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颖童
职业倦怠已经成为各国行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它的存在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以及人们在生活、工作中的质量。编辑工作作为基于社会分工的一个行业也不例外。编辑人员的工作的特殊性使得职业倦怠在这个群体中所造成的消极的作用是非常之大的。编辑的职业倦怠也会对其所在单位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缓解编辑人员的职业倦怠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紧迫。本文通过对编辑职业倦怠的呈现进一步分析了职业倦怠的行为特征表现,同时对其形成原因作出了较为详细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定的策略应对。
1 编辑职业倦怠概述
1.1 编辑职业倦怠内涵
职业倦怠这个术语源于心理学,它是由弗洛登伯格提出的,它指的是在助人行业供职,由于工作的时间以及工作量的过大以及工作强度过高下所产生的一种疲惫不堪的心理状态。玛诗勒与派恩斯后来提出了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情绪上的衰竭、人格解体、成就感降低。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组成部分,情绪在这种状态下是极为疲劳的,如果这样的情绪一直继续的话,那么对于个体来说,他就会很快的感受到这一消极的情绪,对工作就会表现出冷漠的态度,也就是他的第二个状态,即人格解体。而成就感降低则表现为个体工作中的效能感随之降低,同时对自己产生消极的评价。
1.2 编辑职业倦怠的行为特征
据相关的研究发现在某些助人的行业中职业倦怠表现的尤其突出。而编辑就是一种具有特殊性的助人工作,在百年及的职业生涯中个体所出现的职业倦怠是个体在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为消极的反应,同时也是个体对于工作中出现的不公平对比中的心理失衡状态。如果编辑人员出现了职业倦怠就会影响其生活以及编辑工作,对工作以及生活失去兴趣而沉溺于自身的消极方面不能自拔,在这个时期其身心均处于一种高度的疲劳状态之下,从而使得其工作的态度与工作能力低于日常的水平,影响到工作的绩效就会形成新一轮的进一步的消极状态,从而出现恶性循环。我们知道编辑工作是针对稿件来进行工作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耗费编辑的绝大的心力以及精力,而如果他们处于职业倦怠之下,就会比平时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完成工作,因为个体需要付出一定的心力与精神代价去应对自身消极情绪的消耗。此时编辑人员很容易出现失衡的心理,其实对于心理失衡而言,它与职业倦怠是密切相关的,是职业倦怠的另外一个重要的来源。这种心态一旦占上上风,编辑人员就会出现不被理解的心理,对编辑工作失去兴趣甚至是反感,情绪也很低落,内心被忧郁所充斥,这样容易导致编辑人员的人格扭曲以及自己生活方向与工作目标出现一些与实际情况的错位。
1.3 职业倦怠的表现
首先表现在心理方面。编辑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工作中处于反复的状态容易使得他们在精神方面失去激情,对于工作来说也是不利的。如果一直持续这样的状态的话,个体就会出现一种应付差事的心理,同时也会感到极为疲惫、焦虑以及发挥失常、生活失去兴趣等,这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在编辑这一行业之中是最为常见的。其次是与外界沟通方面。对于编辑这种特殊的职业来说,他生活在这个市场经济的体质下,不仅仅是一个自然人,更是一个社会群体的人,人是一个群体性的动物,社会性是其另外一个本质的属性,这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的核心因素。既然是社会中的人,就有与人进行交往交流的内在需求;并且从另外一个角度即社会的角度来说,人与人之间也是不能够缺少交流的,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我们不断的与社会外界进行信息与物质上的交流与交换,以使得之间不断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被社会淘汰。当个体出现这种交往的阻碍的时候以及觉得单位里出现了不公正的待遇的时候,就会出现失落感以及失衡感,从而降低自己与外界交往的意愿,从而使得人际交往变得紧张起来。其三是在工作事业方面。作为一种特殊的工作,编辑人员要长期性的从事稿件的工作,由于工作本身具有很大的重复性所以也使得他们易于产生倦怠与疲劳,时间久了就会使得惰性滋生出来。所以说存在职业倦怠感的编辑人员一般对于工作以及自我评价方面均比较的消极,同时由于重复性的工作也使得他们失去了创新的意识,在工作上易于失去进取心,事业成就感也会相应的降低。
2 职业倦怠归因
2.1 编辑职业本身的特殊性
编辑职业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编辑职业的社会期望值相对其他职业高。编辑的工作内容时文化传播,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传播的方式更为多样,各种媒体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而且受众的自身素质也不断提升。这使得出版社工作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在此背景下,编辑人员的心理压力更大,工作节奏更快,长此以往不可避免的产生一些心理问题,职业倦怠就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同时编辑人员的较低的成就感也会促成其职业倦怠的形成。对于编辑主体而言,他们一般是具有较高的素质的一个群体,在这个群体里他们通常施加给自己较高的期望值以及较高的成就动机,而且渴望在工作中得到相应的回报。在编辑过程之中,编辑人员把自己的劳动成果与别人的劳动成果结合起来也使得他们加剧了对自己的过高的期望。对于多数的编辑而言他们习惯于把自己的价值与社会价值相联系起来,默默奉献自己。不过编辑群体的职业成就感是不怎么明显的,并且不是很稳定,容易出现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与矛盾以及工作繁忙的疏离感和责任感之间的冲突。所以说对于编辑群体來说其职业特性是其产生职业倦怠的一个因素。
2.2 社会期望与自身供应矛盾失衡
编辑工作具有一定的文化和社会价值,与此相对应,编辑工作者应该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素养,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市场判断能力。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传递变得更为便捷的同时,信息的数量更加可观,质量参差不齐,进而要求编辑人员在繁杂的信息中寻找有用信息,提升编辑的质量。知识的精深化以及知识的多元化随着信息社会的崛起而变得格外的复杂起来,编辑在自身的高要求的基础上,为最大程度的满足社会期望值,不断的给自己施压,因此不得不打破以往的工作效率。从人的生理以及心理特点来分析看,人的精力以及人的时间是有限的,超过自身能力的负荷均会产生一种巨大的精神压力,当这些精神压力持久的存在而不能够得以释放的时候,人的精神状态就会濒临崩溃的边缘。科学技术不断的更新,而且不断的以越来越短短的时间间隔投入到应用领域的生活之中,编辑人员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工作步伐。久而久之长期的工作运转以及精神高度集中紧张之下的工作使得编辑人员在心理方面逐渐的产生一种心理衰竭状态,就会使得他们进入职业倦怠的阶段,从而影响他们的后继工作。
2.3 组织管理机制不健全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这样的观点,环境改变人。不同的环境会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出不同的人,这是社会上不同职业的热能的群体具有不同的特征的一个实践性的证明。不同的管理模式会成就不同的文化氛围,从而影响到其中的人员。从事编辑的人员是属于知识型的群体。对于他们进行管理自然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最重要的是知识分子一般是较为要面子的一个群体,所以对其进行管理的时候就要具有一定的感情的投入。对于目前来说从事编辑的单位一般是事业单位性质的。在管理内部是按照论资排辈的,官本位的,而不是贤者居上的管理模式以及相应的机制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压制员工的工作的积极性,尤其是自身的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承认与尊重的时候,编辑人员的内心就会产生情绪上的低落与心理失衡的感觉,长此以往职业倦怠就慢慢滋生。同时由于效益为首的竞争机制使得单位内部也变得越来越忙碌,按照市场竞争机制经营单位的时候,编辑的压力也变得越来越大,虽然是实现的多劳多得的非配方式,但是也可以给编辑人员带来过量的高负荷的身心运转,使得他们产生焦虑以及紧张的心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压力如果不能够及时的消除掉的话就会演变成职业倦怠。
3 职业倦怠的消解
3.1 营造以人为本的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是编辑人员一天待时间最长的环境,因此要想很好的解决其职业倦怠问题,首先就要从其工作环境入手,采用一些手段,努力打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具体来说,编辑部应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在保证硬性要求的基础上,制定一些弹性规则,对编辑人员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能够制定更为合理的工作计划。在对其进行管理時,应当坚持“因材管理”的原则,根据职工的不同工作和职责,制定一种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管理时,应当以“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指导理念,在编辑人员的工作和生活中给予鼓励和支持,使其在工作中感受到温暖。另外,对于编辑人员取得优秀成绩,要及时的进行奖励,并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3.2 编辑人员的自我调适
外部调节是环节的压力的重要渠道,但是同时也不可忽视内部调节的作用。在面对巨大的压力时,编辑人员要学会自行调节,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释放自己的压力。为此,首先,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准确的任何,进而为自己制定一个合适的目标,以免制定的目标过大,在没有办法完成的情况下,提升自己的压力,导致自己的心理状态受到不良影响。其次,寻找释放不良情绪的有效途径,学会倾诉。当承受巨大的压力时,应该考虑借助外部的力量帮助自己。编辑人员要寻找外部的助性力量,寻求朋友、家人进行帮助,也可以出去或者适做些运动或者适参与一些娱乐性的活动,切忌闷在心里。其三,学习一些心理卫生知识。编辑人员在工作之余,应当了解一些心理卫生知识,进而在不良情绪产生时,更好的应对,降低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3.3 构建职业发展平台
有关的单位需要具有长远的目光,人力资源与编辑的职业发展相结合起来,协助编辑人员进行职业发展规划的构建。另外,有关的单位应该为编辑人员提升自己创造机会和平台,对其进行职业培训,进而使他们能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自己更好的完成工作提供帮助,并为自身的职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当前的社会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而且知识更新的速度和周期也不断的加快,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知识信息时代,因此编辑人员要不断的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的充实自己。另外。编辑人员限于工作时间,不能有效的外界进行沟通,因此相关的单位要最大程度的弥合编辑人员与社会之间的缝隙,为其提供提升自己的条件和机会。
(作者单位:新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