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雄关涌春潮

2018-05-14 17:41杨亮张培宽
雷锋 2018年5期
关键词:嘉峪关雷锋精神

杨亮 张培宽

阳春三月,在第 55 个学雷锋纪念日之际,由《雷锋》杂志、嘉峪关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组织的“雷锋精神与新时代同行”报告团走进甘肃省嘉峪关市,将“雷锋精神”的人性光芒广播在新时代的大漠雄关。

胸怀 :“雷锋精神”的气质

“如果雷锋还活着,今天他已经是 78岁的老人了。在生命的时空未曾经历的地方,我们很难想象雷锋作为一个 78岁老人的模样,但在我们的精神世界中,却永远无法忘记他生命定格之前那年轻的面容 :雷锋在微笑,脸上充满亲和。”在嘉峪关大剧院的报告会上,《雷锋》杂志总编辑陶克深情地畅想着……

在嘉峪关市乃至甘肃省,闫桂珍的事迹可圈可点。在这座城市,闫桂珍是家喻户晓的名人 :嘉峪关市酒钢三中特级教师,中共十八大代表,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从教 35年来,她淡泊名利、一心育苗,累计捐资助学达 30余万元,为孩子们的成长成才付出了全部心血。

在“雷锋精神与新时代同行”对话会上,陶克听了闫桂珍的发言后这样赞叹道 :“闫桂珍老师在发言中几次哽咽,正是靠着一份对学生、对弱者的大爱和矢志不渝的执着追求,感动了一座城。在嘉峪关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下,‘闫桂珍教育爱心助学基金会顺利成立了,这说明在嘉峪关市,人间大爱已上升到普世的层面,化作一种全民参与的共同行动和共同追求。”

如果说“雷锋精神”是革命先烈播撒于祖国大地上悲壮的“红色基因”的话,那么一段敢于把伤口描绘成花朵的共和国历史,在老将军身上,则是一份肝胆相照的胸怀、格局、境界、人生。

“劉世雄是我采访过的百名将军之一,在‘文革中受到迫害,很委屈,但是他的一句‘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让我非常感动。”《解放军报》高级编辑卜金宝说,相比有些大学生在宿舍中为了一片纸、一杯水、一句不投机的话就闹得不可开交,老将军受了那么大的委屈,一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话,就让人豁然开朗,这是何等的胸怀!

从“雷锋精神”的演绎史来看,55年来,它就是一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史。“学习‘雷锋精神,首先就是要解决道德滑坡的问题,而道德滑坡的核心就在于如何提升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水平。”陶克说。

精神是可以缔造的。在当今中国,如果说用一种文化现象来形容“精神”这一抽象概念的话,“雷锋精神”无疑是最鲜活、最大众、最形象的“文化图腾”。

“雷锋精神与新时代同行”报告团还组织参观了嘉峪关市中心血站、镜铁区昌盛社区、雄关区胜利社区、长城区新华社区、嘉峪关市“520”爱心志愿者团队、嘉峪关市实验小学、嘉峪关市少儿图书馆等单位与社区的志愿服务队。每到一处,报告团成员都主动与大家亲切交流。看着丰硕的志愿活动成果,报告团成员都敬佩不已。“没想到,昌盛社区荣获的全国性奖牌如此之多,真让人羡慕。”报告团成员刘静说。

“行走在全国文明城市嘉峪关的街头,新风新气犹如一抹亮丽的‘红,荡漾在大街小巷的各个角落,让人流连忘返。”陶克说,他在报刊上读过很多关于嘉峪关的报道,在这里不需要讨论“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

信仰 :“雷锋精神”的灵魂

“人民永远是靠山”“共产党代表大众的利益”“抗战不胜绝不谈恋爱”“不能忘记延安,是延安的红高粱养育了中央红军” ……一场震撼人心的“百名将军和英模事迹报告会”,在驻嘉 68207部队的大礼堂中久久回荡,报告中提到的将军和英模有吕正操、苏鸿熙、陈模、张梅……

“从他们身上我懂得了什么叫理想,人应该怎样去生活,怎样才能迈过人生的沟沟坎坎,答案是什么?是信仰。”《解放军报》高级编辑卜金宝说。

信仰诞生理想,理想诞生信念,信念诞生力量。在报告会中,卜金宝从忠诚、坚韧、敬业、豁达、感恩五个方面,用声音、画面、视频等具象化的叙事表达,将老英雄、老英模的事迹娓娓道出,逼真、感人、震撼,直击每一位在场官兵的“心灵神经” ……

台下,雷鸣般的掌声一次次地响起,从官兵的眼神中、目光中、掌声中,先烈们浴血拼杀、誓死卫国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犹如过电影一般,在官兵们的脑海中浮现了出来。当卜金宝讲到动情处,一些官兵情不自禁地流出热泪。

如今,已到了古稀之年的雷锋生前辅导过的学生刘静,在嘉峪关市第一中学的报告会上,依然铿锵有力地讲述着心中的那份雷锋情怀。她说 :“我还要继续画雷锋,我要用毕生的精力把‘雷锋精神的荣光播撒到祖国大地的每个角落。”这是信仰的力量,铿锵有力,铁骨铮铮。

刘静,1962年作为辽宁抚顺市望花区本溪路小学(现在的抚顺市雷锋中学)少先队员代表,亲手将一条心爱的红领巾献给了雷锋叔叔。多年来,为了那份埋藏心底的“雷锋情结”,她坚持创作《雷锋》题材绘画作品,以此纪念老辅导员雷锋,传播“雷锋精神”。

连日来,在宣讲团精神的感召下,一个个嘉峪关市民高擎“雷锋精神”的旗帜,主动用微笑和行动为他人点亮前行之路,用热情和温暖为他人焐热心灵的羁绊,用智慧和力量感召他人失落的情绪,让道德的阳光普照雄关大地!

奉献 :“雷锋精神”的魅力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是雷锋的经典语句,它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雷锋精神,人人可学 ;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的“新时代雷锋精神”一脉相承。《雷锋》杂志副总编辑张振江动情地说 :“在新时代,学习‘雷锋精神,领袖有号召、时代有呼唤、现实有需求、百姓有期盼,如果嘉峪关能把学习雷锋与学习道德模范、身边典型结合起来,做到前进有目标、城市有灵魂,那么嘉峪关的明天必将风光无限!”

展世荣,年逾七旬,作为雷锋辅导过的学生,她在全国各地已经做过很多场报告。在嘉峪关市第一中学的报告会上,她深情地说 :“没有和雷锋同志合过影是我这一生最大的遗憾,但是雷锋同志的谆谆教导已铭刻在我的心里,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影响了我的一生。”

“小时候,我一直认为学雷锋是非常缥缈的事情,只是把他当作一种口号来学习。今天展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讲述了雷锋叔叔不为人知的故事,让我对‘雷锋精神有了新的认识 :学雷锋不一定非要做一些伟大的事情,而是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心老师、尊敬师长就是学雷锋的体现。”嘉峪关市第一中学高一学生刘雨菲说。

“我今年 78岁,还很年轻,还可以为大家服务。”在雄关区绿化社区,老党员于保华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依然像朝阳一般青春火熱,每周都会主动来到居民小区给小朋友们讲故事,给街坊邻居当“调解员”。

在新时代的嘉峪关市,雷锋已经从一个人到一个团队,从一个团队演绎成一种文化现象,从一种文化现象成长为一座文明之城的精神高地,它的内涵远非“奉献”二字所能囊括。

传承 :“雷锋精神”的命脉

传承,精神链条永葆青春的活力源泉。“雷锋精神”只有经过一代代中华儿女民族精神的淬炼和重铸,才能在精神与精神的博弈对抗中实现主流精神与草根精神的融汇,实现主流精神对支流精神的稀释、占领和超越。

“在我之前的生活中,我总觉得‘雷锋精神是一句标语和口号,但听了展世荣老师和刘静老师的讲座后,我觉得雷锋就在我的身边,他就是身边的同事或者朋友。”嘉峪关市第一中学高一老师杨珂说,其实我们生活中做的每一件好事都是在传承“雷锋精神”、在弘扬真善美,而这也恰恰是教育的初衷,教只是一种方法,育才是目的。

“雷锋虽然离开了我们,可他的精神却并未离我们远去。”嘉峪关市“520”爱心志愿者团队成员何亮说,他们的团队成员平均年龄在30岁上下,从一个只有几十个人的小团体到现在拥有200多位志愿者,靠的就是“雷锋精神”的那种道德濡染感,它能让做公益的人幸福快乐、活力四射!

“不管我们承认不承认,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雷锋精神的基因,那是我们人类共同追求的真善美。我们说‘雷锋精神的基因会传染,说的就是‘雷锋精神的传帮带,一个‘雷锋会带动一群‘雷锋,一群‘雷锋会带动成千上万的‘雷锋。”陶克说,“再累,宣传雷锋也有劲头儿。”

从一面旗帜到一城标签,每一个“嘉峪关雷锋人”都笑得那样甜、那样美,这是信仰催生的昭昭英气,是信念点燃的猎猎激情,是炽情升腾的巍巍正气,本色依旧,漫卷云舒,万载垂青。

猜你喜欢
嘉峪关雷锋精神
嘉峪关魏晋墓壁画砖反映的丝路文化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致敬新时代雷锋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拿出精神
首届丝路天使总决赛在嘉峪关举行
“关照”来自嘉峪关
中国长城第一馆:嘉峪关长城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