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

2018-05-14 10:06周军
阅读(科学探秘) 2018年8期
关键词:白海豚人工岛圆筒

周军

港珠澳大桥于2009年12月15日正式开工建设,历时9年,预计将在2018年7月1日前通车。这座大桥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以公路桥的形式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大桥的起点是香港大屿山,经大澳,跨越珠江口,最后分成“Y”字形,一端连接珠海,一端连接澳门。这座“钢铁巨龙”不仅颜值超高,沿途有“中国结”“海豚”“风帆”3个巨型景观,而且还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最长的沉管海底隧道、最具挑战性的超级工程之一……

港珠澳大桥总长55千米,主体工程包含22.9千米主体跨海桥梁,约6.7千米沉管海底隧道,链接隧道与桥梁的东西人工岛。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钢结构桥梁,大桥仅主梁钢板用量就高达42万吨,相当于10座鸟巢或60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港珠澳大桥能抗16级台风、7级地震,同时,它的使用寿命达到120年以上。

岛隧工程是港珠澳大桥的控制性工程。它既要满足30万吨级巨轮通行,又要满足航班降落限高需求,搭建深埋沉管隧道成为大桥的最佳选择。由于深埋属于沉管施工禁区,没有标准可参考,为打造世界最长的外海深埋沉管隧道,施工方采用国内首条深水无人沉放系统的安装船,通过信息和遥控技术,实现管节姿态调整、轴线控制和精确对接。

通常,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安装至少要半年,但港珠澳大桥只用了一天时间。6000吨的接头,相当于25架“空客A380”飞机的重量,负责吊装的是一艘“臂力”达12000吨的起重船,不仅实现了管道深海的无人对接,还将对接误差控制在0.8毫米,刷新了世界纪录。同时,将33节沉管和最终接头成功“接龙”,建设者们整整花了4年时间。经验的积累、技术的更新、工艺的改进,创造了外海沉管隧道不漏水的建设奇迹。

乘电瓶车进入隧道,在40多米深、全长6.7千米的海底緩缓行驶,并无压抑和潮热感。洞顶排列多组大型悬挂式射流风机,风机既能吸人洞外空气,也能排出汽车尾气。隧道顶部的防火板都涂上了黑色漆,防火板能在1200℃高温下、2小时内保证沉管的混凝土结构不受破坏。大桥建成后,管理人员将在人工岛设立海上救援平台,如果隧道内发生事故,救援力量3分钟就能到达;桥面发生意外,救援人员5~7分钟就能赶到。

登高俯瞰,两座面积均达10万平方米的东、西人工岛,实现了桥梁和隧道的流畅转换。与传统填海造岛不同,港珠澳大桥选择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施工人员将120个巨型钢圆筒直接固定在海床上插入海底,然后在中间填土形成人工岛。每个钢圆筒直径为22米,大概和篮球场一般大;最高达51米,相当于18层楼高;重达550吨,与一架A380“空中客车”飞机相当。

在东西人工岛隧道入口,竖立着3道巨幅遮光罩,是为了让司机进出隧道时适应光线的变化。港珠澳大桥通车后,从珠澳口岸人工岛驶上大桥,行驶22.9千米来到西人工岛,穿过海底隧道,从东人工岛驶出,就能驶上大桥香港段。香港至珠海的陆路通行时间由3小时缩至半小时,香港、澳门、珠海将形成“一小时都市圈”。

港珠澳大桥穿越中华白海豚的栖息和繁衍地,为了不让白海豚“搬家”,港珠澳大桥推行“健康、安全、生态”相融合的管理理念。通过减少桥隧占用海域面积、声学驱赶保护技术等,尽量减轻对白海豚栖息地的干扰。监测显示,9年来没有因施工而伤及一头白海豚,目前自海豚数量为1800多头。

猜你喜欢
白海豚人工岛圆筒
海洋中的“大熊猫”
种瓜得瓜,种岛得岛
聪明的老板
鼠国要上天之超级大圆筒
算卦
桥梁防撞方案比较及加强管理建议
Ice Cream
中华白海豚:好巧,你也住这里
水下挤密砂桩施工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