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矛盾”

2018-05-14 10:51张瑶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10期
关键词:艺术作品矛盾艺术家

张瑶

【摘要】E.H.贡布里希之作《艺术的故事》一直被艺术史学界视作入门的“圣经”。其行文通俗易懂却不肤浅,洋洋洒洒六十万字,不仅带领读者回顾了几百万年的艺术(主要是美术)史,更多次突出了作者本人的艺术观。本文从艺术鉴赏中常见的两对“矛盾”入手,阐述、分析贡布里希在本书中提出的艺术观。

【关键词】E.H.贡布里希;矛盾;知识;眼睛;历久;弥新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一、其书其人

《艺术的故事》自1950年首次出版以来,近70年的时间收获了无数读者。无论是年轻的艺术入门者,还是经验丰富的艺术家,都能从中有所收获。法国卢浮宫前任馆长皮埃尔·罗森伯格更是评价道:“恩斯特·贡布里希爵士的《艺术的故事》寓教于乐,就像《蒙娜·丽莎》一样举世闻名。”本书在艺术界的地位不言而喻,究其原因大概不外乎两点:通俗易懂、平易近人的语言和鞭辟入里、独到犀利的见解。

《艺术的故事》概括地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从史前期到如今,横跨了几百万年的历史,将每段历史写成“故事”,用“故事”带领读者走进历史、近距离地感受历史。从原始的“图腾”崇拜,到埃及对“重生”的信仰;从希腊、罗马对“纯粹的美”的追求,到中国对“意境”的把握;从带有宗教色彩的“优雅”创作,到满足市井民众口味的叙事“描写”;从追求真实、捕捉光线与色彩,到艺术的危机、理性与革命……全书正文加导论共29章,涵盖了艺术史中几乎所有的关键词。这些不同社会、文化大背景下的“小故事”,串起了整部有血有肉的艺术史。“感同身受”大概就是贡布里希所希望带给广大读者的阅读感受。

真正赋予一本书“灵魂”的是作者的精神世界。贡布里希用独到、犀利的见解给《艺术的故事》赋予了生命。本书开篇立意,因此,“导论”无疑是本书最精彩的一篇。在导论的一开始,贡布里希就“破天荒”地抛出了一句话:“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而已。”这句话至今都在影响着艺术爱好者的鉴赏活动,甚至影响着艺术家的创作。他的主要学术著作有《理想与偶像》《艺术与错觉》《艺术的故事》等。阅读贡布里希的著作以及专家学者为其写的书评,不难发现,贡氏擅长给“外行”讲“内行”的知识,并且这一过程不但不晦涩难懂,反而形象生动、十分“通透”。这是因为贡布里希给自己定了四条“规矩”。他将这四条“规矩”写在本书的前言之中,并称之为“律己准则”。

首先,不凭空评价一件作品,必须做到“有理有据”。没给出插图的作品一律不做论述,否则《艺术的故事》就会变成“艺术作品名录”,那么这本书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其次,选取有价值的艺术作品进行赏析,而绝不是那些“哗众取宠”的所谓“时尚弄潮儿”式的作品,只有这样才能让入门者搞清楚什么是真正的艺术;再次,自我克制——选择艺术作品赏析时,尽量不受个人喜好和偏爱影响,以免一些杰作难以进入读者的眼帘;最后,也是在前文中多次提及的一点:尽量不用或少用专业术语,不给读者“名词解释”式的指导,而是用艺术作品、艺术家背后的故事,给读者以启示,引导他们得出属于自己的艺术鉴赏结论。

二、艺术的两对“矛盾”

无论何时何地的“艺术”,都有一个唯一的共同点——它们都是艺术家们费心周旋,努力表现自己想传达的感情的结晶。然而,“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活于世,不同的时代、环境、经历给予了人们不同的认知与经验。这样的不同造成了两方面的结果:一是,就欣赏者而言,在观赏艺术家们创造的作品时,难免会受到自身情感的影响,而忽视了艺术家本人在作品中所倾注的情感;二是,就艺术家本身而言,渴望别出心裁是他们最大的目标,却有很多艺术家发现自己的作品在当时的环境中根本难以引起重视,甚至遭人唾弃,反而在未来的某一天,终于能够得到人们的肯定与认同。正是这两种结果促成了艺术鉴赏与创作中的两对最明显的“矛盾”,也正是这两对“矛盾”使得艺术充满了话题,充满了灵性,充满了魅力。

(一)对“矛盾”是“知识”与“眼睛”,即艺术作品欣赏者的“所知”与“所见”之间的矛盾

导论中,贡布里希说道:“欣赏伟大的艺术作品,最大的障碍就是不肯摒弃陋习和偏见。”人们常常以为,“司空见惯”的就是“正确”的,然而,什么是真正的“正确”?书中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耶稣受难图有不计其数的版本,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是意大利画家圭多·雷尼所画的《头戴荆冠的基督像》。这幅画作可以说闪耀着圣洁的荣光,给予了许多人无限的力量,以至于人们以为基督的形象就是这样的。因此,人们在看到其他艺术家创作的基督形象时,常常评价道:“画得不好”或者“画得不像”。

然而,世人皆知《圣经》的故事在现实中并不存在,有没有耶稣其人也很难说。因此,什么样的基督形象才是“正确”的呢?谁也不能轻易下定论。每个人对美丑、好坏的判断都一套自己的标准。然而,这些都不能成为判断一件作品是否是“艺术品”的标准。回到前文举的例子中去,贡布里希说:“事实上,往往是捧读《圣经》最虔诚、最专心的艺术家才试图在脑海中构思神圣事迹的全新画面。”也就是说,伟大的艺术作品来自艺术家内心强大的精神动力,来自艺术家费尽心思地表现自己想传达的感情,来自艺术家反复推敲、不断琢磨,使自己的作品达到他所要求的最“合适(right)”的境界。比起形形色色的艺术作品本身,艺术家的这种所作所为往往更加动人心弦。

面对“知识”与“眼睛”的矛盾,贡布里希建议广大读者在欣赏一件艺术作品的时候,不要轻易下结论,除非反问过自己两个问题:“艺术家是否无端更改事物的外形?”“除非已经证明我们的看法正确而画家不对,否则就不能指责一幅画画得不正确。”至于如何了解艺术家创作的意图,如何得知艺术家在创作一件作品时所经历的重重磨难,恐怕了解艺术的故事和艺术家本身的故事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二)对“矛盾”是“历久”与“弥新”之间的矛盾

“久”意味着“旧”,注定与“新”是截然相反的两个极端。“渴望别出心裁也许不是艺术家的最高贵或最本质的要素,但是完全没有这种要求的艺术家是绝无仅有。”艺术家不是神,他们也跟我们一样,创作一幅作品往往是出于某种诉求,而绝非凭空捏造一件“玄而又玄”的事物。有相当一部分的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最终目标是“求新”。但“新”只是一方面,假如一件艺术作品中所含的“新”只是“新”在某一个时代或某一段时间之内,并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消失不见,那么这件作品也不能称得上是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反过来说,一件艺术作品在创作初期并没有引起巨大的轰动,反而在未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甚至成为经典中的经典,它也不能不被看作是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因此,“弥新”与“历久”这对“矛盾”其实只是字面上的“矛盾”,假如两者同时出现,那就很有可能意味着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的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历久”还是“弥新”都不一定能起到绝对的“积极”影响。就“历久”来说,贡布里希以反问的形式使读者思考:“年轻的艺术学生被常规的艺术观点激怒,要创造‘反艺术,完全可以理解。不过,一旦反艺术得到官方的支持,便成了大写的艺术,还有什么东西可反呢?”所谓的“反艺术”,或许称之为“反当时的艺术”更加合适。就“弥新”而言,贡氏强调:不要“把艺术的不断变化(即‘新)天真地误解为持续不断的进步……主观的进步观念无论有多么重要,也不等同于客观的艺术价值的提高。”意思是艺术家的创新不代表着艺术的进步,而仅仅是一种新的观念的诞生。

三、化解在艺术家双手中的“矛盾”

其实,上文所提到的两对艺术的“矛盾”可以被看作“矛盾”,更可以被看作“伙伴”。在欣赏、创作艺术的过程中,无论是“知识”还是“眼睛”,“历久”还是“弥新”,四者都缺一不可。可以说,“艺术”正是因为有这些“矛盾”而精彩。而将这些“矛盾”融为一体,使它们一起为艺术“效力”的关键,在贡布里希看来,就是艺术家们。

可以说,贡布里希的艺术观体现出:无论怎样的“矛盾”,都能化解在艺术家的努力与深情之中,化解在我们对艺术家的尊重与了解之中。毕竟,贡布里希始终秉持着这样的信念:“总是会有藝术家,他们是些男男女女,具有惊人的天赋,善于平衡形状和色彩以达到‘合适(right)的效果。更稀罕的是具有正直性格的人,他们不肯在半途止步,时刻准备放弃所有唾手可得的效果,放弃所有表面上的成功,去踏踏实实地经历工作中的辛劳和痛苦。”

参考文献:

[1][英]E.H.贡布里希,范景中,译.杨成凯,校.艺术的故事[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4.

[2]范景中.《艺术的故事》的讲述者——纪念伟大的艺术史家贡布里希诞辰100周年[J].图书馆杂志,2010(1):81-88.

[3]桃子依旧.贡布里希和《艺术的故事》,根据范景中讲座录音整理,豆瓣书评,https://m.douban.com/book/discussion/10366413。

[4]李本正.西方艺术史的圣经——读《艺术的故事》[J].新美术,2000(3):83-87.

猜你喜欢
艺术作品矛盾艺术家
矛盾的我
“矛盾多发”可怕吗?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五彩缤纷的艺术作品
何晋渭艺术作品
张杰艺术作品
陶瓷艺术作品
恋爱中能否一直让着对方
解析对矛盾观点的几个“是否意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