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乡盛宴:目迷“五色”朴实 如初

2018-05-14 12:55林涵
中国-东盟博览(旅游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兰草壮乡糯米饭

林涵

五色糯米饭又叫花米饭或青精米饭,是壮族人的传统美食之一,因糯米饭呈黑、红、黄、紫、白5种颜色而得名,杜甫曾为之写下“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之佳句。五色糯米饭由红兰草、黄饭花、枫树叶、紫番藤提取的彩色汁液,与糯米调染后蒸熟而成。

黑色糯米饭的黑色来源于枫叶。

那时候,老家后山的竹林里,有一棵高大的枫树,已经有近百年的树龄。每年春天的时候,枫树在暖风中抽芽长叶,待到4月份就已经枝繁叶茂了。到了农历三月三前夕,十里八乡的人们开始来到树下,采枫叶。树太高,有些胆大的男孩子爬到树上,接住人们递上来的长竹竿,竹竿头劈开一点岔,方便用于夹住枫叶细枝,然后一扭,便扯下一丛枝叶来。人们在树下等着枫叶,同时不断地叮嘱树上的人务必小心,抓牢了可别摔下来。

在一片热热闹闹的欢笑声中,人们的篮子里装满了翠绿的枫叶,心满意足地回家了。对孩子们来说,接下来就是漫长等待的一夜。等天一亮,就可以吃到香香甜甜的五色糯米饭了。而对大人们来说,接下来还有很多工序要做,清洗、捣烂、过滤、浸泡、蒸煮……

做五色糯米饭十分讲究技巧,也很耗时间。那时候,因为好奇,我总是会跟在奶奶身边,看着她做五色糯米饭。奶奶一般先是从比较容易做的黄色、红色和紫色的糯米饭做起。黄饭花和红兰草是白天时候在菜园子的田埂上采回来的,先将这两样染料分别浸入水中煮开,转慢火再煮十分钟,滤出黄饭花和红兰草后得到黄色、红色和紫色的染料液,放在搪瓷脸盆里备用。

红染料、紫染料其实是用同一品种、但叶子形状不同的红兰草经水煮而成。记得奶奶曾教过我们辨别,叶片稍长点的红兰草,颜色稍深,煮出来的颜色较浓,泡出来的米就成了紫色;叶片较圆、颜色较浅的红兰草,煮出来的颜色较淡,泡过的米即成鲜红色。

但是要做出又香又亮的黑色糯米饭就不那么容易了。首先需要将枫叶放入石臼中捣烂,然后浸入一定量的冷水,浸泡两个小时以上,之后用慢火一边煮一边用双手不断地揉搓枫叶才能得到黑色的染料液(枫叶水)。枫叶水不能煮开,一般到八十摄氏度时就停火,把叶渣捞出滤净即可。

奶奶在做这些工序的时候总是一边做,一边对我们念叨着该注意些什么事项,而我当时年纪小,不会去记那些,现在想来,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已经基本不会做五色糯米饭了,一是工序繁琐,二是对于一些传统风俗,我们正在不经意间渐渐遗忘了。

当煮好的染料水冷却后,将糯米泡入其中至少4个小时才能上好色。上好色后就可以将糯米放到蒸笼屉里蒸煮了。而每到上色阶段,我眼皮子已经打起架来,迷迷糊糊地在藤椅或沙发上睡着了。梦里是颜色艳丽的五色糯米饭,咬一口糯糯的,甜甜的,梦里都可以笑出声来。

经过一夜的繁琐工序,三月三当天的清晨,壮家村庄便四處弥漫浓香。天一亮,孩子们聚在一起,个个手中捏着一团团糯米饭,边吃边比,看谁家的糯米饭颜色更鲜艳,味道更香甜。看到孩子们脸上的笑容,大人们的心里也乐滋滋的。

当孩子们美美地吃着五色糯米饭,年轻人欢快地赶歌圩去的时候,老人们还有一样事情要做,就是将采回来的枫叶,挑一枝插在门口, 壮乡人爱枫叶,认为枫叶能“除邪驱鬼”,给人带来吉利和平安。记得那时候,奶奶会把做五色饭的染料渣,撒在房屋外围的墙脚下,以求驱邪保平安。

壮家人喜爱五色饭,把它作为幸福吉祥的象征。除了农历三月初三外,社日、中元节,甚至过年等,也有人做五色糯米饭吃。在孩子满月、新居落成等喜庆日子里,也要蒸煮五色饭分送左邻右舍。

壮乡人爱吃五色糯米饭,还因为它是壮族养生药膳。糯米味甘、平,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暖脾胃等功效;红兰草有生血功效,清代《侣山堂类辩》记载:“红花色赤多汁,生血行血之品”;黄饭花有清热凉血等功效;枫叶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有“止泄益睡,强筋益气力,久服轻身长年”,用枫叶煮成的青精饭,人食之能“坚筋骨、益肠胃、能行、补髓”。

如今,对于传统的五色糯米饭,壮乡人也是变着花样地创造出了多种吃法。奶奶会把糯米饭蒸好后,将花生、芝麻炒熟炒香放到石臼中舂碎,再把花生芝麻碎末洒入五色饭中拌匀。还有的则是将五色糯米盛入新鲜竹筒,再把竹筒放在篝火上慢慢烘烤,随着竹筒劈里啪啦地裂开,那植物的自然芳香弥散开来,让人不禁垂涎。

时代变迁,四季流转,人们吃到的美食每日皆新。但对于壮乡人家而言,五色糯米饭就像是壮乡色彩鲜明的记忆标签,承载着许多壮家儿女的特殊记忆,是萦绕在舌尖味蕾的乡愁。

猜你喜欢
兰草壮乡糯米饭
幸福吉祥伴壮乡
壮乡颂歌
梦飞壮乡
糯米饭
跟踪导练(一)2
家乡的糯米饭
兰草
壮乡三月赶歌圩传歌传情传知音
“一边倒”的兰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