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婷婷
【摘 要】小学音乐教学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基础学科,奥尔夫音乐对学生有着特殊的情感。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方法上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学生对音乐教学不能掌握。小学音乐教学是学生心灵启蒙的重要环节,音乐课程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要更吸引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表现得很活跃,而小学生的情感表达还在培养期,音乐又是富有情感的,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情感表达很重要。文章针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论述,同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小学音乐教学 应用
学好音乐既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缓解学生的压力。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学宗旨,就是用音乐的方式来教育学生,让学生从音乐中感受快乐,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这种教学方法合理运用到学校音乐教学中,对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所以,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积极采用能够提高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奥尔夫教学法,使小学的音乐教学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一、让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奥尔夫教学法就是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因为打击乐器相对来说技术要求比较简单,而且和声也比较单纯,同时参与伴奏的各个声韵都是基于固定的节奏。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灵活性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说意义非凡。由于小学生的社会经历少,因而社会经验不足,这个社会对他们的影响不是很大,所以他们具有天然的创造音乐的能力。当学生听到一首乐曲或歌曲时,可以凭借自己的感觉以音乐的形式表达出来。例如:采用简单的乐器进行即兴演奏或者是即兴表演,让他们在音乐的表达中去充分挖掘、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如果没有相应的乐器,也可以采用筷子、手、脚或书本报纸等来对心中的音乐进行即兴演奏或表演。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启发学生根据自然生活中的声音来创编故事或图画,并用声音的形式表现出来。在音乐教学中,除了采用传统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以外,还可以用创作音乐的相关练习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个性,并从中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自尊和自强精神。
二、从游戏入手,调动多方面因素
小学生与生俱来就对游戏有着特殊的情感。一年级教材中有一首歌叫《小袋鼠》,歌曲描写了小袋鼠去摘果子,把果子装进大袋子里,挺着一个大肚子的可爱形象。在教学过程,我先以故事导入,接着提问,“哪位小朋友知道小袋鼠是怎么走路的呢?哪位小朋友愿意上来模仿小袋鼠呢?”老师根据学生的表演纠正,进而启发其他小朋友也排队在教室里模仿小袋鼠走路,以此让所有的小朋友都动起来。在此基础上,我继续启发,“小朋友们,小袋鼠要去做什么呢?”“摘了沉甸甸的果子袋鼠又该怎么走路呢?”学生模仿动作。再运用打击乐伴奏,强音步子重,轻音步子轻。然后我弹旋律,小朋友们踏着旋律,踩着节奏进行表演。在小朋友们表演的特别兴奋时,我把歌词朗读出来,同学们很快就可以按节奏朗诵。最后加上旋律的学习,一首歌就在同学们做游戏的过程中慢慢学会了,一节课的教学任务也顺利完成了。
三、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是比较活跃的,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游戏方法将游戏模式应用到小学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对音乐教学有所掌握和了解。要遵循奥尔夫教学法,就需要在这种氛围下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例如:在《小精灵》、《小青蛙》等歌曲的教授课堂中,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插图进行即兴演讲,让学生自己编故事,扩充内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在学唱歌曲过程中,老师可以利用乐器进行伴奏,鼓励学生即兴表演,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音乐创作,从一个小节、一个节拍开始,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科,学生的天赋差异较大。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小学生的情感比较脆弱,若是学生在课堂中总是跟不上进度而老师也总是忽略他,就有可能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影响学生的思想健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每一個学生都感到快乐,就要兼顾每一个学生。对那些天赋较好的学生,可以给予表扬,对于天资较差的学生,可以多多鼓励,在学唱时多多帮助这些学生,多教几遍,引导他们在一种快乐的状态下学习。
四、器乐教学以打击乐器和口风琴为主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将器乐活动贯穿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强调多声部的音乐活动,通常是以大合奏或者分组合奏居多,注重分组演奏和练习,很少有大齐奏的形式。每个人在其中都可以学会许多演奏技巧,包括常用的伴奏形式和复杂一些的打击器乐的合奏形式,这样的演奏形式对于学生相互的合作及协调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奥尔夫音乐课堂采用的是循序渐进,由浅到深的教学方式。它首先从最为简单的肢体动作开始,然后再到接近肢体的乐器,再之后到口风琴的吹奏,这种方式便于学生以轻松的心态进入学习,可以消除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此外,由于采用的是从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方式,学生的每一项练习都是建立在对前一项知识熟练掌握的基础上的,这就确保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始终是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进行的,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将奥尔夫音乐教育运用于我国小学音乐课堂是一次极具挑战而又令人愉快的尝试,它需要漫长的宣传、磨合、适应、渗透、接受过程。但基于理论上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我国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众多契合以及奥尔夫教学方法的先进性,都给我们将奥尔夫教学法运用于中小学课堂中的工作以很大的希望和鼓励。
参考文献
[1]张素格.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5(11):57-58.
[2]陈晓丹.学前教育音乐课堂教学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运用探讨[J].音乐时空,2017(02):106-107.
[3]孙立平.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乐理与视唱课程中的运用[J].艺术教育,2016(07):82-83.
[4]乐玫.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课中的运用[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6(01):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