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曼华
一、随“机”不等同于随“意”
叶圣陶先生说:“语法、修辞教得详细甚至于烦琐,徒然使学生厌倦,还是要简单地教一些,而在他们听说读写的实践中随时给他们指点启发的好。”那该如何抓住课堂时机有效点拨与指导呢?
一般来说,在教授寓言时,老师总喜欢直接问学生这个寓言道理何在,然后,在个别学生说的基础上得出一两个有关寓意的结论。但是特级教师黄厚江在执教《黔之驴》时并没有如此,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寓言文体的知识、特点,针对学生理解上的难点,巧妙设问,机智点拨,让学生在体验中交流,在交流中感悟,在感悟中不断提升对寓言的认知,对寓言的感悟。
师:老虎的故事比驴的故事生动全面,那课题怎么是《黔之驴》,不是《黔之虎》呢?
生:是用黔驴反衬黔虎的聪明机智。
生:柳宗元借驴讽刺当时昏庸无能的官员。
师:柳宗元写这个寓言来讽刺谁?
生:那些像驴一样,虽位高权重却昏庸无能的大臣们。
师:这里作者用驴的蠢来表现虎的智,用虎的智来反衬驴的蠢,这是什么写法?
生:对比。
师:作者通过对比,把他的爱憎之情表现得非常鲜明。他赞赏老虎,讽刺了驴,对不对?但我和他不一样,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驴的,对这则故事中的驴也有同情。因为驴的悲惨遭遇,其责任不在于驴,而在于谁?
生: “好事者”。
师:大家看看“好事者”是怎样的形象?
生:“好事者”无事生非。正是因为他的无事生非,才酿成了驴的悲劇命运。
师:柳宗元笔下的这个好事者是谁啊?
生:是当时的当权者啊。
师:那作者在这里通过这个故事还想告诉我们什么?
生豁然开朗,畅所欲言。
……
对学生来说,这种基于真实学情的适度、适时地随文学习语文知识,不仅加深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更能开阔他们的眼界,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随“文”不等同于随“性”
现在的教材选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经典美文,其中蕴含的显性的、隐性的知识都很丰富。教师怎样选择精要的知识作为学习的内容,这确是一个关乎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师要加强文本研读的能力,要善于挖掘出教材中最有价值的知识点,并结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精选出最具教学价值的知识进行随文学习。
笔者至今还记得2009年余映潮老师来宁开设的教例《行路难》。这是一篇颇有难度的乐府诗,为了上好这课,余老师在课前撰写了将近4000字的诗歌知识,细细梳理出了文中字词、修辞、典故、结构层次、诗眼等知识。再结合学生的预习反馈情况,最后,确定出了两个主要的课中活动,即“欣赏诗中美句”与“解读诗中难句”。
在“欣赏诗中美句”中,当同学说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美点时,他顺势引出警句的学习,让学生自然明白了警句运用精练的语言表达出深刻思想的特点。接着又在“解读诗中难句”中,就同学理解上的困惑,对准“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随机引入用典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理解用典借古传今义的表达效果。
对学生来说,这种基于文本、体式、学情的集中知识学习,不仅提升了他们对诗文内容的理解,更提高了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但是,无论教材中蕴含的知识多么丰富,教者对教材知识的梳理多么不同,万变不离其“本”。这个“本”就是教材、文体,教者不能随着自己的想法,任意求新求异。
三、随“习”不等同于“任”习
智慧型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会加强对教材的研读,确立单元知识的序列以及课文知识教学的重点,相机诱导,渗透学习。但在实际教学中,老师的随文教识,却常常因其内在研读功力不足,或“淡化”或“过度”,出现当“引”时不敢引、当“讲”时过度问的状况。
如何在具体教学中做到相机诱导、渗透学习呢?
比如多年前,特级教师于漪在教学《百合花》时,在学生习得的基础上完成的随堂板书,现在看来不仅不过时,反而很贴近学生学习的实际,更有利于学生完成对文本知识的积累。
板书如下:
腼腆纯真 从远到近
关心群众 由淡而浓
热爱生活 逐层展现
舍身救人 英勇献身
——小通讯员
笑、夺 、瞪、嚷
羞涩、拭、缝、铺、盖
——新媳妇
艺术特点:1.细节传神
2.对比衬托,意味隽永
......
这种提纲挈领的知识小结看似简单,其实是很有价值、很具知识分量的。在这种随习的知识渗透中,学生感性的体验得以升华,理性的知识得以积累。长此以往,随习的知识不断丰富,进而就可以转化成一定的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南京市第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