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飞
【摘 要】在初中教学中,数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由于数学具有逻辑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才能学好数学,因此,学生是否有进步或是否有发展是衡量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标准。学好数学能解决生活中很多问题,还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意识,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伴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数学教师要改变单一的讲解模式 ,将不同方法应用到初中数学中。然而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教师运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一味的讲解书本上的知识,学生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因此,如何在把握新课标理念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目前课改热点问题之一。
一、不断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在课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把每一堂深讲生动,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数学教学课堂过程中对质疑多的学生给于鼓励表扬,带动和启发更多的学生质疑,久而久之,就有较多学生敢于质疑,甚至能提出有相当深度的问题了。数学思维活动的锻炼和培养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质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质疑更是初中数学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提倡学生质疑,提倡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深究去体味、领悟,并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在学习方法、思维方法上加以引导,体现在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时机,使用恰当的指导方法。例如:在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后,可以让学生回过头来再对课后习题“鸡兔同笼问题”再进行一次深入的探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质疑,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教师可以这样来提问:难道这道题只能用我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吗?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结果我发现有的同学竟然可以用小学的知识 “假设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由此我感觉到在课堂中鼓励学生质疑,不断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多角度对一道题进行思考和探索的精神值得推广,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渗透。
二、加强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反思,注重对数学知识的回顾
教师通过对自己的课堂实践活动进行课后思考以及回顾得失,在回放过程的基础上,得到一定的能用以指导自己教学的理性认识,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落实知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反思。如果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缺乏反省,没有及时的对自己的教学经验概括,把教学反思作为一种形式或者走过场,他就很难达到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逐步提升自己的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目的。例如:在进行了二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之后,我觉得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类比的方法,对于同样的一个问题可以同时用这两种思路进行解决问题,对照一致的结果,可以使学生加深印象。 在突破难点的设计上,通过对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掌握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字母的方法,体会运用这种方法可使求二元一次方程求解更简便体会二者之间的转化的内在联系,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引导和提高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在教学中适度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维。不少学生感觉数学内容过于严肃、枯燥,学习起来平淡无味。我们可以在展示问题时,适度运用多媒体,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积极思考。例如:教学《圆柱、圆锥、圆台及它们的侧面积》一章时,可用《几何画板》制作分别以矩形的一边、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直角梯形垂直于底边的腰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旋转一周的动态过程,让学生观察这一过程以及这样旋转一周而成的面所围成的几何体,从中抽象出圆柱、圆锥、圆台的本质属性,形成概念。还可利用《几何画板》将几何体的切割、移动、重叠、翻转等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并辅之以必要的解说,帮助学生形成立体空间感。通过动画模拟,解除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凭空想像、难以理解之苦,他们积极思维,寻找图形中的内在联系和进行公式推导的能力大为加强。这样,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四、课堂教学要合理确定目标
要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我們教师充分了解本班学生原有的数学基础,准确把握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好每节课的重点与难点。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育教学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首先要了解本班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接受能力、知识基础等,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进而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其次,要熟悉数学教材,对教材的编排意图、教学要求、重点、难点和关键点都要了如指掌。另外,还要明确各单元、各章节的知识在整册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才能做到在教学中有的放矢,融会贯通地教授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例如,我在讲授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勾股定理》第一课时时,根据本班学生数学基础和接受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大纲把教学目标定为:了解勾股定理的文化背景,通过拼图活动探索勾股定理,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拼图探索勾股定理,没有按照教学大纲把证明勾股定理作为教学的重点。
在数学课堂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不断优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勇于对教学进行评价,才能让学生最大程度的参与到教学中来,积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自主学习,使不同的学生在有限的课堂里尽可能地学到无限的知识,更好地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尚莲荣.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15 (01):125-126.
[2]俞剑波.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J].中学数学杂志,2017(04):135-136.
[3]茅春辉.新课程下初中数学的有效教学[J].科教文汇,2017(08) :156-157.
[4]赵晓娜.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科教文汇学报,2017(18) :1156-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