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和茶

2018-05-14 10:51欧阳林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1期
关键词:宝黛龙井茶妙玉

【摘要】茶是中国最传统的保健饮料,无论时间、地域、民族等诸多界限都无法隔绝中华民族对传统茶文化的高度认同。茶的品性纯粹而不纷纭、宁静而不喧哗、端庄而不伪饰、真挚而不浮夸,是洁净、知性与慧根的象征。

【关键词】茶;《红楼梦》

【中图分类号】I207.411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人素来讲究从酒品看人品,其实从喝茶也能看得出人品。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就很善于从喝茶来显示人品。比如,宝玉的奶娘李嬷嬷喝茶很霸道,老是在宝玉屋里抢茶喝以摆谱;栊翠庵妙玉的以茶待客之道,则带有炫技和夸耀自己人品洁净、尊贵的目的;贾母屋里吃了饭要用茶漱一漱口再上喝的茶,既是规矩,也是生活品质上的讲究;众人携刘姥姥游大观园时,王夫人断然拒绝黛玉奉茶,是暗示亲疏界限,并隐隐驳了贾母面子,等等。据有关专著统计,《红楼梦》120回里竟有112回写到了茶,近300处写到茶事①。我们知道,《红楼梦》还特有一种隐其真事、假语村言的写作方式,常常让读者看不到作者的真心,人物关系的构建和叙事手法也常常似是而非、真假莫辨。但作者又似乎有意从喝茶这个细节多次彰显了几个相关女性形象的人品,并起到显示真相的重要作用。一号女主人公林黛玉,更与茶隐约有一种密不可分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是荣辱相关、福祸相随。本文归结小说中林黛玉和茶的缘分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林黛玉推崇龙井茶

第82回宝黛坚守的爱情渐渐陷入绝境,贾宝玉去家塾上学前特地来辞别林黛玉,黛玉用自己才喝的龙井茶招待他,以示郑重。两人虽苦苦相思,好不容易见了面却只对坐了片刻就告辞,心中都焦灼惶恐于“金玉良缘”渐成事实,二人却始终坚持以礼相待,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宝玉、黛玉在感情和理智的考验面前展现了真君子的气质,宁粉身殒骨而行不逾礼。

细加比较,从红学“影子说”的角度来看,龙井茶俊逸秀雅独特无双的特质恰与林黛玉的人品相契合,俨然是林黛玉物像的“影子”。

林黛玉自诩“孤标傲世”,所作《葬花词》“质本洁来还洁去”足以明志;龙井茶是炒青中的极品,因其独特的制茶技巧,外形工整可爱、雅致脱俗,与其他条索形、珠形、杂乱的散片形等寻常茶形迥异,自有一种“孤标傲世”的风流雅趣。而且茶味深挚清醇,茶香清幽玄远,汤色清雅透彻,与众茶迥然不同,令人一尝难忘。

林黛玉性情真挚爽直,心口如一,为人从不使奸做伪,气质内蕴纯贞深挚;龙井茶外形单纯率直,不揉不捻不矫揉造作。又常取两叶一芽,称为“雀舌”,暗合林黛玉的能说会道,言辞聪慧有机锋。

林黛玉天生体态轻盈風流,更独具一种常人不及的仙姿灵窍,观之葱俊脱俗,友之黠慧可喜。龙井茶形若片羽,观之轻盈有蹁跹之姿。斯人斯茶俱令人心向往之。可以说,古今中外几乎找不出比林黛玉更契合龙井茶的女性形象了!

二、林黛玉爱喝茶却不挑茶

一如她一贯做人率真自然的风格,与茶性贵在天然纯真不谋而合。如第25回,即使是宝玉、宝钗、凤姐都不太喜欢的暹罗国进贡的茶,她也能喝得顺口,说“我吃着好”。以至于凤姐喜欢她的乖,故意拿喝茶开她的玩笑:“你既吃了我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儿?”惹得“众人都大笑不止”,黛玉只好“红了脸,回过头去,一声儿不言语。”这种乖顺是她真实性情的一个侧面。喝茶如此低调,和她聪明灵慧的天性有关,她早就看到贾府花销庞大,出多入少,心下有所担忧。所以平时生活也极简省,连吃药都不会主动开口索要,但也并不像薛宝钗一样拒绝贾府送来的所有摆设器玩,徒留四壁空墙,刻意简朴以投合王夫人对儿媳的标准。她很会布置屋子,潇湘馆虽小却很齐整,有满架的书和许多小巧器玩,桌上有整齐的文房四宝,让二进荣国府的刘姥姥叹为观止(第40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以为是哪个公子的书房。那些书都是她父亲过世后她从扬州带回来,留着作为对父亲的纪念。而她的为人,是连窗上糊的窗纱旧得褪色了也没想过要换新的。茶道崇尚自然俭约,俭约而不矫情,物尽其用才是自然。

三、从喝茶看人品,黛玉高于妙玉,钗更无法与黛并肩

林黛玉素有洁癖,但从未有碍于姐妹情分;她衷情于茶,但从不过分专注于茶道。同样爱茶、有洁癖,妙玉就显得不通人情世故了。

第41回贾母带着刘姥姥和众人到栊翠庵小坐,庵里带发修行的才女妙玉招待了贾母后单请钗黛、宝玉在后堂耳房喝茶。妙玉高兴地拿出精致贵重的古典茶具招待两个贵族少女,更是用自己平时喝茶的绿玉斗招待贾宝玉。烹茶用的水愈加讲究,在前堂敬贾母等众人的是旧年收集的雨水,已经很难得了,而耳房里招待宝玉等人用的水居然是五年前妙玉在名山名寺里梅花上收集的雪,用青瓷花瓮装着埋在地下,平时不舍得吃的。可见妙玉对宝玉等的造访何等郑重其事。但她还是失于对茶道过于较真,僭越了交友之道。她不停炫耀自己的茶艺修养,比如“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驴”;宝玉嫌妙玉给自己用的绿玉斗不名贵,是个“俗器”,想要钗黛二人用的那样名贵的杯子,妙玉说:“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得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黛玉问了一句:这茶也是旧年雨水烹的?被她冷笑着奚落了一大篇:“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隔年的雨水“哪有这样清淳?如何吃得?”如此抢白一番,虽然妙玉有机会在她瞧得起的几个为数不多的朋友面前一逞口才,并得以施展出十分的技艺,因而尽兴而且畅快,但给黛玉留下的印象是美中不足,“天性怪僻”,“不好多话”。至于贾母递给刘姥姥喝过一口的成窑五彩小盖钟,居然被妙玉嫌脏要当垃圾扔掉。宝玉问她要了来想送给刘姥姥,妙玉虽然同意了,嘴里却说倘或是自己用过的,砸碎了也不送人。这就洁癖太过,失于怪僻了。

跟妙玉比,林黛玉的洁癖因其聪明剔透就显得既超逸又充满人情味。在第40回,贾母带着众人来到探春的秋爽斋,笑言:“他们姊妹们都不大喜欢人来,生怕腌臜了屋子……只两个玉儿最可恶;回头吃醉了,咱们偏往他们屋里闹去。”说得大家都发笑。这说明宝玉黛玉平时生活中也是有些洁癖的,但从贾母和众人带着促狭意味的玩笑话可知,黛玉这个缺点也像她一贯的为人,总能拿捏好分寸,让人生不起气来。在《红楼梦》里也从来没有林黛玉因为洁癖而怠慢冲撞了任何人的叙述。

如果说栊翠庵赏茶妙玉失于言语唐突、有违自然恬淡的茶道,那么林黛玉在红香圃贾宝玉的生日聚会上的表现,则充满了茶道玄妙冲和的禅机。这也是一段最能比较出钗黛之间人品高下的情节,说的是第62回大观园的女孩子聚在芍药园红香圃的花厅里一起为贾宝玉、平儿、薛宝琴和邢岫烟四人过生日。热闹的射覆斗酒之后,大家散开来休息,宝黛二人独躲到一边聊天。林黛玉用心良苦地逗引着贾宝玉分析家族经济“出的多,进的少”的难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如今若不俭省,必致后手不接”。贾宝玉却尚未醒悟,说了一句糊涂话:“凭他怎么后手不接,也短不了咱们两个人的。”黛玉听了,顿时撇开他故意去找宝钗说笑。原先他们自顾聊天不理会旁人,袭人有心端着两杯茶过去打岔,走过来时却见只剩下宝玉了。贾宝玉正因为被黛玉撇下不自在,明知钗黛在一处,没有让袭人把兩杯茶都端过去,而是接了一杯;袭人也已看明白钗黛二人在一处,却没有添一杯端过去,而是就将剩的一杯端了过去;薛宝钗也明知这杯茶原是斟给黛玉的,却先接了,并不是口渴想喝,而是漱了一口,剩下半杯却递到黛玉手中;面对钗、袭二人眈眈而视的目光,林黛玉便从容地将这半杯残茶一饮而尽,然后向袭人道谢:“难为你想得到。”加聚会的人很多,老一辈的有薛姨妈和贾宝玉同辈的有宁府里当家的主妇尤氏,平儿是荣府这边当家的二把手,薛宝琴和邢岫烟是寿星也是客人,以及李纨、宝黛钗、湘云、三春、香菱,还有袭人彩云这些“屋里人”,和紫鹃、玉钏儿、晴雯、司棋等众多大小丫鬟。大家族重脸面,林黛玉如果为一杯茶较真,小心眼、刻薄嘴的形象就当众坐实了,更别说宝玉会为难,过生日的其他三人也会扫兴,尤氏、平儿是两府里当家的,会着忙,在场的薛姨妈会恼恨,不在场的王夫人会更不高兴,贾母则会更伤心。可见,孤标傲世如林黛玉,客居于锦衣玉食、权势倾轧之地,也知道想要一个“洁”字殊为不易。她不怪宝玉不仔细,不怪袭人出难题,甚至不怪薛宝钗步步紧逼,她已经悟了。林黛玉为了她所爱的人,为了宝黛一直艰难守护的爱情,如此机智应对、委曲屈求全,既有大度量,也有大智慧。

有人认为,这一段是“金兰契”之后钗黛和睦不分彼此的最好证明,本文看来这却恰好是薛宝钗无视宝黛爱情决定当仁不让、捷足先登的潜意识表现。所以后来王夫人授意她协理大观园时,每天晚上格外卖力地乘轿巡夜一副管家人姿态,在查检大观园时更是众姐妹之中唯一可以超然事外免于侵扰的地位尊贵之人。这么想做宝二奶奶的薛宝钗,亲眼看到宝黛感情慢慢成熟,看到贾宝玉一次次为林黛玉当众佯狂装疯(第57回慧紫鹃情辞试莽玉),亲耳听到贾宝玉宁舍金玉良缘而愿取木石姻缘的“梦话”(第36回绣鸳鸯梦兆绛芸轩),却始终依仗王夫人的权势对林黛玉步步紧逼,一边却虚情假意表演姐妹情深。所以说,人品和情感的纯贞深挚是林黛玉远胜于薛宝钗之处,也是薛宝钗极力掩饰却总会在不小心的时候露出马脚的地方。综观林黛玉形象,她并非完人,但活得清灵磊落,便远在钗之上。这几段情节足以概括林黛玉的人品:形蕴俱胜,诗德双馨。

注释:

①段振离.红楼说茶:《红楼梦》中的茶文化与养生[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欧阳林,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国学经典与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宝黛龙井茶妙玉
妙玉那场茶事
杭州龙井茶园
龙井茶
阅读《红楼梦》“宝黛参禅”的感悟
冰与火的性格冲突
欧阳奋强:深情忆“宝黛” 卅载一觉红楼梦
从信息修辞学看宝黛爱情悲剧的原因
《海滨寄简》<天宝集>第11篇
妙玉的爱情用力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