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声乐作品中方言的作用

2018-05-14 10:51靳勇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5期
关键词:方言

【摘要】方言的运用能够凸显民族声乐作品浓郁的地方特色,能够渲染出艺术作品的风格魅力,是艺术表达的重要手段。在民族声乐作品演绎时,除了能熟练运用发声方法,掌握独特的唱字方法——方言也是很重要的,需要我们不断地练习、研究与积累。

【关键词】民族声乐作品;方言;发音咬字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方言分为社会方言与地域方言,俗称地方话,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我国的许多民族声乐曲目都是非常经典的作品,都有利于学生发声、咬字、行腔或者表演方面的学习。纯正的方言发音会为民族声乐作品增添一份独特的味道,听众能很容易地感受到特有的历史人文气息与风土人情。将方言音乐化运用在民族声乐演唱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声乐教学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与探索。

一、体现民族声乐作品的民族灵魂

我国民族众多,生活环境与风俗习各异,语言自然也具有差异性,在一定的生活区域内,相同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的人们使用这种地方语言生活、交流,它的使用较有局限性,超出这个范围交流上便会出现障碍。在民歌作品中方言的运用却能够增强民族声乐作品的艺术特色。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歌曲,侗族大歌整首歌曲都运用了方言来演唱,不仅能表达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体现了侗族人民的审美观念,歌曲用纯方言演唱的形式能够传达出侗族纯正的风味,对整个民族的精神文化、风俗习惯等民族性的精神体现有着极大的作用。

二、体现民族声乐作品的地域特性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地域差异形成了不同的腔调,民族歌曲风格具有不同的地域性特色,其丰富的演唱形式汇聚为我国宝贵的声乐艺术瑰宝。在声乐教学与演唱中,恰当地运用普通话与方言,可以使民族文化通过声乐作品得以传承与流传,同时,使得民族歌曲具有风格独特的民族地域特点。我国民族声乐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有着显著的地域环境特点,其中包括风土人情与地理环境的差异。在演唱民歌作品时,气息、支点、共鸣腔体等技术的运用与作品内涵、情感表达的诠释是声乐演唱的基础,掌握正确的方言发音咬字技巧是歌曲的精髓,在学习歌曲前首先要对歌曲的风土人情有所了解,学习语言的发音的特点与规律。尽量将民歌的本真演绎出来。例如,南方的歌曲曲调柔和,发音咬字多婉约细腻;北方民歌以粗犷、爽朗、奔放为主;高原地区以山歌为主,唱腔高亢且明亮;平原地区歌曲抒情、宽广。

即使是同一个民族,也会因地域差异导致方言与歌曲风格有差别。我国人数最多的汉族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声乐演唱中方言的差异性特点尤为突出。例如,河南民歌、戏曲都受方言的影响,哥要唱作“guo”,你要唱作“nen”,和要唱作“huo”,如若将方言的唱腔、发音咬字规律掌握好,能够为歌曲的文化艺术风格抹一笔重彩。可见,对声乐作品的地域位置、文化、社会意识等因素进行深入挖掘,对表现民族歌曲地域性风格特色有着关键的作用。

例如,我国西南地区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是首生动诙谐的描写多情少女形象的歌曲,先描写环境,再通过“娘”与“女儿”的对话,朴素的、亲切地将母亲看懂女儿心思的画面呈现在眼前,歌词中的“树”“手”“舍”和“娘”字就可以用四川方言唱作“su”“sou”“se”和“liang”,普通话唱词中用这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字来点缀,会带给人以甜美的巴蜀气息。方言中的衬词,如“哎”要做力度的控制,表现姑娘在母亲追问时慌张、害羞的心思,要将如此地域特色浓郁的民族歌曲表现到位,很有必要了解四川当地人说话的节奏韵味,才能凸显民歌作品独到的地域风情。

三、体现民族声乐作品的艺术风格

民族声乐作品因我国地理环境因素,产生了地域性的方言文化风格,演唱中由于方言的润色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风格魅力。声乐作品中,白话虽能将歌曲的表意传达出来,但作品精神层面的意境与内涵就会缺失,在演唱民歌时,根据歌曲的情感要求,可以将润腔的技巧与方言的发声咬字同步进行训练,以方言润色,歌曲的意境、情感就会上升到艺术层面。

例如,脍炙人口的陕北民歌《赶牲灵》,描述的是陕北本地人称之为“赶脚儿”的行当,类似于云贵地区“赶马帮”,赶牲灵者用骡、驴等牲畜进行货物运输,在古代交通工具欠发达时赶一趟牲灵的时间十分漫长,途中风餐露宿,因惦念赶牲灵的亲人,遇到赶牲灵队伍就会前去打听亲人的近况。赶脚儿人为图吉利,将队伍前的三头骡子挂上彩球和铜铃、铜镜,行进时会因镜子摇晃而闪光。《赶牲灵》这首民歌的曲调高亢嘹亮,演唱时节奏要舒展、宽阔,气息要深而长,支点靠上,唱出自由豪放、纯真的山土味道。“走头头的那个骡子哟”一句中,“走”要从贴着胸腔悠着唱出,“哟”在结束的地方用假声润腔,另一个润腔方法是用直音唱前两拍,第三拍用波音唱出来,气息位置要低,成声点要在高位置。在掌握润腔技巧的同时,不一定要用方言唱整首歌曲,只需用具有代表性的字稍作点缀来体现作品的艺术风格,例如,“那”“na”唱作“nei”,第二个“头”字和“子”要用儿话音唱作“头儿”和“子儿”,“路”唱作“lou”,“咬”要唱作“niao”。

山西民歌中的方言词汇反映了当地老百姓朴素与诙谐的性格特点,《割莜麦》就源于物资匮乏的河曲,这首歌不仅能体现劳动人民当时的生活状态,还展现出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哥哥在山头以上呲喽呲喽割莜麦,小妹妹在山里沟里洼里岔里咯嘣咯嘣刨山药”“呲喽呲喽”“咯嘣咯嘣”为象声词,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镰刀割莜麦、铲子刨山药时的擦撞的声音,这两个词叠加使用也是该地区的语言习惯,方言与旋律的结合给予听众无穷的回味。

四、提升民族声乐作品的情感表现

方言在民族声乐作品中的运用不仅能体现民族文化与风情,更能让歌曲的情感和内涵入木三分,升华作品艺术情感。民歌是广大劳动人民思想情感、意志愿望的情感表现,其中的喜与乐都是情感信息的传递,反映出人民的生活状态。语言是声乐学习的重要环节,运用纯正的方言发音咬字,有利于丰富民歌的内容、塑造音乐形象。在我们平日的声乐训练中能够感受到,很多优秀的民族声樂作品都是广泛地运用了民歌的素材整理、改编而来,具有独到、浓郁的地方语调色彩,我们将方言运用至演唱中,使其更有民间韵味,可以充分地表达作品艺术情感。例如,《叫一声妹妹泪莫流》,作品描写了山西当地贫苦百姓因生活所迫,男人要“走西口”营生场景中亲人、爱人离别之情。“泪蛋蛋也是哥哥心头的油”这一句中的“泪蛋蛋”这个叠字,就贴切地再现了走西口的血泪与辛酸。又如,《采茶歌》中的唱词“天顶哪哩落雨仔呀弹呀雷啰公伊呀,溪仔底哪哩无水仔呀鱼啰这个乱呀撞啰啊”,由方言衬词元素构成,是当地风土人情、生活状态的体现,对歌唱的环境进行了渲染。茶农在劳动时舒缓了劳作压力,激发了干劲,“十二月采茶歌”以一领众和的联唱形式,众人以方言来演唱该歌曲展现了茶农吟唱茶歌的传统民俗,渲染了生活气氛,使作品传递出风土人情以及人物的性格特点,传递思想情感。

民族声乐作品中方言的运用,能够很直观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例如,陕西方言“撩咋嘞”源于陕西土话,表示非常愉悦、高兴的意思,是陕西当地人聊天时非常惯用的词语;又如,西北民歌中的“阿么呢”“阿达呢”“阿个”是“怎么办呢”“哪里”“哪个”的意思,东北民歌《梅花开得好》中的唱词“嗯哎哎嗨咿呀哎嗨嗯哎哎嗨呦”“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呀”,当地民歌中常用这样的词来自问自答、自说自唱,能够反映当地人民的自娱自乐的乐观心态;陕北民歌《红军哥哥回来了》中的“鸡娃子、狗娃子”等词,是陕北人民在历经痛苦与艰辛后,迎来亲人红军打胜仗凯旋后欢天喜地的热闹场景,质朴地表达了深厚的军民鱼水情谊,与普通话演唱相比,方言的运用能丰富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反映我国各地、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反映当地人民特有的心境,使听众们更加喜爱,深入人心。

五、结语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方言因幅员辽阔而绚烂,民歌因方言而缤纷,方言的运用是我国民族歌曲演唱中必不可少的技术。在演唱民族声乐作品时合理地运用方言能使歌曲更加接地气,具有乡土风情,使演唱贴近百姓、贴近生活,使民歌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升华于生活。总而言之,学习声乐作品,有必要学习方言的演唱,在民族声乐作品演唱时合理运用方言的发音咬字,有利于表现作品的民族特色与艺术内涵。因为我国民歌作品浩瀚如大海,在声乐学习时还要多了解地域文化差异与民族文化差异,要了解与掌握这些语言的特点与共性,在民族声乐作品的演唱中发挥平衡与协调作用,促进我国民族声乐艺术走向世界舞台,丰富声乐艺术的内容,做好文化交流工作,发扬中华民族艺术文化。

参考文献:

[1]苗晶,乔建中.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2]施咏.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3]王士魁.民族声乐教学新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靳勇(1974-),女,山西大同人,大同市文化艺术学校,高级讲师,文学学士,研究方向:声乐学。

猜你喜欢
方言
Spring Festival in Pingxiang 我在萍乡过春节 Fawn Li
“方言梗”走红的启示
“方言”走红, 体现的是文化认同
鸟儿也有方言吗
让方言冒芽等于缘木求鱼
重庆·味道
方言文化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
试析陕西方言中的[]与大同方言中的
有一个讲方言很重的老师是种什么体验?
跟踪导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