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琼,周哲
[摘 要] 以参与2015年、2016年、2017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技能高考教学管理和培训指导为例,浅谈培训体会,以提高考试通过率。
[关 键 词] 护理专业;技能高考培训通过率;体会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1-0198-01
“技能高考”是湖北省面向中职毕业生统一开展的以技能操作考试为主、文化考试为辅的招生考试。[1]我校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连续三年参加了該考试,通过率分别为82%、96%、97%。笔者参与了考前培训的教学和管理,现将培训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进行归纳。
一、培训前准备
(一)解读考试大纲
培训前组织教师仔细研读2015年、2016年、2017年的考试大纲,明确考试依据、考试办法、专业知识、技能操作的考试内容、试卷结构、考试形式、答题要求、评分标准、评分办法等,使教学的针对性更强,做到教学既有总体目标,也有阶段目标。[2]
从近三年的考试大纲来看,护理专业技能考试由专业知识考试、技能操作考试两个组成部分。总分490分,专业知识考试采用计算机辅助进行(简称:机考),题型为单项选择题,题量为50小题,考试时间50分钟,总分150分;技能操作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340分,考试项目每年略有不同。无论是专业知识考试还是技能操作考试,其内容均为《基础护理技术》课程中的内容。
(二)编写专业知识习题库
在充分研读考试大纲后,为了有效提高专业知识考试的成绩,《基础护理技术》课程组教师积极编写、整理了1000余道试题,组成了涵盖所有考点的试题库。
(三)制作操作脚本
以临床护理新进展、新理念为指导,深刻领会评分标准,设计操作脚本,即详细的操作流程,包括每个细微的动作、表情及病人沟通语言等,让学生按流程练习。[3]
(四)设计情景案例
护理专业技能考试中无论是专业知识考试还是技能操作考试都涉及案例,考察考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培训前,教师根据考试内容设计贴近临床的情景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和讨论,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有计划的培训
(一)专业知识培训
专业知识考试的内容学生在三、四学期已学,但时隔已久,记忆模糊。在培训中,教师集体备课,讨论、分析常考的考点、题型、易出错的知识点等,通过比较、联系、编写记忆口诀等方法帮助学生加强记忆。
(二)技能操作培训
1.熟练掌握操作流程
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相关操作,考生必须熟练的掌握各项操作流程。在培训中,教师将各项操作的流程进行归纳总结,编成口诀,使学生尽快掌握各项操作流程。如单人徒手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轻拍重唤无反应,呼救高声语;手摸动脉无搏动,仰卧硬平地;双乳连线掌根按,手指要翘起;肘部伸直垂直压,至少5厘米;放松一定要完全,手不离胸壁;频率至少100次,坚持别中断;配合呼吸302,就会有奇迹。[4]
2.注重操作细节的训练
在2017年的护理专业技能考试大纲中未明确指出技能考试的合格分数线,这意味着考试分数越高,通过的可能性才越大。
3.注重应变能力的培养
在陌生的考场,紧张的氛围下学生可能会出现一些小失误,如,铺备用床时床单叠错了,测血压时叫错病人床号和姓名,铺无菌盘时夹取的纱布掉到地上等。针对考试中可能出现的失误,首先应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如考生叫错病人床号姓名,可通过每天更换病人基本信息来练习,使考生适应不同的变化。
三、加强考核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除了课堂上的随机抽查,在考前两周进行了强化训练、集中考核,要求考生人人过关。专业知识方面,利用考试酷APP每天进行一次考试,对低于120分的考生,教师单独辅导、讲解知识点,直至考生理解、熟记相关知识点。技能操作方面,采用教师考核组长,组长考组员,然后教师抽考组员的方式进行考核。
回望近三年的考试,学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教师也收获了一些教学经验,但仍然存在许多的困惑。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要不断思考,探索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燕雪琴,吴望红.湖北省统一护理技能高考考试结果分析与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4,7(32):92-93.
[2]杜楠.教学务实,质量提升:关于旅游类技能型高考技能考试部分的教学经验与思考[J].求知导刊,2017(4):95-96.
[3]宋晶,黄妍.浅谈护理技能大赛静脉输液项目培训的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17,1(35):86-87.
[4]幸嘉萍.现场“心肺复苏”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J].职教通讯,2013(3):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