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配贞 李梅 李治原
【摘要】网络信息化新的时代背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出了新要求,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做出相应的转变。文章针对新的时代特点,试图从课程任务设定、课程教学方式转变、教育资源的开发等方面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与课程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模式。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任务;教学方式;教育资源开发
在当今网络信息化的新时期,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但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都还处于形成期,部分学生对于网络世界中的诱惑缺少抵抗力,不能区分网络世界中的好坏,容易被网络中的不良信息所诱导。还有一些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会感受到来自许多方面的压力,尤其是学业方面的压力,如果无法及时得到释放,就有可能在“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迷失,产生失落心理。此外,在网络信息化时代,网络游戏也是腐蚀大学生心理和精神的另一重要工具。部分学生被网络游戏精美的画面和多样性所吸引而沉迷其中。还有一些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不愿与人交流,因为家庭或其他方面的原因产生自卑心理,继而在网络世界中寻求补偿,获得心灵的解脱和短暂的安慰,长此以往更容易出现心理偏差。
总之,在当今网络信息化时代,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当代大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其开设的目的是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为了适应网络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课程任务、教学方式、教育资源开发等方面应做出相应的转变。
一般情况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任务包括提高学生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等诸多方面。在当今网络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尤其要着力关注如下三点具体任务。
(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价值观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主体信仰标准和价值取向尚未定型。在网络信息化新时期,网络中不同文化的传播、碰撞交融在一起,导致部分学生价值选择迷茫化以及价值观冲突化。为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学生的网络意识教育及网络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辨识网络中的不同信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加强对学生的网络意识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认识计算机网络的作用,是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帮助学生深入认识网络的本质以及网络的消极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走进网络,对大学生上网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对各种网络失范行为进行认真分析,总结网络的基本道德规范,提高大学生在网络虚拟环境中道德自律的能力。
(二)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网络信息环境的通畅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交往空间,但由于现实的人际关系环境和网络的人际关系环境差异较大,网络提供给大学生的更多的是一种虚拟或虚幻空间,这种虚拟环境与现实生活存在较大的差异。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可以无拘无束,这很容易使得大学生在现实交往中会忽视社会规范和道德的约束力,肆意妄为,容易在与别人进行沟通和交往中出现问题,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的局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结合网络信息化的时代特点,帮助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三)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上的不良信息
在网络这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中,大学生很容易受到网络上不良信息与资源的诱惑,迷失自己。例如网络上的不良视频、暴力游戏也会危害大学生心理健康。游戏中不负责任的行为准则会导致大学生在尽情宣泄玩乐的同时逐渐模糊了虚拟游戏与现实生活的差异,长时间玩游戏,现实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会被淡化,使得部分学生在现实中迷失自我。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当教育学生正确看待网络上的一些不良信息,正确对待网络游戏,不要被网络上的负面信息所迷惑,失去自我,危害心理健康。
(一)慕课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
慕课的兴起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式。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与爱好,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教师根据相应的教学目标与大纲,提供一系列的学习材料;学习的方式除了观看视频以外,还有在线提问、讨论与作业等。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涉及的心理学知识冗杂烦琐,慕课可以直接对这些知识进行分类归纳,以视频、音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测评,加强学生对自身的了解。对于大学生中广泛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比如人际关系、学习、恋爱等问题,可以利用视频或短剧、动漫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呈现。慕课还为师生提供了一个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在平台上随时随地提问,在线的老师和同学也可以解答这些问题。而且通过慕课即时测验、随堂测验的形式,教师也能更方便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
(二)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适合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型教学手段,体验性是其基本特征,即该教育课程是否具有实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的体验效果以及体验心得。教师会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生活情景,还原现实场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式教学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是重视学生内在的情绪体验,重视学生的参与和投入,重视课堂上的全方位沟通。根据这个原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的环节为:引入主题—创设体验式教学情境—进行体验—分享和点评体验感受—体验内化应用。比如,在“人际关系与沟通”章节中,根据创设的教学情景,学生就能够发现自己的言行对他人造成的影响,通过体验,学生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模式是如何形成的,以及这些行为模式对自己的现实生活会造成什么影响。体验式教学给予了学生多元互动交流的机会,这种交流与信息传递使得学生在课堂中感觉到温暖和平静,体验到归属感,在暴露自己经历的同时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不再感到孤单,并且还能在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