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凌勤
【摘 要】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幼儿处于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正处于萌芽阶段,如能得到有效培养将会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大有裨益,同时,创意美术作为一门视觉艺术,也是幼儿感悟美好事物的重要桥梁,通过观察、感知以及动手“创作”,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能得到有效培养,因而,在创意美术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值得深入实践和探索。本文总结多年的幼儿园创意美术教学经验,提出了几点幼儿创造性培养的建议。
【关键词】幼儿 创意美术 创造性
创造性对于人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其价值潜藏在人的每一个成长阶段,而不是某些“天才”所独有的财富,同时,幼儿时期是创造性培养的黄金时期,在保护幼儿天性的基础上加以引导,帮助幼儿培养创造性是我们幼儿教师的职责。然而,传统的幼儿园美术教育却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幼儿的创造性,盲目追求临摹以及条条框框的限制导致幼儿的思维被束缚在一个狭小的空间中,久而久之,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都难以维持。鉴于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创造环境,激发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兴趣对于幼儿学好创意美术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创造出良好的环境,让幼儿乐于学习、乐于创作,才能更好地激发其创造性。
首先,教师应当摒弃灌输式教学方式,把自己当成幼儿的好朋友,消除幼儿心中的顾虑,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生动的图片、视频等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吸引幼儿的兴趣,并进行引导。比如,在中班《桃花朵朵开》主题让幼儿画花朵的时候,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一些漂亮的花朵以及比较简单的花朵图片PPT,让幼儿先欣赏,然后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让他们仔细观察这些花儿,教师可以在一边进行引导:对事物的具体提问,幼儿就可以更加深入地观察花朵和PPT,并能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想象,其印象也就更加深刻,最后鼓励幼儿动手这样,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能得到有效调动。
其次,教师还应当巧妙地设置教学情境,循循善诱,让幼儿体验到美术的乐趣。比如,在幼儿学画鱼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引导幼儿思考:“谁能给大家讲讲美丽的鱼儿是什么样子的吗?”从美好的回忆引入主题,让幼儿乐于去搜索记忆并加以描述,气氛也就能得以营造,让幼儿从生动的情境中体验到自己创作的快乐,同时欣赏到各种美丽的事物,在不断地观察中有所得,并增长自己的本领。
二、激发想象,促进创造
想象是幼儿创造力的翅膀,只有让想象的羽翼丰满了,才能让幼儿的创造力得到有效发挥。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激发幼儿想象力的方法有很多,但都有一个共同的要点:给幼儿足够的空间,让幼儿自由发挥。因为脱离了条条框框的束缚,这种“消化”也就避免了千篇一律,从而,幼儿的想象空间也就更大。
创意美术追求独特的美,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应当尽量避免设限,并在幼儿创作的过程中加以引导,重视想象力的激发。将事物拟人化也是激发幼儿想象的一个重要手段,笔者在教学中就经常鼓励幼儿给没有生命的东西添加形容词,将物品拟人化。比如,画花瓶时,先让幼儿仔细观察花瓶的外形,然后让幼儿为花瓶加一个形容词,有的说眨眼睛的花瓶,有的说飞翔的花瓶,于是让幼儿自己画一个会“跳舞”的花瓶,幼儿的想象千奇百怪,有的给花瓶画了两条腿,有的给花瓶穿上了小舞鞋,有的给花瓶添上了一对天使的翅膀……在将花瓶拟人化的过程中,幼儿的想象力得到有效激发。
三、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创造能力
幼儿对美术的创造欲是天生的,当创造欲和能力发生冲突时,他们的积极性也就容易被挫伤,而若能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幼儿提高创作技巧和能力,幼儿就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他们也就会更加乐于去创意创造更多的作品,这就促使他们更加喜欢美术,形成良性循环,其创造性也就能得到有效培养。
一方面,教师可以由易入难地展开教学活动,帮助幼儿学会观察事物,然后不断美化自己的作品,而不是要求幼儿一气呵成,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适量地准备一些模板,帮助幼儿掌握基础的绘画技巧,比如,在幼儿不知道从何入手去画小动物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幼儿先观察一些简单的图片,最好是简笔画,让幼儿尝试着去临摹,然后发挥自己的想象加以丰富。
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结合多种方法帮助幼儿丰富见识,帮助幼儿掌握观察、体验、想象等技巧,提高其创造力。比如,在教幼儿创意绘画汽车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各种玩具车模型请进课堂,仔细观察这些模型及用途,教师可以让幼儿绘出自己见过的小汽车,并展开自己的想象绘出更多的交通工具,体验自己动手创作的过程,从中摸索出技巧,这样不仅能让幼儿对小汽车有更多的认识,也能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让幼儿在创作过程中掌握更多的技巧。
四、积极评价,引导创造
幼儿的思维和智力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但是其好奇心和想象力却相当丰富,教师应尽量不要以成年人的眼光和标准去评价孩子的表现,而应善于捕捉孩子的闪光点,给出积极的评价,引导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
在幼儿创意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能被幼儿觉察到,每一个孩子的每一个创作都有其“美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当把握好评价的尺度,注重他们创造的过程,善于以孩子的眼光去欣赏他们的作品,尊重他们的创作,挖掘他们的潜能,而不能以成人的思维去评判。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幼儿互相评价的方式帮助幼儿发现自身的优缺点,从而加以改进,这样既不会挫伤某些孩子的自尊心,也能促进孩子之间的交流。
参考文献
[1]陈嫣,《论学前美术教育中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山东:学前周刊,2017,02。
[2]黄惠红,《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幼儿创意美术教育的活动》,上海: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