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德芳
摘 要:文章在分析山西省扶贫形势的基础上,阐述了扶贫绩效审计的重要性。随后总结了现阶段山西省的扶贫资金绩效审计情况,发现了现阶段扶贫绩效审计中的问题:独立性弱、体系不完善、审计面不全等。最后根据现阶段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为以后的扶贫绩效审计工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山西省;扶贫绩效审计;问题研究
为准确的进行扶贫工作,国家专门划定了贫困线。2017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2300元定为国家扶贫标准。绩效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履行其职责过程中所使用资源的经济、效率和效果等方面的审计。财政扶贫资金政府绩效审计可监督检查脱贫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相关项目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以推动扶贫资金统筹整合使用,促进提高扶贫实效,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山西省财政扶贫绩效审计现状
1.山西省贫困状况
(1)贫困范围大,贫困人群收入低。山西省贫困范围相比其他省相对较大。山西省面积15.6万平方公里,贫困面积占40%多。属于国家重点贫困地区,农民收入低。虽然2017年,山西贫困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330元,相比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还是差距很大。
(2)环境气候恶劣,自然条件差,经济大环境整体低下。山西省贫困地区地质条件差,多为山区,交通不便并且降水量少,农作物产量低。加之山西省整体经济放缓,国际农产品价格低迷,煤炭企业转型困难,使得贫困情况更加恶化。
2.山西省财政扶贫成果
(1)貧困地区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十二五”时期,为响应党中央精神,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山西省把消除贫困作为政府的首要工作,坚持扶植产业、技能、资本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三位一体”模式,扶贫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果。2017贫困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7330元,增长10.7%,高于全国的增速。许多地方把产业扶贫和“一县一业”相结合,政府在充分了解当地特色的基础上,根据群众意见决定扶贫的产业项目。如今太行山一脉、壶关、陵川等地大量种植药材,左权、平顺等地种植核桃,吕梁山地区种植梨果,都已颇具规模,成为当地的致富产业,大力推动了当地的脱贫工作。
(2)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2016年,省委省政府及大力解决贫困地区用电问题,到2017年初通电村达到99.8%。实施贫困村饮水安全项目,2016年贫困地区饮水无困难的农户比重为78.7%,比上年提高4.8%。2016年贫困村接通宽带的比重为74.9%,比2015年提高5.9%; 最近几年虽然在扶贫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根据国家公布的贫困县数量来看, 2010年国家公布的全国重点贫困县山西为35个,到2017年依旧是35个,要在2020年实现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山西省的扶贫工作还需要继续努力。
三、山西省财政扶贫绩效审计的实施
1.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政策
(1)扶贫资金的监督和管理。财政扶贫资金由各省市财政局、扶贫办、发改委、民委、农委、林业局共同管理监督,围绕扶贫工作的总体目标和要求,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发挥整体效益。省市两级强化监督责任,定期组织检查、抽查,如有违规情况,及时进行制止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2)扶贫资金的分配和投向。财政扶贫资金的分配采取多因素结合的方法。依据各市县贫困状况、政策任务和脱贫成效,并且根据往年和当年的扶贫任务及实际需求适当调整。市县投入的扶贫资金要纳入扶贫总资金,与国家扶贫资金共同审计。国家扶贫资金应重点向特困县和连片特困地区倾斜分配。财政性专项扶贫资金的主要服务对象为已在省档案登记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财政性扶贫资金在投向上还明确规定了不能用于以下项目的列支,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支出、交通工具及通讯设备、奖金和福利补助、弥补企业亏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扶贫等。
2.山西省扶贫资金审计监督现状
山西省每年都采取交叉审计的方法对扶贫资金的使用和分配情况进行审计。审计资金包含各类与扶贫相关的资金,比如贫困林场扶贫资金、扶贫贷款贴息资金等。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国家和各级审计部门的监督下,全省扶贫资金管理逐步进入了规范化建设的轨道。但各市、县对扶贫资金的监管重视程度不一,挤占挪用、弄虚作假等问题依然存在,需要继续进行规范。
四、山西省财政扶贫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
1.审计机构独立性弱
审计受到当地政府机构的干扰较多,很难起到对同级部门的监督作用。为了克服本地审计机构独立性弱的问题,可采用异地交叉审计的方式。但对于一些小型项目,不可能随时进行异地审计,同样会出现本地审计不严的问题。
2.审计监督不能面面俱到
扶贫资金涉及到政府的各个部门,包含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交通、建设等多个部门,资金的用途较广,缺乏统一监督,容易被挪用挤占,很难做到全面监控无死角。扶贫资金的使用大部分在落后的农村,并且各种资金交叉投入,导致审计过程繁杂,从省到村中间需要层层审批,各部门配合困难,导致审计难度加大,审计成本增加,并且审计人员不足,导致难以对所有扶贫资金进行审计。
3.审计方式落后,审计体系和指标不够完善
由于我国审计制度比较落后,并且审计条件较差,没有将先进技术充分利用到审计过程中。特别是落后地区,相关部门在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中不能形成完善的数字化系统,审计效率低。当前扶贫绩效考核方面尚无完善的指标体系,导致不同的审计部门对绩效评价的结果有偏差。并且审计结果不够透明,群众监督性差,无法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五、完善山西省财政扶贫绩效审计的对策建议
(1)深刻认识扶贫资金绩效审计的深远意义,强化绩效审计意识。要做好扶贫资金的绩效审计工作,首先要认识到其深远意义。第一,财政扶贫资金的绩效审计关乎扶贫资金是否能保质保量的送到群众手中,关乎是否能完成全面实现小康伟大目标的实现。第二,财政扶贫资金的绩效审计关乎地方领导层的执政理念。如果连扶贫资金都不能良好利用,那本地区领导的执政理念也就值得商榷。第三,财政资金的绩效审计关乎地方的长治久安,底层人民的温饱不能解决,就会出现各种突发事件,造成民心不稳,造成政府公信力下降,给其他工作的开展形成阻力。所以扶贫资金绩效审计是利国利民的重大工程,需要每一位审计工作者加强认识。
(2)完善财政扶贫审计标准和法规。财政扶贫审计的标准和法规是扶贫审计的准绳,只有建立完善的标准才能对扶贫审计进行合理的评判,才能对政府的扶贫工作进行合理的量化和监督。扶贫审计也需要在遵守法规的条件下进行,完善的审计标准和法规,才能保证审计工作有规可循、标准统一,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审核的科学性和一致性,保证考核结果能够真实地反映出扶贫工作的成效。
(3)将扶贫资金绩效审计与财政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第一,将绩效审计和跟踪审计相结合。可以有效实现审计关口前移,实时发现资金使用过程中的问题,便于提前防治,以免事后审计虽然发现问题但是扶贫资金损失难以挽回。第二,将扶贫审计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可以避免扶贫過程的人浮于事和为迎合考核搞突击扶贫的行为。第三,将扶贫绩效审计纳入财政审计的大格局之中。通过审计可以发现预算管理的侧重点以及单位年度工作目标的主体方向,如果发现方向有问题可以随时更正。
(4)开展绩效审计监督及评价,强化绩效审计深度及力度。绩效审计人员的工作情况能够通过其审计报告体现出来,如果不能良好的履行审计职责,绩效审计的结果也将大打折扣。绩效考核管理的被监督并不意味着绩效审核独立性的降低,而是指其他单位可以通过指派项目相关人员参与考核评价,使考核过程更加专业,使考核结果更为合理、科学。
(5)提高审计结果公开力度和结果利用水平。审计结果的公开一方面能反映政府扶贫工作的成绩和不足,体现审计工作的监督作用。另一方面对于促进政府实行工作公开制度具有重要作用。审计结果也能作为政府人员的考核标准,通过审计结果对政府工作人员起到激励作用,也能使扶贫工作更有动力。
六、结语
扶贫绩效审计工作既是政府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也是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作用。扶贫绩效审计能否良好执行,审计结果能否公开公正,关系到政府、社会、群众生活等各个方面,不能有丝毫懈怠。作为审计人员,应该牢记自己的责任,端正对审计工作的正确认识,为山西省的扶贫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贾云秋. LX县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研究. 兰州理工大学, 2016.
2.王善平, 金妍希. 反贫能力导向的财政扶贫绩效审计研究.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37(03).
3.寇永红, 吕博. 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现状及改进措施.审计研究, 2014(04).
4.宋新莹. 财政扶贫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现状及改进策略.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7(07).
5.张文. 财政部等6部门印发办法 加强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中国食品, 2017(07).
6.新文化报. 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不得用于九个方面支出. http://news.ifeng.com/a/20170325/50833282_0.shtml, 2017-03-25.
7.刘莺瑛. 我国扶贫资金审计研究.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6.(责任编辑:何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