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洁迪
【摘 要】阅读能力培养是小学语文学科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关键点,但是当前我国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培养还存在很大不足,学生的语感和语言理解能力上都存在很大欠缺。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应该得到重视。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不足,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应用进行相应转变,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本研究中笔者着重分析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 培养策略 研究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一要求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即要求教师能够借助语文阅读教学的契机,使学生逐步具备理解文章核心思想和写作目的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理解能力,最终实现对小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因此笔者在本研究中集中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的科学策略。
一、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寻找激发学生阅读学习兴趣的契机。具体手段如下:第一,进行教学情境的积极创设。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要下雨了》这篇课文时,教师要积极带领学生走向大自然,展开课外的实践探索教学,让其仔细观察下雨之前的一些自然情境,如“燕子低飞”“鱼跳出水面”等,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理解。第二,合理使用导语激发兴趣。导语在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对课堂感情基调有着决定性作用。例如:教师在讲述《松鼠与松果》一文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进行松鼠、松果图片的展示,然后再向其提问:“同学们知道图片上都是什么吗?”“看到这些东西大家都会联想到什么?”……借助问题引导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好胜心,进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的热情,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二、创设阅读情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情境创设是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验,引发学生的共鸣。因此在小學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积极创设和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教学情境。例如,在课文《桂林山水》,笔者依据文章内容特色,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带来视听盛宴,弥补文字在形象性和视听体验上的不足,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我利用音乐配合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强化景物生动性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依据情境展示的课文内容进行分段朗读,在朗读结束后我提出这样的教学问题,“你们感受到了桂林山水怎样的特点?”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桂林的水很清澈,有的说桂林的山很巍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阅读学习和课文情境之间产生了必然的联系,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产生了身临其境之感,这样的感官刺激下,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三、应用小组合作方式,创新阅读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提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互助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弥补了传统大班教学的不足。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合理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是提升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途径之一。例如在课文《山中访友》的教学活动中,为深化学生对作者思想情感的理解,笔者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出小组学习任务,如分析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并举例说明。学生在分组学习中积极探讨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单独学习或者集体阅读相比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依据课文内容开展问题竞赛,教师提出教学问题,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抢答问题,这样利于锻炼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也是培养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途径之一。
四、提升学生的阅读信心
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建立阅读学习信心,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在阅读问题分析的过程中不断激励学生,学生出现理解错误的时候也不要忙于责备学生,而是在肯定的基础上给予更正。例如,在学生完成对《女蜗补天》的阅读之后,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设置阅读问题,如:“文章中哪些语句能够表达出女娲炼石的艰辛?”,由于学生刚刚阅读完文章,对文章内容还十分熟悉,因此很多学生都够找到相应的语句,这样的难度较低的问题既能够帮助学生准确掌握文章主旨,又能够帮助学生建立阅读信心。但是针对学生在回答过程中产生的疏漏,教师也需要在肯定学生的基础上进行答案补充,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引导学生总结答案。
五、尊重学生个性,教授阅读方法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传授具有针对性的阅读学习方法。例如在教读《我最好的老师》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初步阅读,然后让学生对课文提出疑问并分享,引导学生根据同学提出的问题在文中找去答案,从而养成圈画生字和重点句子的良好习惯,然后基于学生的兴趣特征和思维发展特点,采用图片导入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导入。在授课期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交流,自主阅读,阅读任务完成后,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并尝试写出中心思想;最后,安排学生找出文章中的重点句子:“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综上,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十分重要,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知道,现阶段我国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顺应新课改趋势进行合理教学改革,因此笔者在文章中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途径,仅供广大一线教学同行交流、探讨。
参考文献
[1]高传虎,李佳佳.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4,25(01):117-118.
[2]李海燕,臧玲.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9(12):132-133.
[3]李文霞,李艳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培养[J].课外阅读(中旬),2013,12,(09):101-102.
[4]苏月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导入策略[J].新课程,2014,17(11):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