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江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江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速,江苏高职教育的“人才供给”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不相匹配。江苏高职教育需要协调政、行、企校四方关系,在教育投入、规划布局、体制机制、人才培养等方面探索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江苏 高职教育 区域经济 适应性发展
[作者简介]张音宇(1979- ),女,江苏无锡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江苏 无锡 21415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课题“产业转型升级视角下江苏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課题编号:17SYA-048)和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供给侧改革视角下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适应性研究——以江苏省为例”(课题编号:B-a/2016/03/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11-0053-05
江苏高职教育经过多年的强力推进,其规模和结构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支撑江苏科教兴省建设。当前,随着江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江苏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经济社会对人才资源的有效需求发生了变化,江苏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状态如何,需重新进行评价。
一、江苏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发展概况
(一)江苏经济发展分析
“十二五”以来,江苏经济发展继续保持了良好态势,综合质量与效益稳中有升。2011—2014年,江苏GDP年均增长率保持在9.8%左右,高于全国GDP平均增速。2014年江苏GDP总量突破了1万亿美元,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086.2亿元。新材料、节能环保等多种产业的规模稳居全国第一位,光伏产业占全国比重近50%,三次产业结构历史性地变为“三二一”。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十二五”期间,江苏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提高,苏南、苏北、苏中三个地区的GDP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0.5%、11.7%、12.2%。苏北、苏中地区GDP增速明显加快,超出全省平均水平。2016年,苏中和苏北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5.3%。
“十三五”期间,江苏聚力创新、聚焦富民,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以创新为引领的发展取向,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未来江苏将“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海洋工程、航空航天、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新能源和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数字创意等产业”①,同时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其中,南京将加快智能电网建设,无锡加快传感网建设,泰州和连云港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建设,常州重点发展智能制造……根据《江苏省“十三五”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规划》要求,到2020年,江苏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达到5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将达到4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达到15%,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将达到2.5%左右。届时,江苏将实现由“江苏制造”迈向“江苏创造”“江苏服务”。
(二)江苏高职教育发展分析
截至2016年,江苏省共有高职高专院校89所,在校生68.21万人。全省建有国家示范、国家骨干高职院校15所,省级示范高职院校28所;兼有高职教育国家级实训基地98个,省级实训基地153个。“十二五”以来,江苏高职院校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突出实践教学,加快实训基地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为物流、智能制造、信息服务等行业培养了260多万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且有将近70%的毕业生选择在学校所在城市就近就业,为促进当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同时,对接区域产业发展,江苏高职院校积极开展“四技”服务,校企联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推动技术技能积累、应用和创新,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极大地提升了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
“十三五”期间,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以及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为高职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江苏区域经济转型发展,为江苏高职教育提供了创新发展的动力。未来,江苏高职教育将深化综合改革,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新常态,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引导高职院校“紧紧围绕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在体制与机制、结构与形态、管理与服务、教育与教学、技术与技能等方面创新发展”②,在错位发展、竞争发展中实现特色发展。
二、江苏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适应性状态评价
供给侧改革强调供需双方协调发展,要求从供给端入手,提高供给端对需求端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从而提高供给质量。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确保江苏高职教育“供给人才”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人才”相对接,是促进江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
(一)教育投入的适应性评价
1.高职教育财政经费投入不足。“按照国际通行标准,职业教育的投入应该高于普通高等教育投入。”③但是,事实上,高职教育虽然占据了江苏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却远远没有得到与其发展规模相匹配的教育投入。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关于2016年全省教育经费统计快报》,2016年江苏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为539.07亿元,比上年增长10.14%;其中,普通高职高专教育经费总投入为161.47亿元,比上年增长4.40%。政府对高职教育的经费投入占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重不到30%,比对本科层次教育的投入少得多。
就生均拨款经费而言,目前江苏普通本科生的生均财政拨款标准为1.2万元;江苏一般高职院校的生均财政拨款系数为普通本科的0.8,省级示范院校为普通本科的0.9,国家示范性(骨干)院校执行普通本科标准。但是,“江苏省高职院校生均培养成本实际平均为2.13万元,扣除土地使用成本后的生均实际成本为1.63万元”④,因此江苏省高职教育的财政经费投入明显不足。另外,从教育成本核算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人均培养成本是一样的,不同水平高职院校的人均经费按不同的系数来划拨,对于非国家示范、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2.多元化投资结构尚未建立。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高职院校办学要“坚持政府推动与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相结合”。据统计,江苏高职教育2016年全省教育经费投入中,政府经常性财政投入和财政专项投入占比超过50%,社会捐赠和其他收入部分仅占9%。由此可见,江苏省高职院校的经费来源比较单一,投资结构不尽合理。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是高职院校最重要的经费来源,个人、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高职教育投入的积极性不高,社会捐赠、企业投入等在高职院校经费来源中的占比过低。这也说明江苏高职院校的自我发展能力还比较差,社会融资水平较低,政府拨款和社会投资结合的多元化投資结构尚未建立,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教育规划与布局的适应性评价
1.高职教育区域空间布局不合理。从江苏省高职院校的地域分布来看,62.9%的高职院校集中在苏南5市,苏北5市的高职院校只占22.5%。同时,江苏的15所国家示范、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中有10所在苏南,占总数的2/3(具体见表1)。与苏南地区相比,苏中和苏北地区的高职院校,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相对落后。不可否认,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比苏中、苏北地区相对发达,但不可忽视的是,当前苏中和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在加快,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不断提高。与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相比,“苏中、苏北地区高职院校数量以及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供给规模却大大滞后于产业发展。”⑤高职教育区域空间分布不均衡,已经成为制约江苏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不合理。苏南地区办学条件相对优越,苏南地方政府对高职教育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政策,在专业建设、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方面给予政策和资金倾斜。例如,无锡市出台了《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无锡市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5—2020年)》等支持职业教育的政策性文件。2017年,无锡市投入1250万元用于产教深度融合现代化实训基地、现代学徒制重点项目、校企合作示范组合等职业教育重点项目建设。相对而言,苏中、苏北地区对高职教育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都没有苏南地区大。
同时,除了生均拨款以外,江苏省政府对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和省示范高职院校资助大额的专项建设经费,而这类学校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苏南地区。种种情况累加起来,进一步加剧了江苏高职教育资源向苏南集聚的状况,造成区域发展不均衡。
(三)产教融合体制机制的适应性评价
1.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江苏不断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供给质量。目前,江苏共成立了29个省级以上职业教育集团,加盟的中高职院校达751所,企业达1471家。全省遴选了26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度、广度,以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但总体而言,目前江苏高职院校集团化办学的体制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与市县、园区、行业组织的合作还不够深入、系统,集团化办学还停留在较为松散的联盟型阶段,在职教集团董事会(理事会)管理体制创新、职教集团股份制合作办学机制等方面还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索,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不够。
2.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尚不完善。近年来,江苏省及各地方政府出台了不少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但以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的原则性、指导性政策居多,缺乏相应的实施细则,特别是财政、税务等部门配合出台的相关配套政策更少,还没有形成系统、合理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政策体系,未能真正建立起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效运行机制。
3.校企合作统筹协调机制尚未建立。高职教育要通过校企合作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地方政府的统筹协调。目前,江苏省及各地级市尚未建立相关的校企合作统筹协调机构,高职院校主要是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寻求合作企业开展相关合作。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各地的校企合作出现与地方产业经济发展需求不相匹配的情况,效果参差不齐,有些属于低水平重复建设,更不可能实现规模效益,政府、行业、企业、学校之间难以实现共赢。
(四)人才培养的适应性评价
1.专业适应性调整与产业升级发展之间不能匹配。高职教育是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最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其专业设置必须充分考虑到区域产业经济的结构特点和现实需求,随着地方产业升级的需求随时调整,从而使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总需求量和总供给量之间相匹配。当前,江苏高职院校所设专业与区域产业经济升级发展的匹配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以连云港市为例,“十三五”期间连云港将优先发展新医药、装备制造、临海工业等优势产业,需要这方面的大量专业人才。但是,目前连云港的三所高职院校很少开设这几类专业,与临海工业相关的专业则根本没有开设。连云港新医药等专业的人才需求旺盛,但这方面的人才供应量却很少,造成人才需求和人才供给之间极不匹配。这说明高职院校产业结构调整驱动的专业布局调整机制尚未建立。
2.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不匹配。为提高人才供给质量,江苏各高职院校把课程建设作为专业内涵建设的切入点,主动优化课程结构体系,重视教材建设,开发课程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模式,积极鼓励在课堂教学中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任务过程导向等新型教学方式。然而,从麦可斯报告中提供的学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来看,目前江苏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岗位与专业的相关度并不高。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出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缺陷,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岗位的需要不相匹配,教学实践过程与企业真实的生产、经营过程存在脱节问题。
3.高水平教师、“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江苏高职院校目前拥有专任教师4.5万人,但其中高学历、高职称教师特别是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数量偏少(具体见57页表2)。这一方面是因为许多博士认为高职院校科研水平低,不愿意选择高职院校就业;另一方面也说明高职院校在人才引进方面还缺乏有效的方法。江苏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比例在70%左右,与全国高职院校相比较高,但与江苏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目标——“‘双师型教师比例≥85%”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