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展陈设计空间布局的技巧方法初探

2018-05-14 10:51张贝贝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7期
关键词:空间布局博物馆方法

【摘要】空间布局是博物馆展陈设计的重要方面。本文简要分析了影响博物馆展陈设计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即展陈内容和参观者,并立足这两个主要影响因素,综合其他角度,尝试性地提出了几点博物馆展陈设计空间布局的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博物馆;展陈设计;空间布局;方法

【中图分类号】G26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博物馆作为重要的文化场所,对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陈列文物或收藏品是博物馆的最基本功能,而博物馆展陈是在一定空间内进行的, 博物馆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并不仅仅依靠文物或收藏品本身, 能够体现艺术性和美学价值的展陈设计形式及空间布局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好的博物馆展陈设计不仅能更好地展示文物本身, 也能更好地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其中,博物馆展陈设计的空间布局体现了博物馆展陈设计的精髓和高度。

一、影响博物馆展陈设计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

影响博物馆展陈设计空间布局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从展陈内容(即文物或收藏品)和参观者两方面因素分析。

(一)展陈内容本身对展陈设计空间布局的影响

作为展陈内容的文物是展陈設计空间的基础。文化是多元的,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文物承载了独特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文物本身的独特性为展陈空间的个性化设计奠定了基础,而合理的博物馆展陈空间设计能够更好地烘托和表现文物的文化内涵。文物与展陈设计空间布局的关系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历史文物受环境因素影响很大,文物的完好保存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且文物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这就决定了文物的展出条件很高,展陈设计必须考虑好文物的保护,营造适宜的展陈环境;二是在建立适宜的展陈环境的基础上,要根据文物的类型和文化内涵,确定展陈的主题和框架,进而对文物展品进行合理组织,充分考虑展陈文物的类型、数量、组织排列次序等对展陈空间的制约和影响。具体而言,不同性质、形式的展陈内容(文物),对空间布局形态有不同的要求:

1.独立展陈的空间形态要求

能够独立展陈的展品一般对环境的要求和依赖程度较小,这类展品主要包括仅供观赏的艺术品。独立展陈的展品本身的位置、高低、角度、感光度等因素占主要地位,而对环境的依赖、与其他展品之间的相互影响则是次要的。因此,独立展陈的展品对空间布局形态的个性化要求不高,其所要求的空间布局形态是一种“匀质空间”,此时的空间布局纯粹作为展品的背景而存在。这种“匀质”空间在各个方向是同质、同性的,不会因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这种空间还应该是可变的,即随着同类展品展示的流动与更迭,可以对空间进行重新设计和改造,而不影响展陈效果。

2.场景展示的空间形态要求

历史文物对展陈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对历史文物类展品进行空间隔离与保护无疑是一种有效且常见的保存、展陈手段,但空间隔离与保护使得文物处于相对静止、孤立的状态,使文物与其原有环境和历史背景脱离了关联,文物展品展现其背后所蕴藏着的文化历史内涵的功能也大打折扣。因此,在展品得到必要且充分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场景展示是一种既能保护展品不被破坏,也能传递文物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的行之有效的展示方法。场景展示从文物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出发,对空间布局形态的要求是个性化的、独特的,即特定的场景应对应特定的空间布局设计。此时的空间布局不再仅仅作为展品的背景格局,而是成为展品的一个部分,与展品本身相辅相成,融为一体,承载展品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

总而言之,作为展陈内容的文物决定了博物馆的展陈主题和类型,进而决定了博物馆的展陈设计空间布局方式。

(二)参观者对展陈设计空间布局的影响

博物馆的存在根本上还是为人的需求服务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越来越高,需要更加丰富、更加多样的文化产品来满足。而作为提供文化产品的博物馆,其设计重心也由传统的以文物为中心开始向以人为中心转变,博物馆的展陈设计越来越需要考虑普通大众的需求,博物馆展陈空间设计需要更加人性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市场环境下,博物馆展陈设计需要更加注重研究参观者的心理活动,需要更加注重参观者的兴趣爱好,进而在展陈主题、形式、空间布局等方面作出相应调整与规划,充分满足参观者的主观体验和教育知识需求。参观者的需求是多样化、个性化的,展陈空间设计除了要关注个性化外,还要从个性中归纳概括共性的东西,比如参观者的基本需求、行为方式、心理特征。从人性化设计角度出发。博物馆展陈设计空间布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博物馆展陈设计要注重优化空间布局,尽量避免容易产生视觉疲劳的设计,注意视觉空间范围大小的影响,努力营造人性化的空间环境,以达到较好的展陈效果;二是要尽量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在展陈过程中,可以在主文物的周围,按照一定的空间次序展陈一些必要的辅助展品,以满足人的生理活动尺度和视觉识别表现要求。总而言之,人的需求越来越成为博物馆展陈设计空间布局的依据,“以人为本”的空间设计逐渐成为博物馆展陈设计空间布局的重要原则。

二、博物馆展陈设计空间布局的方法

博物馆展陈设计效果的好坏受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空间布局是一项基本要素。博物馆展陈设计的空间布局既要根据博物馆的主题、类型及具体的展陈内容来决定,也要综合考虑现代科技手法、艺术技巧,更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空间布局原则,注重增强参观者的体验感。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具体可尝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博物馆展陈的空间布局设计。

(一)以展陈内容为基础,合理使用多种空间限定方法及设计手段,最大程度上烘托和表现展品主题与特质

不同的展陈内容和主题,对博物馆的展陈设计具有不同的要求,形式为内容服务,展陈空间布局设计要立足所“服务”的展陈内容。在具体设计中,要注意从展陈的核心内容中提炼与主题相符的符号和元素,在空间布局上合理巧妙地使用组合这些符号和元素。例如,可以通过在天花板、地面上设计相应的造型和色彩,调整隔断高低、大小,调整符号在墙面的位置等方式组织规划空间,为所展示的展陈内容(文物)营造独特的、相适应的空间氛围和环境。

(二)注重展陈的变化性与灵动性,避免陷入形式上的单一和呆板

空间布局设计要考虑到参观者动态的行为轨迹和人群数量分布特点,展馆空间平面划分上要注意突出重点,主次分明,形式多样而统一,防止空间设计的平均化、单一化,形成一定的展陈结构和展线构成。比如,每一个主题展厅都可以合理安排主要展位和次要展位,合理设置视觉中心,在构成具有艺术美感的展陈结构的同时,给参观者留下深刻印象。

(三)合理使用空间占领的手法

在博物馆整体展线的安排布置上,既要注意在展陈内容上分门别类、排列布置有序,又要保证让参观者随着文物历史发展进程的展开步步深入,增强参观者的主观体验感。具体来说,展厅可以设计、布置大量占据空间的展示项目,比如情景再现,以增强观众的真实体验,激发参观者的求知欲,引导参观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展陈内容。

(四)合理设计展陈空间路线

博物馆展陈的参观路线设计是展陈空间设计的首要任务。一般而言,博物馆的展陈路线设计应遵循人们的阅读方式和顺序,即自左向右的参观阅读顺序,从进入博物馆的左手边开始,依次向右布置、排列展陈内容。同时,展陈路线设计也要考虑到对参观者的参观质量、停留时间的影响,采取多种路线设计类型,比如单线式、复线式、开放式的路线方式,吸引参观者更多停留,改善参观者的体验感,提升展陈效果。

(五)运用“叙事空间设计”手法设计安排群体空间

“叙事空间设计”将时间因素纳入到空间布局中,根据展陈内容的历史发展顺序进行空间设计,是博物馆展陈空间设计的一种常用方法。叙事空间在内容叙述、空间形式、表现方式上具有独特性,其设计要合理設置过度元素,以保证空间顺序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六)展陈空间的结构布置上要有“节奏感”

所谓节奏感,即张弛有度,松紧适度。如同绘画中的“疏能跑马、密不透风”一样,作为一种艺术设计,博物馆展陈空间设计不能见缝插针,设置得满满当当,而要通过松紧适度的空间布局来体现艺术美感和增强参观者体验感。这就要求展陈空间在展示、容纳文物展品等内容的同时,也要合理留置“空闲”区域,根据展品组织形式和展厅空间大小设计一些供参观者休息和放松的空间区域,为参观者创造更为人性化的参观体验。

参考文献:

[1]杨茗.当代博物馆展陈设计的重点要素研究[J].大众文艺,2016.

[2]彭璟.博物馆文物类展品展陈空间特色研究[J].艺术评鉴,2017.

[3]胡妍.浅谈博物馆展陈设计中形式与空间的布局[J].艺术科技,2017.

[4]冯泰林.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形式与空间布局研究[J].中华民居,2014(2).

[5]李颖.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形式与空间布局研究[J].大众文艺,2017.

作者简介:张贝贝(1984-),男,汉族,河北邯郸人,历史学硕士,中国铁道博物馆,馆员,研究方向:铁路史。

猜你喜欢
空间布局博物馆方法
浅谈通信基础设施(传输部分)空间布局规划
博物馆
沈阳故宫的营建与空间布局特色分析
自然与建筑
南阳市主城区星级饭店空间布局研究
用对方法才能瘦
露天博物馆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