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扬博
公开表演是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属性,但是在现实中,多数表演者都或多或少会在舞台实践中紧张和胆怯,致使表演效果受到了不良影响。鉴于此,本文以高校音乐、舞蹈等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学生舞台表演紧张感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能够起到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一、舞台表演紧张感的成因
“经过很多对动物和对人的观察表明,各种压力都会导致典型的或非典型的生理反应,形成造成压力的因素,称之为紧张状态。”这是一个自然和普遍的现象,其成因主要包含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首先是主观方面。舞台表演的实质是将自己的艺术技艺进行当众展示,每一个表演者都希望得到台下观众的认可。但是同时表演者也知道,这种认可必须建立在自己正常或者超水平发挥的基础上。由此也引发出了个人性格和准备情况两个主观原因。从个人性格来看,每个人的性格都是存在先天差异的,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就曾提出体液说,将人们划分为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四种性格类型,其中多血质和胆汁质两种性格的人更加外向,精力旺盛,善于自我表现,而粘液质和抑郁质两种性格的人则相对内向,喜欢安静,较为腼腆。可见人们生性就在性格上存在着差异,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舞台表演,几乎有半数以上的表演者会感到焦虑、胆怯和紧张,也就不足为奇了。从准备情况来看,如果表演者进行了充分的准备,那么紧张感则相对较小;而如果有的表演者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未能形成积极充分的准备,那么自然就会对整个表演心存忧虑,担心表演是否能够流畅进行下来,准备时的一些难点能否在表演时予以顺利的突破和解决,这些担心在很大程度上干扰了表演者的心绪,本身便准备不足,上场后又不能全身心投入,很容易出现演出失误。
其次是客观方面。从整个艺术生涯学习过程来看,每一个学习者的台下练习时间,是远远大于舞台表演时间的,由此造成了表演者对舞台的陌生,当表演环境发生变化时,自然会让表演者感到紧张。如舞台的太小高低、灯光音响、气候温度、台下观众、合作者等等,对于表演者来说全都是陌生的,如果之前的实践经历有限,很难在短时间内快速适应,担心自己能否在新环境里有着良好的发挥,成为了一个心理负担。可以看出,舞台表演紧张感是普遍存在的,其成因既有主观方面,也有客观方面,需要予以有针对性的解决和完善。
二、舞台表演紧张感的克服路径
1、了解并完善个人性格
性格是天生的,但是并不意味着是一成不变的,而且当意识到自己的性格有不足之处时,也必须予以有针对性的补充和完善。具体来说,表演者首先要对自己的性格类型进行划分,可以通过心理测试等方式,结合自己在生活、学习中的实际表现进行划分,当确定自己的性格偏于内向,不利于舞台表演时,则需要有意识的自我培养和完善。以抑郁质性格类型为例,抑郁质的人一般表现为行为孤僻、不太合群、观察细致、非常敏感、表情腼腆、多愁善感、行动迟缓、优柔寡断,具有明显的内倾性。优点是比较细心、善于观察和发现,缺点则是过于追求完美,具有一定悲观倾向。如果表演者发现自己具有以上几个性格特点后,则要主动进行调整,比如在生活和工作中,不再过份以自我为中心,而是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在与人交往中多几分宽容,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培养自己的集體荣誉感和合作能力等,使自己的内向倾向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转变。又比如多血质类型的人,生性活泼,善于表现,思维敏捷,这对于舞台表演来说都是天生的优势,但是实际上,却有很多表演者过于兴奋,难以对整个表演过程进行合理的控制,反而是过犹不及。对此也需要通过读书、禅修等带有明显安静色彩的活动,修身养性,陶冶身心。可以看出,个人性格对舞台表演是至关重要的,必须先了解自己的性格,在与舞台表演要求进行对比后有针对性的完善,当完善取得一定成效后,也就从根本上避免了紧张和焦虑的出现。
2、进行全面准备
“实践证明,只有熟练掌握基本能力、基本技巧,才能信心百信、稳若泰山。”准备的越充分,表演者的自信心就越强,紧张和焦虑自然也会减少。下面以声乐演唱为例,就准备的内容和意义进行简要的分析。首先是准备内容。包含技术准备、状态准备和舞台准备三个方面。技术准备是指日常的声乐训练和针对作品的专项训练,如对作品词曲作者信息、作品形式和内容等全面的了解,对作品演唱技术的熟练把握等。状态准备是指舞台表演前,要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不能因为过份练习而导致发声器官的疲劳等,如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早起早睡等。舞台准备是指如果条件允许,表演者应该进行多次彩排,减少对舞台的陌生感,增强熟悉程度。其次是准备意义。准备意义也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实际意义,一个是心理意义。实际意义是表演者的准备越充分,顺畅的舞台发挥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并能够有机处理一些突发问题。举个极端的例子来说,一个表演者再紧张、压力再大,也不会在台上说错自己的名字和性别,就是因为个人名字和性别已经无法再熟悉了,已经没有了出错的可能,如果表演者对表现内容足够的熟悉,熟悉到了不会出错,也自然不会产生焦虑。心理意义是指准备给表演者带来的安慰和自信。经过了精心的准备之后,表演者就会感到自己已经尽力,没有什么遗憾了,只需要在台上将台下的练习重复一遍即可,想到这一点,就会自然从容的走上舞台。
3、丰富实践经历
个人舞台实践经历丰富与否,对表演者的舞台表现有着直接影响。试想,如果一个表演者每天都要登台表演,对各种舞台表演环境再熟悉不过,也就自然不会感到陌生和紧张。所以一定的舞台实践经历是必须的。但是反观高校教学的实际,多数学生既没有实践的意识,也没有实践的机会,钢琴、声乐和舞蹈专业的学生, 一年只有两次舞台表演机会,即期终和期末两次考试。四年学习中,从未参加过真正意义上舞台实践的学生不在少数,所以舞台表演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也自然会感到焦虑和紧张。因此实践环节的丰富正是高校表演专业急需补足的短板。对于学校来说,在校内要对各类实践场地和设施予以完善,并定期举办多种类型的实践互动。在校外则要和一些文艺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将对方建设成为校外实践基地。对于教师来说,则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实践,舞台没有大小,成绩没有优劣,重在一种经历的积累。而且针对学生的实践表现,教师也要予以及时的评价,便于学生趋利避害,扬长避短。
4、掌握多种方法
在舞台表演之前,也有很多具有奇效的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使紧张和焦虑得到缓解,需要表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予以灵活的选用。如心理寄托法。表演者可以选择一个易于实现的小方法,成为个人紧张情绪的转移点。比如著名歌唱家帕瓦罗蒂,一定要在演出时带上一颗钉子,当看到钉子的时候,自己心里就会踏实很多。对此表演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予以效仿,只要是便于实现的,都可以灵活选用。又比如情感投入法。优秀艺术作品都是情感的结晶,舞台表演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表现出作品的情感并获得与观众的情感共鸣,所以表演者可以将自己的全部思绪都投入到作品的情感中,将淋漓尽致的表现作品作为表演追求,这种心无旁骛,也就自然避免了紧张等不良情绪的出现。此外还有联想法、互相鼓励法等,都可以根据个人实际情况灵活选用。
综上所述,近年来,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成就是有目共睹的,而与此同时,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也对表演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丰富的舞台实践经历和熟练的表演能力,正是新的要求之一。对比高校表演类人才培养实际情况来看,多数学生都在舞台表演实践上有所欠缺,紧张、怯场等更是普遍现象,所以对该环节的补足和完善已是刻不容缓,本文也正是本着这一目的,对紧张感的成因和解决路径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提升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和素质,为就业和个人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大庆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