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阿里山纪行》中的古典美

2018-05-14 09:58:39陈其明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2018年1期
关键词:曲径移步阿里山

陈其明

《阿里山纪行》是现代美学研究大家、美学教育专家吴功正先生的作品,入选了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材。1997年,作者应一批台湾学者的邀请,去台湾讲授中国美学和美学史。到台后,台湾学者陪伴他游览了阿里山。讲学回来后,作者写了这篇《阿里山纪行》。入选苏教版教材后,教参和许多教师的公开课课例中,都把文中移步换景、融情于景的写法和富于音乐美、情韵美的语言作为教学重点。其实,文中处处流淌出的醉人的古典美才是这篇散文最大的特色和魅力。

吴功正先生在《专访吴功正先生:文学美学与语文教育》中也谈道:“他们对此文的解读常常就围绕‘移步换景这一重点目标(这当然是对的),然而,‘移步换景是游记散文写作共性的东西,不完全是这篇文章的个性所在……实际上我是用美学的笔触来写的。”

因此,用审美的方法,探求本文的古典美,才能看出作者的写作用心,发现这篇文章处处流淌出的古典美的魅力,感受到作者深厚的古典文化修养和浓浓的古典美学情怀。

一、巧妙融入古典文学作品原文

到达神木景区后,作者第一句话就让读者感到一股清淡幽远的古典之风扑面而来:“峰回路转,迂曲穿过一片林区,眼前骤然一亮,出现一泓水潭。”其中“峰回路转”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现代汉语里,“峰回路转”常比喻事情经历挫折、失败后,出现新的转机。而言简却含义幽远的“峰峦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曲折”的本意却逐渐被人淡忘。在这里“峰回路转”一词浑然天成,整个句子也如《醉翁亭记》里“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一般,充满明净和谐的画面感和惊喜。如没有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是断然不会有这样的句子脱口而出的。

走过曲径幽路,无边无际的森林仿佛一下子让作者与世隔绝,唯有长期熏陶积淀下来的古典文学的世界似曾相识:“森林恰似一片汪洋……虽是盛夏亭午时分,骄阳喷焰,却透不进日光来。我们的身上也分明有点薄湿了。忽然间,我觉得,这不就是唐诗中所说的‘入云深处亦沾衣吗?”

“亭午”出自郦道元《水经注·三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带着三峡千年的涵养,典雅得让骄阳都如松间明月般柔情,让读者也流连其中,空灵澄净。“入云深处亦沾衣”来自唐代张旭的《山中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此时此刻,阿里山,大陆客,是山要留客,还是客不舍山?是阿里山的美丽风光和古典文学的含蓄隽永“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二、目之所及皆为古典意象

阿里山的日出、云海、晚霞、森林与高山铁路,合称阿里山五奇。但最吸引作者的,卻首先是潭。“眼前骤然一亮,出现一泓水潭……这潭犹如山间一面明镜,清澈透亮,仿佛山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潭中倒影的也许不是山林,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是“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是“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这一泓清潭倒影着多少镌刻在作者心底的唐诗宋词?

其次是曲径和青苔,“山间的曲径幽路全被青苔染绿”,“这是浓阴遮蔽下的青苔路,离开了那森森万树,离开了那浓浓团阴,决计长不出这么密、这么厚的青苔”。在作者心目当中,还有什么路比曲径更让人神往?“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苍苔满山径,最喜客来稀”“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也许只有这曲径才能走进作者铺满唐诗宋词的内心深处。而青苔呢,又何尝不是这样?“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应怜履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进山也好,访友也好,如果没有了青苔,到哪里去寻路?到何处去访友?还有什么情趣呢?阿里山真是作者的知己,这浓荫遮蔽下的比唐诗还厚、比宋词还浓的青苔怎不让作者神游其中?怎不让读者流连沉醉?

三、充满古典文化意蕴的修辞

在现代汉语里,比喻通常是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或者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语言文采斐然。但本文中的比喻,作者似乎只有一个目的:把读者带进源远流长的中华历史,去感受古典文化的无穷魅力。

写潭:“这潭……清澈透亮,仿佛山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水墨画,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国画的代表。浓淡相宜,色彩微妙,意境丰富,使人产生丰富的遐想。

写树:“树木姿态各异,如幢顶,如伞盖,又如古寺宝塔。”幢,刻着佛号或经咒的石柱,还有古寺,还有宝塔。在这无边无际的林木中,作者一定是想到了王维,想到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想到了“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想到了“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想到了“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在这寂静幽清的森林中,作者似乎远离了尘世,充满禅意的山水意境带他遨游于中国古典文化世界里。此时作者的目光一定是如王维的目光一样充满诗意,内心也一定是如王维的精神世界一样充满禅意,所以作者才会有这样的句子——“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是禅的世界”,让读者深深感受到这空灵、禅意的世界里的美好。

写林:“它们排列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不知道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和精深的美学理论素养给了作者怎样的灵感,能让作者写出这样别致的直入人心的句子。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如果缺了兵家,似乎少了一分智谋;静谧幽深的阿里山森林,如果没有整肃,似乎缺了一分气势。所以“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就这样从悠远的历史深处呼啸而来。如果只有静谧、幽深、空灵、典雅,一定不是作者眼中的阿里山之美,孕育了那棵有三千年历史、58米高的神木的阿里山怎能少了那份孙武军阵、秦皇兵马般的威武气势。

作者在移步换景中处处洋溢着典雅幽远、清丽隽永又不失古朴整肃的古典之美,让读者流连其中并深深地感受到了美学家所特有的美学情怀。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范道中学)

(栏目编辑:金正平)

猜你喜欢
曲径移步阿里山
《100层的房子》:“定点观察”与“移步换景”
学生天地(2019年32期)2019-08-25 08:55:16
“大陆阿里山”春正浓
海峡姐妹(2019年4期)2019-06-18 10:39:12
“儒林有戏” 新瓶装旧酒 移步不换形
海峡姐妹(2019年4期)2019-06-18 10:38:54
阿里山
扬子江(2019年3期)2019-05-24 14:23:10
曲径
清明
“移步不换形”——2017年文综全国Ⅰ卷第41题的思考和启示
会移步的骷髅
第6期 生态食材有机荟
环境与生活(2016年7期)2016-03-13 09:41:12
来往
环境与生活(2015年1期)2015-12-16 06: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