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区布袋坑村:“林改”唤醒“沉睡”的偏隅古村

2018-05-14 09:03金鑫
浙江林业 2018年9期
关键词:公益林布袋景区

金鑫

布袋坑村位于台州市黄岩区屿头乡,西毗仙居,北邻临海,南近省内第三大水库长潭水库,群山环绕,风光旖旎。因地势宛如一个布袋,后人便将此村称为布袋坑村。全村共有150户,总人口465人,土地面积244.6亩,林地面积1.32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98%。

近10年来,布袋坑村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胆探索实践,充分利用大面积山林的优势资源,在保护林地原生态、原布局的前提下,挖掘古村落的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和餐饮业,把一个古老山村成功打造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布袋坑村先后被评为省级旅游强村、省级农家乐特色村、省级历史文化村、台州市乡村旅游示范点。2013年还被国家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命名为“中国传统村落”。与此同时,布袋山景区还被命名为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创作基地、中国小诗协会创作基地、台州市摄影美术写生文化创作基地。布袋坑村还与布袋和尚研究者王天苍合作,在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布袋奇山传》一书,为景区的文化建设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立足生态底色   空心变实心

布袋坑村,这个拥有原始风景的深山古村,村民原来主要从事水果蔬菜种植。多年来村民收入微薄,村集体资产基本为零。青山、林海、绿水,这些让城里人羡慕的“珍宝”,对于村民来说多见不怪,并不觉得有多少价值,资源渐渐变“鸡肋”。许多村民为了生计,每年都外出打工,最冷清的一段日子里,村里只剩下30多个村民,成了所谓的“空心村”。这种现状迫使布袋坑村不得不变。

酒香也怕巷子深,发展交通生命线。像人们记忆中的古村落一样,祖祖辈辈村民们进出山村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腿,到镇子上一个来回就一整天,如果要去赶集,天没亮就得出发,落后的交通一直是压在布袋坑人心头的巨石。2008年,正值景区规划调整之际,几经努力,布袋坑村终于抓住了这次机遇,投资近300万元把盘山公路修到了村口,为布袋坑的发展打通了生命线,迎来了生机。山里的豆面、红薯干、土鸡蛋源源不断地被运送到城里,甚至一度成为抢手货,每逢假期也有许多爱归居田园的游客成群结队地来到布袋坑村。

保留生态资源,传承青色底蕴。布袋坑村是有名的“天然氧吧”,森林覆盖率达98%,林业用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90%以上。全村2.4万亩山地,除了700亩耕地外,其他全是生态公益林。竹木成林,山泉群瀑,物种丰富,奇花异草广布,有上千年的红豆杉、稀有竹类品种“黄金间碧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孕育了布袋坑村优秀的绿色文化。同时还由于其独特的地质条件,布袋坑村打造了“山水画廊景系”,有丹崖悬岩、栈道吊桥、亭台水榭、山苍潭碧、泉清林翠、老藤古木、茂林奇树、奇花异草、瀑布飞泄等。在以山水为主体打造布袋坑风景区的前提下,布袋坑村民还深入挖掘传统民俗、家乡特色,使游客在体验天然山水的同时,更能体会当地的传统文化。有了文化的村落,才能称为“有灵魂”的村落。

追随优秀基层,引入工商资本。布袋坑村由“空心”变“实心”,离不开布袋坑村的党支部书记黄官军的付出与带领。自从2002年被任命为布袋坑村党支部书记以来,村中的一草一木、一人一景就深深烙印在黄官军的心中。每每在村里踱步,目之所及均是日渐破败的老宅以及须发花白的老者,他的内心就格外失落。因此,当盘山公路修建完毕,发展乡村旅游的想法就闪现于脑海了。他将自己的想法在村两委班子会议上提出,经过多次会议的反复商议,制定了《布袋坑村旅游开发实施方案》,并进行项目规划编制。布袋坑村的富民之路由此诞生。黄官军除了具有先进的理念和发展的眼界,挑选“合伙人”的眼光也很独到。他邀请了已年近不惑才下海经商的黄正明。黄正明有其过人之处,不仅有商海沉浮的经验,而且见多识广,也有一定的资本,他无疑是最好的“合伙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筹措,2010年,浙江黄岩布袋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随后,布袋山第一个景区“山水画廊景区”正式对外开放,而黄正明成为整个西部山区返乡创业、带动村民致富的领军人物。

依托“林改”政策   古村现新颜

布袋坑村,从十年前的一个“空心村”,成功转变为国家3A级旅游景區,得益于国家林业股份制改革和林业金融改革等“林改”政策的支持和保障。

加强主体改革,激发发展活力。林业股份制改革是项目实现的前提。如何将零散的山林统一集中起来,是旅游项目开发首先要解决的问题。2014年以来,黄岩区开展林业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在各级政府的指导下,布袋坑村成立了以村支书为法人的村集体股份制专业合作社。村两委班子为此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经过反复酝酿,制定股份制合作社章程,确定实施方案。一是林地承包份额继续按林业有关政策规定,保持林权证上份额不变;二是开发后按本村在册人口数分红,明确在户人员必须遵守村规民约、卫生公约,如有违反者按规定处罚,并扣除当年的分红;三是分红比例,其中的30%作为建设基础设施的公积金,剩余的70%用于林农分红。政策形成后,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并按村民小组进行分组讨论,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签订林地流转协议,将村所有林地100%地流转到合作社,并通过了股份制合作社章程等相关事项。

利用林业金融,解决资金问题。资金是项目实施的保障。林权抵押贷款破解了林农贷款因没有合法有效抵押物而导致的“担保难”问题,为林业产业的科学发展搭建起良好的融资平台。2010年,布袋坑村将2000亩毛竹林向农村合作银行作贷款抵押,贷款金额150万元,用于村庄基础设施以及林区道路建设。通过规模化统一经营,积极争取黄岩区委、区政府政策和资金扶持,通过《关于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通知》政策的支持,对全村公益林进行林木火灾保险投保,为景区安全做了强有力的保障。2017年,《黄岩区公益林收益补偿金质押贷款管理办法(试行)》出台,布袋坑村有林地1.32万亩,其中公益林面积8980亩,因此每年得到的公益林补偿金高达近25万元。而随着景区名气提升,景区二期规划也摆上了日程,预计投入资金500万元,资金筹集方式为“股份制合作社+工商资本+村民资金入股”形式。在二期规划中,布袋坑村打算由村集体股份制专业合作社利用公益林收益补偿金质押贷款,向农信银行作质押贷款,预计申请300万元。而工商资本部分投资100万元,不足部分由村两委班子和村民资金入股,按比例分红。二期景区将在2020年完成并对外营业,门票收入预计达到350万元/年,全村人均收入将再提高8000余元。

完善林旅融合,发展生态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已成为文明社会的旧梦,尤其在中国东部已经很难找到原汁原味的古村缩影,布袋坑村却像是文明的“遗珠”,完整地保存了原始风貌。良好的生态环境、宜人的气候条件、浓密的森林覆盖、奇异的芬芳花草……这些都是构成魅力古村的美丽元素。

布袋山景区划分为山水画廊景系、古村落景系、布袋山漂流景系、梦幻溪、忘忧谷和叠翠屏观光区六大景区,六者互为依托,相辅相成,形成了别开生面的旅游景区。在国家“林改”政策的支持下,布袋坑村将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的号召,在保护森林生态的同时,做大做强森林旅游产业,极力打造出“村在景中,景以村显”的山水画卷,让丰富的森林资源得到进一步利用发挥,让古老的山村焕发出新时代的活力。布袋山景区已经逐渐成为都市人群远离尘嚣、回归大自然的好去处,更是给台州黄岩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猜你喜欢
公益林布袋景区
长假也救不回的景区破产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摘牌”
浅谈关于我国公益林管理的初步思考
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国庆节前157个景区将迎来降价
让公益林保护利用有法可依
放下布袋
放下布袋
站不起来的布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