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天骅
【摘 要】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模式,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而加强对初中语文阅读的分析,探究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是现阶段教师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育的关键内容。在实践中教师必须哟提升对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视,综合实际状况创新教学模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各种阅读活动,这样才可以在根本上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一、初中生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阅读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有着积极的影响。但是在整体上来说,现阶段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培养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教学模式单一,缺乏主动性,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而教师与家长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一些课外阅读较为抵触,传统的教学模式又过于死板,学生在阅读课程中缺乏兴趣,长久发展下去就会导致学生出现各种抵触心理。对此,教师在实践中必须要综合实际状况探究有效的教学模式。
二、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的方式
第一,通过多媒体方式开展阅读教学。在实践中,教师可以灵活的应用各种教学模式,合理地开展各种语文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提升阅读质量。教师在实践中可以基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新模式,创设各种教学情景,让学生在视频、短片中了解文章内容以及写作背景,进而充分地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这样才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例如,在《红楼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短片、视频以及图片等方式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就会了解文章内涵与价值。
第二,有效设置问题,提升教学质量。高质量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充分的了解知识内容,进而深入的分析文章内容,对其进行剖析,进而强化教学质量与效果。例如,在进行《蜡烛》的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互换的方式思考问题,“当你遇到这种状况的时候,你会怎样处理”,学生会将自己代入到文章当中,进而通过“自己”当时面临的各种问题,想象出各种解决办法与手段,有效地提升阅读的质量与效果。
同时,教师在问题设置过程中,必须要重视问题的层次性,要通过由浅入深的问题设置,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抽丝剥茧地梳理文章内容。例如,在进行《晏子使楚》的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这样提问:“晏子来到楚国的目的是什么?晏子到楚国后遭遇了什么?楚王如何侮辱晏子?晏子是如何做的?”等等,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就根据问题进行文章的阅读,在根本上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进而提升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而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通过适当的问题设置,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分析,进而充分锻炼自己的思维模式。例如,在《孔乙己》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对文章进行梳理,通过自己的想象分析“孔乙己的衣服为什么不见了?”通过学生的想象与分析,就可以勾勒出来一个落魄的、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的人物形象。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文章的阅读分析,通过教师的问题设置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互动,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而在根本上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第三,适度拓展,强化阅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外阅读是较为重要的内容,也是课堂阅读的有效补充。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内容是有限的,对此可以通过适当的课外阅读补充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开展“阅读交流会”、“读书小组”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开展各种课外阅读,通过阅读心得的沟通与交流,分享各种优秀作品,进而在沟通与交流中不断的成长与学习,共同进步。例如,在进行《 列夫·托尔斯泰》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自己阅读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优秀作品,了解这位文学大师在作品中的情感与寄托。
同时,教师也可以定期组织开展各种辩论比赛、优秀作品话剧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乐趣,在阅读中收获朋友,在阅读中不断成长发展,为学生今后的语文知识学习奠定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科学的方式与正确的观念开展阅读教学,这样才可以在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阅读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在根本上提升初中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旭. 探析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 课程教育研究,2016(6):55-55.
[2]李忠胜. 探析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 学周刊,2017(28):135-136.
[3]程龍平. 探析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 教育,2017(2):00027-0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