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谷欣
【摘 要】小学数学中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退出了教育的舞台,传统的教学形式上,教师更加注重书面成绩,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教师逐渐意识到数学的应用性,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迁移数学内容到实际应用中,鼓舞学生针对数学内容发表独立的观点,以辩证思维看待问题,从多元视角发散思维,以应用意识的培养强化对数学的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培养 学生 应用意识
小学数学教师应转变课堂角色,在应用意识的培养中关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学生逐渐脱离被动的学习状态,在自由的空间中展开对数学无尽的遐想,自然而然应用数学知识,使得数学不再沉寂在教材中,而是灵活化地凸显出其实用性,学生在数学魅力的感染下,拓展视野获得全新的感悟。
一、导入应用案例
生活与数学息息相关,生活中的数学应用案例可谓比比皆是,教师可提炼出契合小学生认知理解的应用案例,在教学中从学生熟知的内容入手,启发学生的数学应用灵感。例如:在教学“统计”时,教师可让学生统计“自己家小区的居民一共有多少户?”“自己家每月用水、用电的支出是多少?哪个月的比较多?”在统计中进行对比分析,统计去年每个月的气温温度,分析出每个月适合穿哪些衣服?什么时候需要增减?哪个月是四季的分割线?还可以在交通的路口统计上午、中午、下午特定时间里车辆的数量,从而分析哪些时间路上的车辆较多不适宜出行?再比如:教学“运算”时,将呆板的加减法利用起来,让学生模拟超市购物的场景,或者在放学时间与妈妈一起去超市,详细地记忆每一样购物的物品价格,而后每放入购物车中一样商品,就以加法计算,不需要拿出来的商品就要用到减法,一些物品多次购买就用到乘法,妈妈手中的钱可能会不够,要与学生商议该商品能够买几份就要用到除法。在情境中,学生真实地体验到数学的应用趣味,逐渐获得内心的满足,积极地投入到数学的探究过程中来,在应用种突破常规,获得多重的计算思路,学生更加乐于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为后续的知识深入开展奠定了契机。
二、拓展实践内容
培养教学意识的最有效的办法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自动手实践。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创造条件和机会,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机会,并努力去实践,培养应用意识。比如学了行程问题之后,让学生测量一下自己的速度,测一下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再计算出从家到学校的距离。学了纳税之后,布置学生回家了解一下爸爸妈妈一个月或者一年要纳多少税款。学了利息的计算之后,布置学生把自己的零用钱存起来,看一年或几年之后能得到多少利息。学生经常吃的食品、飲料就是由厂商按一定的比例配制的。学生学了“比的应用”之后,可让学生自己动手按不同比例配制饮料。再尝尝不同的味道,觉得自己喜欢按哪一种比例配制出的味道。这样当生活中的情景再现时,学生就能再现所学知识时的情景来解决数学问题。
三、搜集应用素材
学生知识的形成源于生活实际的需要和数学本身的需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的大量知识均来源于生活实际,这就为我们努力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引入新知识提供了大量的背景材料。例如,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与和,差,平均有关的事件,以及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不同形式的等量关系和不等量关系,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引入加、减、乘、除、负数、等式、不等式、函数等知识的实际背景。同时,还应注意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探索更多的实际问题和场景。如,在教学“克与千克的认识”时,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一些食品包装袋,一方面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和人类生产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可锻炼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四、多维方案思考
在教学中,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积极开展智力活动,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比如针对下面的生活实例:两位老师带46名学生去公园游玩,公园门票成人每张10元,儿童每张5元。公园还规定购买50张以上儿童票可以实行八折优惠。让学生想一想怎样买票比较合算?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教师可引导学生设计几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是一般学生都能想到的,根据有46名儿童和儿童票5元这两个信息。可以得到买票所要付的钱是5×46=230(元);第二种方案可以引导学生这样思考:题目告诉了购买50张以上儿童票就可以实行八折优惠,如果多买4张儿童票,再打八折,所付的钱是否少一些呢?老师要求学生实际算一算:5×50×0.8=200(元)。通过计算,学生发现,多买4张儿童票,看起来好像要多给钱,但由于可以享受八折优惠,最终还是只付200元。比第一种方案要少付30元,两种方案相比。学生都愿意采用第二种方案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的思维会逐步变得深刻而灵活,既提高了学习技能,又增加了智慧和才干。
五、创建应用机会
例如,在教学“周长”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拓展作业:回家后想办法量一量爸爸和妈妈的腰围。作业内容简单明了,一方面可让学生在与亲情的交流中感悟数学知识的广泛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做到“学以致用”,使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密切相连,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师应该努力发掘有价值的专题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数学知识及思维方式寻求解决方案。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教学本身就是一门值得探究的学问。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发展,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意识的目的日渐明朗,如何实现这一数学教学目的是广大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具体探索、趣味性的活动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生活实际出发,定期“反思”自己的教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反思”中提升教学水平,并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宗师.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探究[J]. 赢未来,2017(20):100.
[2]徐世英.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