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创新水平的量化评价与分析

2018-05-14 11:31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中国西部 2018年1期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摘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创新驱动对中国经济全面均衡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区域创新亟待再加速。本文在理解区域创新系统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创新元”概念,并以2015年全国286个创新元(主要为副省级城市和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由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三个方面组成的指标体系,采用功效系数法测算评价了中国区域创新水平,并总结了中国区域创新特征,通过挖掘中国区域创新瓶颈,最后提出了增强区域创新活力的对策,为未来提升中国区域创新水平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区域创新 创新元 功效系数法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94(2018)01-0053-14

一、引言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隆重召开,向世界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迈入新时代。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特别是创新驱动不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仍面临短板制约,更需精耕细作。由创新驱动的全面均衡发展,既是历史的选择,更是大势所趋。

区域创新能力的测度与评价受到国内学者们的青睐,而基本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研究又为区域创新能力的测度和评价奠定了基础。有关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给出了阐释:Cooke(1992)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由生产企业、政府、院所等参与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形成。更进一步,Carlsson(2003)在Cooke的基础上,指出区域创新系统也是相互联系的要素以及它们的态度构成和维持的制度系统。我国理论界也赞同国外学者的观点,将区域创新系统理解为参与主体或各种要素之间的制度和政策网络、国家创新系统在区域层次的延伸和体现等。[1][2]近年来,学者们对区域创新系统相关理论问题关注较多,张慧颖(2011)、陈蕾(2011)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的要素与结构;白俊红等(2015)、韩坚等(2017)、李晓龙等(2017)探讨了协同能力、产业集聚、金融发展、空间关联对区域创新的影响机理。目前,学者们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测度与评价展开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从2001年起,持续关注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创新能力,在国家政策层面和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李红飞(2013)、张群等(2013)、赵云枫(2015)、赵炎(2015)分别测算与评价了河南省、齐齐哈尔市、四川省21个市州和上海市宝山区的区域创新能力。齐亚伟(2015)测算了中国2001~2012年间31个省市的创新能力,并分析了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空间分布特征。郭子枫(2014)、李涛(2016)、赵瑞芬(2017)分别对比分析了中部六省省会城市、西部12省市、京津冀的区域创新能力。

总的来说,由于区域创新系统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学者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研究需要选取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各异,同时研究对象侧重于个别省域或区域板块,对中国城市的区域创新能力研究仍较少。本文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在国家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指导下,区域内各层级创新主体在保持相对独立性的前提下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创新资源有效合理配置而形成的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高校与科研机构为依托、中介服务机构为纽带的系统或网络。从该内涵要义出发,本文认为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单元在区域创新生命体中类似于人体的“神经元”,可以将其定义为“创新元”,即在集聚创新资源、串联创新网络、推进技术与管理创新、提升区域竞争力方面具有极为重要作用的区域集合。在我国副省级市和地级市是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单元,对这些创新元的创新水平进行客观评价,能够更加深入真实地勾勒出中国区域创新的水平、特征与态势。

二、中国区域创新指数框架设计与方法选择

本文提出中国区域创新指数指标体系框架,即以2015年全国286個创新元(副省级和地级行政区划)为评价对象,①构建由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三个方面组成的指标体系,采用功效系数法进行测算评价,从而展现中国区域创新的水平、特征与态势。②

1.中国区域创新指数框架设计

中国区域创新指数指标体系由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产出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19个三级指标构成(详见表1)。

2.数据处理及指数计算方法

区域创新指数的计算采用功效系数法,即根据多目标规划原理,对每一项评价指标确定一个满意值和不允许值,以满意值为上限,以不允许值为下限,计算各指标实现满意值的程度,并以此确定各指标的分数,再经过加权平均进行综合,从而得出各个创新元的区域综合创新指数状况。③本文各个指标的满意值为100,不允许值为60。

(1)数据标准化。正指标和逆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方法如下:

正指标:

逆指标:

其中,i代表某个地区;j代表某项指标;Xij为i地区j指标实际值;Xjmax为j指标最大值,Xjmax为i指标最小值;Xij为i地区j指标无量纲化处理后的值。

(2)计算信息熵。第一,计算第j个指标下第i个创新元的指标值的比重:

第二,计算第j个指标的嫡值ej:ej,其中,k=1/lnm

第三,计算第j个指标的熵权:Wj

(3)指数计算方法。第一,计算二级指标的指数值,即经济实力、金融深化、信息化水平、集聚状况、资金投入、人力投入、知识产出和价值实现8个二级指标的指数值。将各三级指标的原始数据标准化,然后根据嫡权法计算得到的权重,采用功效系数法得到三级指标的指数值;

第二,计算一级指标的指数值,即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3个一级指标的指数值。将各个二级指标的指数值标准化,根据熵权法计算得到的权重,采用功效系数法得到二级指标的指数值。

第三,计算综合指标的指数值,即区域创新综合指数值。将各个一级指标的指数值标准化,根据嫡权法计算得到权重,采用功效系数法得到综合指标的指数值。

三、中国区域创新指数测算的结果

本文在对中国区域创新指数进行总体评价的基础上,分经济区、战略区域进行多维度分析。

1.全国总体测算结果

本文分别从区域创新综合指数、环境指数、投入指数和产出指数4个方面进行分析。

(1)区域创新综合指数。2015年,中国区域创新综合指数均值为67.28,有88个创新元得分高于平均值,排名前30位的创新元总体相对稳定,但内部位次变化明显,各创新元“你追我赶”的局面基本形成(详见表2)。与2014年相比,在前30名排位中,南京、东莞、珠海等15个创新元位次有所提升,其中,湖州、绵阳、贵阳和沈阳4个创新元新上榜;深圳、苏州、杭州、成都和金华5个创新元的位次与2014年相同;广州、常州、佛山等10个创新元位次有所下降。

处于区域创新“第一方阵”(排名前10位)的创新元中,深圳创新综合指数连续两年蝉联榜首,是中国区域创新当之无愧的“领头雁”。成都和西安双双进人第一方阵。成都继续保持第7位,成为西部地区名副其实的创新“龙头”,在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力打造国际创新创业中心,加速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等方面交出了满意的成绩单。西安则从2014年的第12位上升到2015年的第9位,科技资源优势持续放大,园区、基地和平台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已经形成了全链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中西部区域创新的“荷花池效应”初现,①进入2015年前30名的中西部创新元共9个。比2013、2014年分别增加了50%和13%。

(2)区域创新环境指数。创新环境对于能否聚集创新要素、挖掘创新潜能至关重要。越来越多的地区将创新环境建设作为增强其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各地区之间在创新环境上的竞争已拉开序幕。2015年,中国区域创新环境指数均值为66.15,有84个创新元指数高于平均值,深圳、苏州、广州等排名前30位(详见表3)。与2014年相比,有14个创新元位次有所提升,其中,绍兴、常州、湖州、南通和泉州新上榜;广州、成都、厦门、金华等11个创新元位次有所下降;深圳、杭州、南京等5个创新元位次未发生变化。

(3)区域创新投入指数。创新投入指数反映创新资源活动所需要素的投入程度。2015年,中国区域创新投入指数均值为68.72,有106个创新元指数高于平均值,深圳、西安、苏州等排名前30位(详见表4)。与2014年相比,创新投人指数差距缩小,前30位创新元中有22个位次有所提升,其中,湖州、绍兴、青岛等9个创新元新上榜,有6个创新元位次有所下降;仅有深圳、宁波的位次保持不变。

西部地区创新元创新投入指数“强势”进阶。西安从2014年的第7位上升到第2位,绵阳从第11位上升到第8位,成都从第27位上升到第16位。尤其是绵阳,成为唯一一个西部非省会城市进入创新投入指数前10位的创新元,在创新投入方面表现“抢眼”。以人才投入为例,近5年来,该市累计资助697个人才项目,投入资金达2.3亿元,撬动各类资金投入154.28亿元,为绵阳国家科技城建设注入了强大的人才活力。

(4)区域创新产出指数。创新产出指数反映区域创新活动的产出及其转换产生的效益。2015年,中国区域创新产出指数均值为64.49,有70个创新元得分高于均值,深圳、苏州、南京等创新元排名前30位(详见表5)。与2014年相比,创新产出指数变化波动明显,进入前30位的创新元有21个位次有所提升,其中,珠海、厦门、嘉兴等11个创新元新上榜;广州、宁波、佛山等5个创新元位次有所下降;深圳、苏州、杭州和成都的位次保持不变。

2.四大经济区测算结果

本文以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四大经济区进行测算评价,286个创新元的空间分布为东部地区85个、中部地区80个,西部地区87个,东北地区34个。

(1)总体格局。区域创新“东部领先、中西部紧追”的格局基本形成,东中部差距逐步缩小,但仍然显著,西部和东北地区区域创新水平则旗鼓相当。2015年,从区域创新综合指数均值来看,东部地区(71.40)高于全国均值(67.28),中部地区(66.67)、西部地区(64.82)、东北地区(64.74)均低于全国均值。东部与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差距呈现明显的阶梯状分布,而西部均值则略高于东北均值,处于同一阶梯。从创新综合指数排名前30位创新元来看,东部地区创新水平领先优势更加明显,共有19个创新元进入前30位,中部地区创新元主要集中在第11~20位,西部地区进入前30名的创新元个数则超过东北地区。不难看出,东部地区3个方面都具有绝对优势,尤其在创新投入方面优势非常明显,这也解释了东部地区能够持续保持较高创新产出的原因。

(2)东部地区。2015年,东部地区85个创新元综合指数均值为71.40,比全国均值高4.12,其中,深圳、苏州、南京、广州、杭州位列前5。总体来看,珠三角、长三角仍然是东部地区主要创新元的聚集地,是东部地区及全国创新驱动的“双引擎”。从排名前15位创新元来看,主要集中在浙江、广东、江苏三个省份,呈现“三足鼎立”态势,创新元共有13个,占88%。

(3)中部地区。2015年,中部地区80个创新元区域创新综合指数均值为66.67,较全国均值低0.61,其中,武汉、郑州、合肥、长沙、南昌位列前5。从排名前15位创新元的省域分布来看,安徽最多,有7个,呈现“一家独大”的格局。湖南、湖北、河南各有2个,山西、江西各1个。

(4)西部地区。2015年,西部地区87个创新元区域创新综合指数均值为64.82,较全国均值低2.46,其中,成都、西安、绵阳、贵阳和兰州排名前5位。从排名前15位的创新元来看,四川3个,陕西、广西、新疆各2个,创新优势区域分散在个别创新高地,區域辐射带动效应尚未形成。

(5)东北地区。2015年,东北地区34个创新元区域创新综合指数均值为64.74,较全国均值低2.54,其中,沈阳、鞍山、哈尔滨、大连和长春排名前5位。整体来看,东北地区创新元间指数值相差不大,优势创新元不突出。从排名前15位的创新元来看,辽宁多达9个,呈现“一家独大”的格局。而吉林、黑龙江分别仅有3个和2个。

3.分战略区域测算结果

国家级城市群、“一带一路”重点省份和城市、长江经济带是中国未来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潜力所在,对这些战略区域创新水平进行测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国家级城市群。2015年,在名列前5位的国家级城市群的创新元中,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的创新元区域创新综合指数不仅超过全国均值,而且继续保持在80以上,创新“引领效应”明显。此外,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和成渝城市群中,排名前5位的创新元区域创新综合指数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67.28),而京津冀、中原、北部湾和哈长城市群中排名前5位的创新元区域创新综合指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表明这些城市群尚未完全成为区域创新的引擎,城市群之间呈现显著的分化现象。

(2)“一带一路”。2015年,“一带一路”区域创新综合指数平均值为67.86,高于全国区域创新综合指数平均水平(67.28),所涉沿线重点省份及城市的146个创新元中,深圳、广州、杭州、东莞和成都的区域创新综合指数排名前5位。其中,创新产出指数优势显著,创新环境指数略优于全国均值,创新投入指数接近全国平均值。从“一带一路”创新元前15位来看,东部地区集中了11个,占比为73%,中西部地区仅有4个。

(3)长江经济带。2015年,长江经济带涉及108个创新元,其区域创新综合指数均值为68.60,较全国创新元综合创新指数均值高1.32,较“一带一路”创新元综合指数均值高0.74。长江经济带创新元创新综合指数呈现上游位次低、下游位次高的现象。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仅有成都进入前15位,而下游地区有10个创新元人围。长江经济带创新元的区域创新环境指数、投入指数和产出指数分别是68.60、68.02和70.40,均高于全国均值。长江经济带不仅聚集了较多的创新优势资源,而且在一定程度体现了全国区域创新发展水平与态势。从长江经济带排名前15位的创新元来看,东部地区10个,中部地区4个,西部地区1个。

四、中国区域创新特征

从2015年测度结果及其与2013年、2014年的对比中,不难发现中国区域创新具有一些明显特征与规律。

1.创新空间分布呈俱乐部收敛

中国区域创新活动越来越集聚在少数地区,呈现出了“俱乐部收敛”趋势。所谓“俱乐部收敛”是指区域创新在以某些创新元为代表的“俱乐部”内呈现收敛趋势,而在“俱乐部”外则呈现发散趋势。换句话说,创新呈现出“马太效应”,在经济水平发达的区域,创新越来越强,而且区域内的各个创新单元之间日益趋同;在经济水平欠发达的区域,创新差异越来越大,创新能力的增长水平日益下降。

以区域专利授权量和发明专利授权量为标准,可看出中国区域之间的创新差异非常明显。2015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所拥有的专利授权量分别占全国的67.4%、16.9%、11.46%和44.24%。从创新元来看,中国区域创新活动则主要集中在一些研发人才集聚的城市。中国实际上已经形成了“15+1”创新俱乐部格局,即15个副省级市+苏州,这16个城市2015年所拥有的专利授权量43万件之多,约占全国286个创新元的35%;其所拥有的发明专利授权量9.5万件,其约占全国286个创新元的34%。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区域创新活动更加趋于集中,“俱乐部收敛”趋势非常明显。

泰尔指数通常用来测量区域创新差异,可以从地区总指数、地区内指数和地区间指数来衡量。本文分别以人均GDP和创新主体数量作为权重,计算中国区域创新的泰尔指数(如图1所示),中国区域创新差异非常明显,尤其是以创新主体数量为权重的泰尔指数明显高于以人均GDP为权重的泰尔指数。这表明收入差距不是创新的主要原因,而创新主体数量的差距则是导致区域创新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可看到,中国四大区域内部创新差异高于区域间创新差异,这表明中国区域创新差异不以东、中、西和东北地区为俱乐部收敛,而以创新主体集聚的创新元为俱乐部收敛。

2.主体集聚程度引领创新态势

创新主体集聚的区域表现非常活跃,创新指数也相应较高。这说明中国区域创新模式正在从政府主导转向以企业为代表的其他主体主导,企业等主体的创新地位逐渐凸显。事实上,仅仅从工业企业数量来看,创新指数排名前5位的创新元其所拥有的工业企业数占全国286个创新元工业企业总数的8%;排名第3的苏州拥有10062家规上工业企业,更是遥遥领先于其他创新元。从创新主体对区域创新指数的贡献来看,创新主体对空间集聚指数的贡献约占了41%,再加上产业园区(集聚了大量的企业等创新主体)贡献36%,可以说创新主体的集聚营造了有利于知识创造、传播到创新驱动的创新环境,从而激发了区域创新活动的活跃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3.创新人才决定区域竞争实力

如果说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区域崛起的筋骨,那么创新人才则是驱动一个区域自主创新的大脑。在中国走向现代化国家之初,区域创新投入还停留在加大资金投入和引进外资的层面,随着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政府官员、学者以及企业家意识到自主创新的重要性。通过计算可知,创新投入对创新指数的贡献约为26%,人力投入约占创新投入的57%,而在人力投人中,R&D人员和其他科技活动人员对人力投入的贡献约占整个人力投入的95%。可见,创新人才是中国欠发达地区腾飞跨越的关键。从286个创新元的情况来看,西部地区的绵阳市能够进入“前30俱乐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拥有大量的科研人才。相关资料显示,绵阳拥有各类科技活动人才达到6万余人,每万人拥有科研人员数约415人,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达到了12%,居全国286个创新元第一位。这说明,一个区域能否构建以创新驱动为主的动力结构,主要取决于区域所拥有的创新人才,这也是未来区域之间创新能力拉開差距的关键所在。

4.外向型经济成为创新加速器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一方面,积极引进外资,以期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缺乏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问题;另一方面,不断推动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出口与投资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外资和外贸不仅推动了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也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区域创新指数排名前30的区域,也是开放型经济发展得较为充分的区域。从外贸看,区域创新指数排名前5位的创新元,其进出口总额占286个创新元进口总额的40%,区域创新指数排名前10位和30位的创新元,其进出口总额分别占全部286个创新元的47%和69%;从外资来看,创新指数排名前5位的创新元,其实际利用外资占286个创新元利用外资总额的14%,创新指数排名前10位和30位的创新元,其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占286个创新元的24%和48%。这说明外资、外贸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从开放型经济对区域创新指数值的贡献来看,外资和外贸对经济基础指标的贡献约占了77%,可以说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区域创新活动的活跃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因此,“一带一路”建设作为对外开放新平台,发展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5.绿色发展不足构成创新短板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这要求区域创新要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进一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中国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过程中,286个创新元从不同侧面展现了自己的区域创新优势和潜力,但是在把创新活动转化成对经济社会生态等可持续发展价值的过程中,这些创新元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均有所缺失,创新驱动还没有完全体现出对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从各要素指标对区域创新指数的贡献来看,虽然区域创新产出指标对区域创新指数的熵权为0.47,但价值实现指标对创新产出的熵权只有0.14;而万元GDP能耗对价值实现指标的嫡权仅有0.018,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表明在286个创新元的创新系统中,万元GDP对于区域创新指数的贡献微乎其微,表明中国区域创新活动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还非常有限。

五、中国区域创新瓶颈

当前,中国区域创新既呈现诸多新形势新变化新特点,也面临诸如管理体制条块分割、评价激励维度单一等体制固疾,还存在创新贫困陷阱风险凸显、行为主体缺乏联动、成果产出贡献不高等当前日益明显的现实难点问题。

1.创新管理体制条块分割

区域创新管理体制涉及行政区划管理和部门垂直管理两个维度,条款分割现象突出。一方面,行政区划管理体制下的横向块状分割。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观点,一个国家或区域创新体系的绩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行为主体如何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知识流动和使用的集合体。[4]但现实问题是,国家或区域创新所强调的交互学习与合作长久以来被行政区划体系所削弱,创新主体及要素在区域乃至国家层面的流动性较弱。[5]另一方面,跨部门管理体制下的纵向条状分割,例如:重大科研机构,其审批和主管部门分别为国家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教育部、交通部、农业部等。各主管部门批准组建的机构没有充分优化、整合现有科技资源,甚至对本系统、本部门内的相关资源也未充分利用,导致许多科研机构研究条件差,研究力量薄弱。创新资源的分散化管理无法有效防止建设中不断发生的分散、重复行为,有限的创新资源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

2.创新贫困陷阱风险凸显

发展经济学中的贫困陷阱是指由于经济中存在恶性循环,而使发展中国家陷于贫困落后之中难以摆脱,其基本原理是处于贫困状态的区域或主体由于贫困而不断地再生产出贫困,长期处于贫困的恶性循环。[6]区域创新具有累积效应和路径依赖特征,因此也具有区域间创新水平差距固化的内在机理,存在陷入“创新贫困陷阱”的可能性。2015年中国区域创新指数评价表明,区域创新活动越来越集聚在少数地区,呈现出了“俱乐部收敛”趋势,区域创新水平集中程度进一步强化,在高水平区域趋同稳定性进一步增强的同时,若缺乏积极的政策干预,低水平区域陷入“创新贫困陷阱”的风险将会增强。同时,从邻域创新的溢出效应来看,地域相邻以及水平接近是接受溢出效应的两大关键因素,即若区域创新水平太低,则即使与高水平区域相邻,接受溢出效应从而提升自身创新水平的难度也更大;若低水平区域彼此相邻,则更易于彼此制约陷入“创新贫困陷阱”。

3.创新行为主体缺乏联动

构成区域创新体系的行为主体是多元的,包括企业、科研机构、教育与培训机构、政府部门等行为主体,其中企业是技术创新和知识应用的主体,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是从事知识生产及传播的行为主体,[7]在区域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受传统体制的制约,多元化的创新行为主体间缺乏联动。一方面,创新平台建设中政企沟通协调不足。目前产业园区、创新创业平台等创新载体更多还是由政府主导,企业创新载体发展不足,规模以上企业中拥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所占比重极低,广大小微企业更是不具备技术创新的能力,导致创新载体与企业创新的实际需求间存在较大差距。另一方面,政产学研用结合不紧密。一些区域虽然集聚了大量的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和人才资源,但尚未形成有效的政产学研用联动机制,对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的整合利用不足,大量优秀科研成果未能在本地实现产业化.创新潜力未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4.创新成果产出贡献不足

近年来区域创新成果产出日益丰富,但立足于新时代新目标新要求,区域创新成果产出对区域发展的贡献仍需进一步提高。一方面,缺乏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创新成果。新时代知识经济背景下,原始创新已经成为区域间竞争成败的分水岭。但目前区域创新仍以跟随式创新为主,虽然一些区域已经成为世界制造工厂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重点行业核心关键技术的掌握和开发仍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原始创新能力仍然不足。另一方面,创新成果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不强。区域创新成果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必须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但目前大部分区域仍存在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需求脱节的问题,即不仅要注重研究开发的创新,也突出市场导向的产品设计、市场模式以及市场开拓创新。这是造成多数专利技术的针对性差、自身转化力弱、对外转化难等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5.创新评价激励维度单一

现行创新评价激励政策由传统科技、学术管理体制延续而来,存在评价维度、激励方式单一的问题。从评价导向来看,普遍存在重数量不重质量、重经费不重水平、重产出不重应用、重成果不重人才等问题。在评价主体上也是不区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实验发展等不同创新活动特性,一概以学术专家为评价主体,缺乏来自成果使用方对成果应用和市场价值的评判。这一方面难以实现对应用研究、实验发展类创新成果的全面客观评价,另一方面也从评价导向上削弱了研发单位和人员推动成果转化的动力,导致应用研究、实验发展类创新活动偏离市场需求目标。此外,虽然国家已明确了进一步激励科研人才流动的政策导向,但在现行科研机构对科研人员身份、职称、工资等人事管理制度中,仍未细化鼓励科研人员离岗创业的具体政策。

六、中国区域创新对策

进入新时代,区域创新的影响将突破经济增长的单极局限,成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全面进步的发展动能和决定性因素。立足新起点,要以区域创新系统化、创新空间协同化、创新动力多元化、创新转化高效化、创新治理现代化五化联动推动区域创新进入“新时代”。

1.强化顶层设计,推进区域创新系统化

立足本区域创新资源密集的优势,加大政府的统筹管理力度,发挥企业、科研机构、教育与培训机构各主体作用,促进创新平台的整合与集成,形成系统化的区域创新体系。一是优化创新网络中政府职能定位。避免政府对区域创新的直接干预,更多地通过科技金融、税收优惠等政策,引导、支持和服务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研发,促进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良性互动。强化政府对区域创新平台建设的宏观调控能力,强调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组织协调,突出创新平台资源整合与共享。二是构建跨区域的创新资源共享机制。打破行政壁垒,加强区域创新腹地对区域创新高地先进技术、高层次人才、管理经验和资金等要素资源空间溢出效应的吸收利用,有效整合国家和地方资源,搭建创新资源共享平台,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创新资源的共享程度和利用效率,形成区域创新的合力。三是建立跨主体的联合攻关机制。加快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以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为重点,以创新平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产业研究院为载体,集成力量、协同创新,推进重大产业技术研发。

2.打破锁定效应,推进区域创新空间协同化

由于中国区域创新已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俱乐部效应,为避免低水平区域被锁定陷入“创新贫困陷阱”,应从国家总体战略布局出发实施差别化的区域创新战略,推进创新空间协同化。一是实施差别化的区域创新战略。在注重发挥高水平创新区域对邻域创新水平提升的溢出带动效应的同时,从低水平区域中,选择创新水平相对较高、创新发展潜力较强的区域进行重点支持,以点式突破打破锁定效应。二是强化以城市群为载体的协同创新。顺应区域发展以城市群为载体集聚扩散的基本规律,强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成渝、中原、哈长和北部湾等城市群在推动区域创新中的主阵地作用,支持通过城市间规划引导、政策协同、企业联盟等形式形成城市群创新网络,以群体协同打破锁定效应。三是注重发挥区域创新的地理邻近效应。基于创新水平的邻域溢出效应,各地方政府在制定本区域创新规划和政策时,应注重考虑对相邻区域创新资源的统筹整合,以合作共赢理念打破地理及行政区域分割,建设跨区域的创新空间和载体,构建创新资源跨区域流动配置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发挥区域创新协同效应。

3.激发主体活力,推进区域创新动力多元化

发挥企业、科研机构、教育与培训机构等各类主体作用,形成多元主体推动区域创新的局面。一是做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和吸引企业参与平台建设,鼓励企业以自身为中心,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重要用户建立以产权为纽带的各类技术创新合作平台,在财政科技经费支持的同时,使企业成为平台建设的投入主体、应用主体和技术创新活动主体。二是发挥科研及教育机构知识驱动作用。强化知识驱动创新,激发区域科研及教育机构的创新能动与互动精神。以科研及教育机构中的研究机构为创新节点,通过引导区域知识集群的形成,促使科研及教育机构的学科资源、学术成果、人才培养等与创新体系的需求相契合。引导企业在知识储备丰富的地方集聚,发挥人力资源和知识流动的黏胶作用,形成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集群,激励企业间和产业间的知识溢出,以区域创新实现更好的外部经济效果。三是发挥用户需求端对区域创新的引导作用。借助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为用户获取专业技术、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知识学习和创新扩散提供有效的平台,借助地域、资本市场、产业链优势,统筹推进基于用户需求的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

4.突出应用导向,推进区域创新转化高效化

坚持以应用为导向,围绕区域发展需求推动创新,促进科技项目成果高效转化。一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創新链。制定面向未来和全球竞争的“技术路线图”,建立相关企业、科研院所、政府和中介机构、高等学校等形式多样的“协同体”或“协同创新中心”,突破行业、系统的体制障碍,研究和鼓励更加灵活的资源整合、知识共享、利益分配、风险共担的新的协同方式。根据不同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不同规律,探索研究并有效发展跨专业、跨行业、跨机构的产业合作领域以及培育发展差异化的新产业类型。二是针对产业空缺部署创新重点。针对产业发展中带有战略意义的重大技术、产品与系统工程,建立政产学研用合作联盟机构,积极推动企业、院所、高校联合,并吸收金融与投资机构建立合作联盟,探索和研究推动“政产学研用金”合作创新平台建设,进而促进形成弥补产业环节空白的经济实体。三是利用新模式紧跟产业需求。利用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模式,结合地方产业优势,推进信息互通与跨部门协同平台、商务公共服务云平台、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有利于新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形成紧跟产业需求的区域创新机制。

5.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区域创新治理现代化

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导向,着力运用市场化手段激发创新主体的发展活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推动由创新管理向创新治理转变。一是优化制度设计。制度构建了区域创新活动最重要的科研环境和保障机制,调节着创新资源的配置,引导着创新主体的价值取向,规定着相应的评估标准和激励方式。[8]基于此,要对支撑区域创新活动顺利開展的体制机制、管理制度、法律法规等进行整体性优化。二是完善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地方区域科技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行科研管理清单制度,赋予科研院所和高校更多的科研自主权。完善要素激励政策,加大成果处置、收益分配、股权激励、人才流动、兼职兼薪等政策地方落实力度,开展股权激励试点,鼓励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出资,探索实施期权、技术人股、股权奖励、分红权等多种形式的激励。健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体系,扎实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发挥知识产权保护对区域创新的正向激励作用。三是倡导创新文化。把创新文化的价值追求融入人民基本价值追求之中,在创新思维模式上形成更强的发散性和兼容性,在社会文化氛围上突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深度融合,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形成宽松、自由、和谐、友好的创新文化氛围。[9]

参考文献:

[1]黄鲁成.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内容的探讨[J].科研管理,2000,(02).

[2]王松,胡树华,牟仁艳.区域创新体系理论溯源与框架[J].科学学研究,2013,(03).

[3]杨翠霞,许烨.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探析——对功效系数法的修正[J].东方企业文化,2011,(04).

[4][6]水常青.企业技术创新管理范式、流派及研究方向[C].Proceedings of 201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Teaching,2013,(03).

[5]朱凌.中国区域间的创新合作网络[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7]王亮亮,杨意蕾.贫困陷阱与贫困循环研究——以贵州麻山地区代化镇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02).

[8][9]李惠国.创新文化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元素[N].发展导报,2016-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