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明
摘要:肉牛食道阻塞主要是由于牛过于饥饿或彼此抢食,使食物没有充分咀嚼就吞咽,造成食块或食团在食道内滞留而导致。牛发病后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有效治疗,使阻塞物长时间在食道内滞留,会造成食道麻痹,并出现发炎,甚至使食道出现穿孔,严重时会压迫气管,导致机体由于窒息而发生死亡。
关键词:肉牛;食道阻塞;病因分析;临床症状;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 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8-0121-01
1 病因分析
饲养管理不当,没有妥善保管茎类食物,严重饥饿后立即大量采食等,都可能使牛发生食道阻塞。大部分情况下,肉牛在采食过程中食入较大的食物,如地瓜、土豆、西瓜、菜根等,比较容易引起食道阻塞。另外,肉牛采食过程中,如果受到明显惊吓,或误食异物(如塑料薄膜等)时,也可能导致食道阻塞。肉牛食人体积较大食物引起的食道阻塞往往是完全阻塞,而误食毛球、金属片等异物导致的食道阻塞往往为不完全阻塞。
2 临床症状
临床上主要是发生完全食道阻塞,大部分是在采食过程中突然发病。病牛表现出精神不安,且往往伴有空嚼、吞咽动作。用手在外部触摸食道,能够发现存在阻塞物。由于病牛食道阻塞而无法咽下唾液,且瘤胃气体无法经由暖气排出,导致其口鼻很快会附着泡沫状唾液,造成局部发生膨胀,用手触压时不仅会有波动感,还会通过口鼻流出唾液。症状严重时,病牛张口伸舌,烦躁不安,且会继发引起瘤胃臌气,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会危及生命。
3 防治措施
常规治疗。如果阻塞物存在于食道的上端入口处,可通过口腔给病牛灌服少量的石蜡油,用于润滑食道及阻塞物,当机体由于食道阻塞不舒服而自行做出吞咽动作,就会使阻塞的食团被推人食道;接着再灌服少量的石蜡油进一步润滑食道,并刺激颈部来挤压食团,使其在食道中上下移动,此时在石蜡油的润滑下即可逐渐下行,并缓慢达到食道胸前段,接着通过插入胃管使阻塞物被缓慢推入胃中,同时可经由胃管使瘤胃中积聚的气体被放出。如果阻塞物存在于食道口附近以及咽腔处,可刺激挤压颈部喉头,使机体自行吐出阻塞物,无效时可利用开口器将口腔打开,接着将大镊子或手伸到里面将其夹出或掏出;无法取出时,可灌服一些石蜡油对喉部进行润滑,使机体自行作吞咽动作,从而阻塞物即可进入食道,并使用胃管将其推入至胃中。如果阻塞物存在于胸腔内,位于食道下部的出口处,不仅要采取瘤胃穿刺放气,还要利用胃管对食道进行疏通,否则会由于食道阻塞继发引起瘤胃臌气,并再次发病。
手术中治疗。如果阻塞物存在于病牛食道中段,且阻塞物较大,灌服石蜡油依旧无法使其上下移动,可采取外科手术将其取出。病牛呈侧卧保定,剪去食道阻塞部位的被毛,并进行清洗、消毒,接着注射适量的盐酸普鲁卡因进行局部麻醉,然后在该处切一长度为15 cm左右或比阻塞物略大的切口,之后对食道壁采取纵切,将阻塞物取出。取出后用生理盐水对术口冲洗,依次缝合食道黏膜以及外膜切口,撒布一些碘酒和磺胺结晶粉,最后对肌肉、皮肤采取一次性结节缝合。病牛术后的1~2天禁止采食和饮水,并用药进行抗菌消炎,避免感染。或缓慢静脉注射由500 mL 10%葡萄糖、20—60 mL 40%乌洛托品、50—200 mL 10%水杨酸钠、50~150 mL 10%氯化钙组成的混合溶液,每天1次,直到痊愈。
其他方法。捶击法,病牛发生颈部食道阻塞,且阻塞物主要是脆软多汁的块茎类食物和水果时,如萝h、地瓜、苹果等,才适合采取该法治疗。通过胃导管向病牛食管先灌入2%水合氯醛30 mL,之后灌入石蜡油100 mL,然后让机体呈侧卧保定,并将草袋置于头部下面,在颈部的腹侧快速将阻塞物推到颈部中段,此时将一个木块放于阻塞物下面,接着用锤子对木块大力捶击,每次捶击后都要对阻塞物进行检查,看其移位或破碎与否,据此确定是否依旧需要进行捶击。当阻塞物被击碎后,即可顺利下咽,最终进入胃中。跳跃法,即病牛发生颈部和胸部食道阻塞时适合采取该法治疗,先通过胃导管向病牛阻塞物所在处灌注一些油水,对食道进行润滑,接着在其机体面前横置一根长度大约为70 cm的长条木板,在人为牵引下走动,并配合适当鞭打使其跳跃,经过几次即可能使阻塞物逐渐向下移动到胃部。倒钩法,即取一条长度3m左右的8号铁线,在线的顶端绕出一个圆圈,注意确保该圆圈要略大于阻塞物,接着将铁线(带有圆圈一端)插入至机体食道中,确保圆圈端通过食道,在略微通过阻塞物时轻轻度动一下铁线,以使圆圈将阻塞物套住,然后即可拉出铁线,顺势可拉出阻塞物。
加强饲养管理。确保圈舍环境干净、卫生,不存在任何异物,注意避免機体误食铁丝、塑料等异物。在牛采食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受到外界刺激,并按时给牛供给足够的温热水。如果给牛饲喂大块根茎类饲料,要求先对其进行适当的加工,如切成适当大小后再用于饲喂。如果给牛饲喂麦麸类饲料、棉籽饼以及豆饼,要先放在开水中浸泡,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可用于饲喂。另外,牛平时要采取按时、按量饲喂,确保喂料量合理,避免牛出现过度饥饿的情况,从而防止其抢食或快速咽下食块、食团,进而避免发生食道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