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历史“问题”教学

2018-05-14 10:58林美芹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创设历史教材

林美芹

据我所知在农村中学的历史教学质量普遍较差。如何稳步提高农村历史教学质量,是个十分艰巨的任务。为此,在教学中如何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下面,笔者就历史课堂中如何进行“问题”教学,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谈一些看法。

一、“问题”教学的重要性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面和形式的。可见,问题“是深入的阶梯,是长进的桥梁 。”“问题”教学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在授课中不时提出发人深思的问题,打开扇扇闭锁着的心扉,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处于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之中。实践也表明,“问题”教学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问题”教学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能力。“问题”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是实现课改的有效途径。

二、“问题”教学法中问题的设计

(一)教师设计课堂“问题”,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

1.导入新课时,“布疑设悬”,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一开始上课就可设几个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带着一种渴望的心理投身到学习活动中。通过设问,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热切的学习动机。

2.利用课本中原有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材“导引中的问题”“课中的思考题”“课后的阅读与思考”“解析与探究”“自我测评”,都是比较关键的问题,核心的问题,都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应根据学生需要适当地引导学生探究、觖决。

3.利用教材中相关文字材料、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创设“问题”情境

有效地利用教材提供的文字、图片等信息,通过种种设问,培养了学生历史思维的能力。

4.提供课外史料,创设“问题”情境

史料包括:文献资料、数据表格、历史地图、诗词歌赋等。将材料融入到历史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氛围,同时培养学生阅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5.一堂课结束前留疑,创设“问题”情境

(二)教师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在传统历史教学中,我们总是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考虑的是自己怎样提问使教学变得更为巧妙,而忽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了贯彻新课标要求,笔者认为引导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会提出问题相当重要,对学生思维发展更有促进作用。學生是否会提出问题,是他们是否学会学习的标志。

1.营造学生提问氛围,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在农村中学,学生学习自主性并不强。受传统教学影响,学生长期形成了依赖教师的习惯,不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了能让学生提出问题,上学期初我就对学生提出要求:以后每学期每生都必须要提出一定数量问题。在同等条件下,让学生比试谁提出的问题数量多,质量高。把提出问题的数量与质量,作为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一项内容,激发他们的提问热情。

2.鼓励学生,逐步教会学生发问

质疑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为此教师要改变过去师问生答的模式,把提问的权利适当还给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提问?下面以《辛亥革命》一课为例,具体做法如下:一是指导学生对教材中基本概念的提问。对基本概念的掌握是理解教材的基础,首先要对基本概念提出问题。二是指导学生对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背景的提问。三是指导学生对历史事件具体表现、过程、结局的提问。四是指导学生对历史事件影响、意义、作用等进行提问。五是指导学生通过联系、比较提问。六是指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评价进行提问。七是指导学生通过假设提问。教师通过示范、指导,让学生产生问题,逐步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

三、“问题”教学法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教师提的问题要受教学课程标准的制约。提问的问题要让学生对之有浓厚的兴趣,题目难度要适当,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情感体验。提的问题也不能太偏难、偏深、脱离学生思维发展的实际,挫伤学生探究的积极性。问题要明确,不能含混不清,让学生无所适从。

其次,教师在发问时,还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注意问题难易程与学生能力强弱之间的分配,使班上的学生都得到发展。不能由于有些学生基础差,就不对他们发问。对这一群体的学生,可向他们提 一些比较容易的题目,唤起学生的自信心,为他们自我表现和获得成功提供机会,成功体验多了,增强自信心。

再次,在教学时,要注意课堂提问的频率。不能为了增加课堂气氛,出现“满堂问”,提问一些琐碎无意义问题。既挤占了学生读书思考的时间,也限制学生思维。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反而使正常教学会受到干扰。也不能常用“问题”带领着学生去找寻系列的“标准答案”,这与“满堂灌”没什么两样,都没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人,没有给他们学习、思考的空间。

最后,教师提问后,应密切注意学生的动作、表情、注意力,注意学生回答问题的快慢与质量,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如遇到学生的思维活动产生障碍时,教师必须立即调控提问的内容和难度,从而引导学生顺利回答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对学生所提的问题要进行筛选,删除简单的、没多大价值的问题,然后结合教材内容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相对容易的问题可让其他学生回答,相对难的问题由教师释疑。

猜你喜欢
创设历史教材
教材精读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