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春
心血管疾病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心悸”“水肿”等范畴,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中医界一直在积极探索运用中医中药及中医运动保健方法来促进心血管患者的康复,以中医“治未病”理念,来达到“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的目的。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以下几大方面:
一、中药调治:中药主要通过影响脂质代谢、保护血管内皮、抗血小板聚集和黏附、抗血栓形成、抑制冠状动脉炎症反应等不同途径来改善心肌缺血症状, 防治心脉病症。中医认为心脉痹阻是本病的主要病机,主要致病因素有气虚、阳虚、血虚及痰浊、瘀血、气滞、寒凝等多个方面,在临床上表现为本虚標实,虚实夹杂,一般不能以单一症型来概括。因此在中医康复过程中必须注重辨证论治,由专业的医生根据症型的不同来采用活血化瘀、温通心阳、行气化痰、养心安神等方法。除中药汤剂辨证口服,或做成膏方调治外,还有一些常见中成药,如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芪参益气滴丸、通心络胶囊、养心氏片、麝香保心丸等,也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服用。
二、针灸等特色疗法: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中医探索出了许多有效的特色康复手段。
1.针刺疗法。经络外连肢节,内连脏腑,具有运行气血、沟通内外的作用。针对心脏的不同病症,针刺相应穴位,可起到疏通经络,调和阴阳的作用。目前针灸治疗心脏病的重点穴有内关、心俞、膻中,配穴则大致分为四类,第一类为厥阴俞、膈俞、巨阙、郄门,前三者位于心脏体表投影区,郄门为心包经郄穴,均与心和心包功能直接相关;第二类为足三里、丰隆、三阴交,用之可健脾化痰,补益心气;第三类为心经原穴神门, 可养心宁神;第四类为随症加减穴。
2.灸法。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的功效,且简单易行,在医生指导下熟悉穴位,掌握要领后可自行独立操作。有报道证实,艾灸内关穴可改善心前区皮温,有效增强冠状动脉灌注能力;热敏灸心俞、厥阴俞、膻中、内关、三阴交可改善症状、血脂及血液黏度等指标,并减少硝酸甘油用量。
3.穴位贴敷。本法是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将药物疗法与经络穴位主治功能相结合,通过中医辨证,选取药物制成膏剂、丸剂或药饼,贴敷于相应穴位以治疗疾病,其作用直接,用药安全,易于接受,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4.穴位注射。是将药物注入特定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因针刺及药物对机体的共同作用而产生治疗效应,需要专业临床医师操作。一般选穴少,不需每日治疗,病人易于接受。已报道的用于穴位注射的药物有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复方香丹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等,选取的穴位有内关、厥阴俞、足三里、心俞、阳陵泉等, 对冠心病均有疗效。
5.香包药枕外用。利用一些芳香挥发,有行气活血或宁心安神作用的中草药,制成香包或药枕,随身携带或日常使用,也可起到舒畅身心,减少胸闷、心悸等症状发生的辅助效果。
三、饮食调理:中医历来重视饮食调理,有“药膳同源”之说,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而药膳、药酒更是药物调治与饮食完美结合的例证。中医根据食物或药材的升降沉浮、寒凉温热进行性味归经,并与五脏六腑对应。《素问·宣明五气》云:“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饮食调理的原则:①辨病辨证,根据患者或气虚,或血瘀,或阴虚,或阳虚等体质,有针对性的调理。由于心血管病以气虚、血瘀、痰浊多见,药膳中多选益气活血、辛温通络的药物。②因时因地制宜,即结合四时节气变化和地域特点来进行指导,如北方气候多寒、多燥,南方气候多热、多湿,一年四季寒热温凉变化,饮食也随之不同。③饮食要全面,营养要均衡,以养五脏精气。酸苦甘辛咸,各归五脏。五味调和,则利于健康;若饮食偏颇,则伤五脏。《素问·五脏生成》指出:“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 ……此五味之所伤也”。对于有心血管疾病者,尤不宜过食咸苦。
四、情志调养:中医一直很重视情志与疾病的关系,并将情志过极列入疾病三大病因的内因之中。人有怒、喜、忧、思、悲、恐、惊七情,在《内经》中七情与五脏相对应,并存在相生相克关系。喜与心对应,高兴过度则会伤及心脏。在中医理论中,心藏神,主神明,君主之官,意指心主宰人的一切生命活动,包括精神、意识及思维活动。因此,当情志过极成为致病因素时最终都能影响到心。中医注重精神调摄在病情恢复过程中的作用,关于中医心理调养方法有许多,如言语开导法、情志相胜法、文娱移情法,此外,中药辨证口服、针灸推拿、刮痧、理疗等都有利于情绪调节。
五、形体运动:运动康复是中医心脏康复的基石。中医形体运动来源于养生,具有动静结合、刚柔相济的特点,并要求形神统一、身心同修。国内外已有研究证实,中医康复学的形体运动有利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身心康复。如太极能有效改善高血压、血脂异常及血糖调节受损等危险因素,是一项适用于绝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经济安全的运动方式。八段锦练习能使心泵力代偿性增高,心肌收缩力增强,搏血量增多,缓解心脏的压力,并且能提高肺循环功能,增加血容量,改善血液的浓度和流动速度;对于改善和提高老年人的呼吸效果明显。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应用八段锦可改善出院后运动耐量。
心脏康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了多个方面。中医具有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特点,手段多样,更讲究个性化,强调内外兼施、身心同治。中药、药膳、针灸及各类养生形体运动都是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接受性较好。充分了解并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方法,与现代心脏康复相结合,可更好地服务患者,使患者有更好的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