

数千万元支出不明

除了上述问题外,《红周刊》记者还发现,柯力传感在2017年和2016年原材料采购过程中还存在数千万元不明支出的情况。

在2017年,柯力传感原材料采购总额为26684.65万元,因其采购的钢材、底座、压头、导线、芯片等适用的是17%增值税税率,由此可推算出含税的原材料采购总额达到了31221.04万元。我们知道,原材料采购过程中必然需要支付相应的款项,体现为现金流量的流出,若不然,则需要形成一定欠款,形成新增债务。

招股书披露,柯力传感2017年年末的应付材料采购款余额为6478.32万元(如表3),和上一年年末相同项目相比新增了1574.36万元,这意味着具有同等规模的原材料采购未付现形成了这项欠款。与此同时,2017年年末的预付款项相比上一年年末也减少了564.40万元,这是使用了预付的货款结算导致本年度现金支付有所减少的结果。

综合应付、预付的情况可知,公司只有2138.76万元的原材料含税采购额是没有付现的,即意味29082.28万元的原材料含税采购额是已经付现了,在现金流量表中体现为现金流出。可实际情况却是, 2017年“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支出高达31007.80万元,大幅超过前述分析的29082.28万元现金支出情况,差额达到了1925.52万元。显然,这1925.52万元现金支出去向是值得关注的,而其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更让人联想。

与2017年相比,柯力传感2016年的不明现金流出更多。在2016年原材料采购总额23136.32万元的基础上,考虑17%增值税,则其含税原材料采购总额达到了27069.49万元。同期,公司用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32672.96万元,而负债表中与现金支出相关的预付款项余额也比上一年年末新增了1592.13万元,由此可测算出这一年与采购相关的现金支出为31080.83万元。将含税营收与同年现金支出勾稽,则理论上将有4011.34万元未用于采购的现金会拿去对冲债务,导致资金负债表中相关债务项目数据减少。

可事实上,柯力传感2016年年末应付材料采购款4903.96万元相比上一年年末相同项目金额仅略微减少了295.58万元,即债务仅减少了295.58万元。显然,这一与理论减少值相比相差了3715.76万元,即有3715.76万元现金支出是不明去向的。

猜你喜欢
含税传感债权
第三人侵害债权之类型探析
硅硼掺杂碳点的制备及其在血红蛋白传感中的应用
基于半导体聚合物量子点的羧酸酯酶比率荧光传感
基于Mn掺杂ZnS量子点的室温磷光传感应用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传感分析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试论电子债权的相关法律规定
浅析第三人侵害债权
最高额抵押权转移登记的新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