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初探

2018-05-14 13:40秦梅
考试与评价 2018年7期
关键词:效率数学教学初中

秦梅

【摘 要】“有效教学”是新课改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的具体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将教学效率提升作为首要教学目标。但是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是需要一定的教学方法作为支撑的,因此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者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研究新课改理念下科学的教学方法应用途径。为切实促进数学教学作用的充分发挥,本研究分析了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初中 数学教学 效率 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我国的初中数学教学目标不仅仅达成知识教学目的,更要求教师能够利用数学教学契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思想意识,促进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达成。这对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此,笔者将在下文展开几点教学方法论述。

一、创造寓教于乐的氛围,帮助学生主动学习

“寓教于乐”是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教师开展教学活动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通过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学生能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进而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来,为其主动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学生觉得“数学好玩”,进而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潜移默化中自然而然形成“数、量、形”等数学概念,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笔者在教学“认识相似三角形”知识点时,作出如下设疑引导:“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大家认为什么样的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问题思考,但是大部分学生的回答都与正确答案有一定的出入,此时教师就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引导,“相似三角形必须三个角相等”,让学生在纸上画出自己所认知的相似三角形,或者是举出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相似三角形的例子。然后学生观察这些例子,通过观察边的特点,发现无论三角形的大小怎么变化,其固定边之间的比例是没有变化的结论。

二、注重对教学重点的及时化解

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对导致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存在一定困难,很多时候学生的学习问题得不到解决,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导致学生缺乏数学学习信心,针对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不具积极影响,因此初中数学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合理安排教学中知识重难点教学。例如,教师在讲解《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一知识时,教师在上课之初,就要讲给学生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椭圆,定义是什么?椭圆的标准方程是什么?并且让学生明白如何来化简椭圆的方程公式。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条绳子,讲课的时候在黑板上取两个点,在学生的帮助之下,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椭圆,教师可以先让这两个学生说出椭圆的定义,总结经验,因势利导。

三、提高教学方法的趣味性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我们的教学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所以,我们要了解学生的能力差异,根据学生的水平差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再拘泥于一种形式,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在学习《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这节课的时候,为了让学生熟练区分圆周角,笔者设计了一个游戏活动,事先准备了一个圆,且在圆上画有一条直径,在圆的平面上还有两条线段AB和AC,而且这两条线段可以自由移动,经过固定的AB画了一条直径,讨论这个特殊的位置,学生就会明白圆周角一边其实是一条直径,接着将线段AB绕A点进行转动,让学生观察在转动时圆直径和圆周角之间的位置关系,只有找到一种位置关系就暂停,比如,将AB向直径右边旋转时就可以暂停一次,将AB向直径左边旋转时就可以再暂停一次,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归纳出圆周角三种位置关系,从而帮助学生熟练区分圆周角,提高学习效率。

四、促进合作学习的形成

合作学习新课改积极倡导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符合初中生的心理需求和数学教学的特点,因此具有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必要性。初中学生的思维本身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即便是能力出色的学生,也会有思维的盲区,且学生本身也存在着个体差异,由此思维互补的作用就越发重要。所以在学习到一些相关的知识点时,教师不妨让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例如,在“平行线的性质”这一部分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讨论习题的方式,提示学生可以借助于同旁内角、内错角及辅助线,对角的度数进行计算度量。在学生完成探究任务后,教师再让学生总结归纳平行线与角之间存在何种应用关系,从而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应对较为复杂的题目内容时,扩展其解题思路。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提升了交流能力,还进一步培养了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对于个人素养的提升也具有关键的促进作用。

五、理論与实际相结合,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学科中所包含的多种多样的图形、符号与概念定理决定了其抽象化的特点。怎样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去解决实际问题成了教师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来讲授新课,不断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在讲解“圆”的时候,涉及到“弦”、“弧”等概念,并且要求学生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概念的背诵,学生们这时候对于二者的概念理解是以想象为主,对于相应概念所对应的模型的勾勒还有相当大的困难。在此情形之下,教师就可以通过对相应概念下对应的图形进行绘画,学生们会自动将图形展示与脑海中的抽闲概念相对应,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形成概念体系在脑海中的图形构建,使逻辑思维能力在学习中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学科教学效率,但是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广大一线教师依然应该积极进行教学理念更新,依据新课改需求运用合理、高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注定性。不仅要创新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模式也需要依据教学策略的不同而实施调整,利用初中数学教学契机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斌.初 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之我见[J].学周刊,2014,32(02):97-98.

[2]孔敏.提 高初 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6,10(23):113-114.

[3]王忠国.初中数学趣味教学浅谈 [J]. 新课程学习:中旬,2015,32(04):217-218.

猜你喜欢
效率数学教学初中
“慢”过程 “高”效率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