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瑶琴
承蒙厚爱,认真阅读了您赠阅的五期杂志,感觉这是一本设计成熟、美观大方、图文并茂、充满正能量的好刊物,是一本政治性、思想性、时代感、军旅味都很强的好杂志,许多栏目和文章都很大气,很有深度,如全国文明城市巡礼,很大气!评论员文章,本期关注,热点聚焦,雷锋书院,颇有深度。特别是关于“巨婴”话题的讨论,社会引领作用明显,现实针对性强,可圈可点!
诚然,白璧亦有微瑕。为了“交差”,遵嘱也硬着头皮,考虑了一下对贵刊的几点看法和不太成熟的意见建议。
一是杂志的定位问题,是以社会性为主,还是军旅性为主?目前看来,可能因为雷锋本来就是军队培养出来的,加之创办团队、编委会大多是军人,所以军旅题材的内容比较多,比例比较大。而杂志的主管主办单位是人民出版社,而非军方,这个问题是不是值得考虑考虑,军队和地方题材的比例是否需要通盘考虑?
二是一些文章政治味过重,时不时流露出官气、官话、官味、八股味,时代感、青春味、思想性、生动性、可读性均稍逊一筹,不够抓人,不够接地气,对普通读者群众,尤其是大中学生为主体的年轻人的吸引力不足,值得重视一下。
三是部分稿件质量不高。一些稿件例如人物通讯文字比较粗糙,人物形象不丰满,细节挖掘不到位,拉低了杂志的品位。一些军队作者的稿件似乎有一定水分,有可能是人情关系稿?莫非因为雷锋杂志也是“中央级”媒体?军队报道人员投稿踊跃?
因此,不揣冒昧,提出幾点建议供参考:
一是编委会对稿件质量进一步从严把关,大话空话硬话较多、质量不高的稿件尽量不上或者反复修改把关。
二是进一步扩大采编队伍,适当增加地方新媒体从业人员和高校青年师生通讯员比例。
三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建议借鉴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侠客岛、占豪微信公众号等青年人比较喜欢的报刊杂志和新媒体的办刊风格,进一步去官味(八股味),尽可能减少大话空话硬话,增加刊物的青春活力和思想含量,让刊物更加丰富细腻,更加人性化,更加接地气,使读者的覆盖范围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