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摘 要:多球训练是乒乓球训练中非常重要和常见的方法,教练员们需要了解多球训练,并且善于结合运动员实际情况,选择和运用多球训练。而其中多人供球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对鄂尔多斯市东胜地区乒乓球教练员多球训练应用中多人供球情况的走访和调查,了解当前多球训练运用多人供球的情况与优势,思考其中存在的一些障碍与原因。最后,总结更好运用多人供球开展多球训练,优化乒乓球训练效果的对策,希望对乒乓球教练员更科学地使用多球训练法有一些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乒乓球”;“多球训练”;“方法”
引 言: 乒乓球的训练方法是乒乓球教练员培训与职业发展中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很多专业人士都非常关注乒乓球的多球训练方法,并肯定了多球训练相对于单球训练更具备的强度、密度优势,认为多球训练对运动员动作的矫正与技术训练意义重大。也有学者认为多球训练中配合各种不同的步法,能够很好地结合不同队员的情况来调整训练,提升运动员的步法能力。 袁兆强,王本强(2017)研究中就提出了随着国际乒联的不断改革与国际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我国教练员在进行运动员乒乓球技能训练时,开始更侧重组合技术训练,而多人供球、多球训练是组合技术训练的关键。王潇(2014)研究认为多人供球更符合组球训练要求,且多人供球中,每一个供球者的供求速度、位置、力量、旋转都是不一样的,这样的训练让运动员迅速、准确地做出判断和反映,提升运动员的战术意识而扭转机械打球的局限。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我个人担任学校的乒乓球训练队工作,对于乒乓球训练方法的应用有一定的观察条件,也能够对我校乒乓球训练中的多球训练、多人供球的具体情况进行观察和调查。因此,选择我校乒乓球训练队为观察对象,以多人供球方法运用为核心,进行研究。
2.研究方法
研究结合文献法,整理学者们对乒乓球多球训练中多人供球相关的研究,奠定研究理论基础。结合对比观察的方式,对不同教练员开展多球训练多人供球运用的观察,来进一步了解乒乓球多球训练中多人供球运用的异同及其对训练结果的影响。结合调查法,以我校的乒乓球训练为例,对我校的教练员对多球训练多人供球运用情况进行整理,结合访谈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思考优化策略,希望对乒乓球的多球训练多人供球法更好运用有些许帮助。
二、结果与分析
1.我校乒乓球训练队的基本情况
我校乒乓球训练队有19名运动员,其中基础队11名,比赛队8名。在训练时,经常采取多球训练练习,引导运动员逐步提升体能、技能等。通过观察,我也发现多球训练一段时间后,運动员的组合技术掌握能力有一定提升,得分率也有比较明显的改善,运动员的平均提高率以及最高击球板数都略有改善。
2.多人供球是常见的多球训练方法
如刘教练对苏少杰(比赛队的队员)的训练,就强调摆短、正手抢位、全台对拉(阶段1),以及反手侧拧、正手反拉、全台对拉(阶段2),摆短、侧身抢拉、扑正手、回反手(阶段3)的全面组合训练。在这三个层次的训练中,都非常多地利用多球训练和多人供球。在第1阶段的训练中有2名供球者,分别负责训练运动员的正手位拉冲、反手位弧圈球以及远台拉球等。
3.多人供球训练前后的运动员技能提升效果比较显著
基础队的11名队员他们在多人供球的多球训练前后成绩变化还是比较显著。相对而言,比赛队的8名运动员,在多球训练前后成绩略有改善但不是非常明显。
表1 多人供球训练前后的运动员成绩提升情况(单位:%)
平均提高率
训练前的对抗赛成绩
训练后的对抗赛成绩
基础队
7.3
4
5
代表运动员:王雪凝
8.1
11
13
张名甫
7.9
10
11
比赛队
4.1
5
5
代表运动员:刘哲薇
4.2
5
6
结合表1在对抗赛中也能够比较迅速地适应对手的节奏,逐步掌握主动。
4.多人供球需要注重组球方式并结合运动员情况做出调节
无论是针对哪个运动员进行多人供球训练,而这个组球方法根本上在于供球人员数量、站位、发球方式、组球运用技能等。因此,要因人而异,结合个人情况与需求,进行多人供球设计。
(1)乒乓球的多球训练中,多人供球中,教练员调整供球者旋转、落点、速度、力量来强化运动员组合技术训练。
(2)要真正运用好多人供球方法,那么就需要结合运动员的情况与供球者情况,合理地设计组球方式。
(3)寻求与其他训练基地或球队的合作,甚至让教练员参与供求。
(4)随着回合球的增多,在多人供球下运动员需要大量的跑动、重复地击球,这样的训练强度下如果运动员能够适应,则比赛中自然就能够更加主动。通过观察,比赛中最高板数一般在5 到 8 板,而在多球练习中,一组球实际上都在10板球以上,这无疑可以更好地提升运动员体能。因此要更好地提升运动员的体能,则需要在多人供球的基础上,配合一些专门的体能训练。
(5)由于两至三人这种多人供求形式在实际对抗中是比较有限的,而单一训练队中的运动员发球技能等实际差异也比较有限。如有可能,不同的球队或者训练基地进行合作,经常选择一些运动员进行交流,来增强多人发球训练的供球者、增强或改进一些组球方式,改善运动员组合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