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倩
[摘 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老年人的姑息护理接受程度越来越高,而儿童的姑息护理发展较慢,探讨如何帮助癌症儿童能安逸、无痛苦地离去,为其家属提供心理支持,提供高临床儿科护理质量。
[关 键 词] 癌症患儿;姑息护理;护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3-0085-01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健康理念的更新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姑息护理由此产生。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者开始关注儿童的姑息护理,据调查显示,全球每年有超过2100万儿童需要姑息护理,全球每年约有20万儿童诊断为癌症[1],由此可见,儿童姑息护理模式需要迅速推广发展。WHO于2002年将姑息护理定义为对那些患无法治愈的疾病病人提供积极的整体护理,主要通过预防、评估和有效控制疼痛及其他躯体症状,处理心理、社会和精神方面的一系列问题,最大可能地提高病人及其家属的生活品质[2]。姑息护理作为临床儿科护理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不仅可以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保持尊严、缓解症状,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节约医疗资源,更重要的是能让患儿在爱和尊严中离开,更理性、更平静地接受死亡,患儿和家属都是姑息护理的对象。
一、基础护理
(一)实施个体化护理
护士应客观全面地评估患儿的心理、生理及社会问题,根据患儿的不同疾病、年龄、个性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措施,允许患儿在病室内摆放自己喜爱的玩具、布娃娃等,由患儿决定护理措施实施的时间,尽量满足患儿及家属的要求,让患儿感受到爱和关怀。
(二)注重舒适护理
舒适护理使人能在生理、心理、社会、灵性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其内涵是让患者感觉到轻松、自在的狀态,没有疲惫或疼痛等,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四个层面的需要被满足。癌症患儿在临终前阶段,医务人员的主要任务不是治愈疾病,延长生命,而是通过一系列措施来控制患儿症状,减轻痛苦,营造适宜儿童的环境。
二、疼痛护理
癌症患儿对疼痛的敏感性高于成人,其疼痛主要源于操作性疼痛和疾病本身引起的疼痛[3]。为避免操作性疼痛,应选择穿刺技术好、经验丰富的护士为患儿实施操作,减轻护理操作造成的痛苦。操作前后可以通过与患儿交流、听故事儿歌等方法分散其注意力,不让患儿封闭在狭小的空间里。药物止痛应依据WHO所提倡的癌症患者三级止痛方案实施,按照规律给药、口服给药、遵循个体化原则,严格执行医嘱,熟知每种镇痛药物的剂量及常见副作用,并进行止痛评价。在此期间,同时辅以非药物疗法进行多方位止痛,如一起与患儿做游戏、听故事、看动画片等。由于不同年龄的儿童对疼痛的表达不同,因此,作为护士还应加强对儿童疼痛知识的学习以及提高与患儿有效沟通的能力。
三、心理护理
现今大多数儿童为独生子女,当儿童面临疾病的疼痛和选择时,家长不肯放弃任何一点希望,越小的患儿对家庭的冲击越大,心理压力也越大。因此,儿童姑息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对象不仅仅为患儿本身,还包括患儿的家长。医护人员在确诊患儿的病情后应在隐秘的环境下告知家属患儿真实的病情,讲解姑息护理的理念及内涵,取得患儿家属的支持与配合,护患双方共同努力一起陪伴患儿走好人生的最后一段路程。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对死亡的认知是不同的,对学龄前儿童,用大人的思维来看,我们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明白,但其实他们都懂,也会害怕和恐惧。因此,应让学龄前患儿保持生理上的舒适,多与父母亲人在一起,尽可能地满足患儿的要求,给予孩子精神支撑,让孩子感受到幸福感和安全感。而对年龄大一些的患儿则应该如实地告知病情,尊重他们的隐私,满足他们宣泄情感的需求,鼓励患儿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命的挑战,正确认识自己生命的价值,适应角色的转换,尊重患儿的自主权,满足患儿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使其在人生最后的岁月中仍能积极地生活,在充满人性温情的氛围中无痛苦、舒适、有尊严地离开。患儿的离世会给整个家庭带来长久且巨大的影响,甚至会造成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因此,心理护理的时间并非仅限于在医院治疗期间,还应涵盖患儿出院、离世后的整个过程,护士应鼓励患儿家属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活动,以积极正面的态度面对今后的生活。
总而言之,我国的姑息护理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中国人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儿童姑息护理的理念仍不被大众所接纳,护患矛盾仍然日益激烈。因此,儿童姑息护理的发展和研究的历程举步维艰,护理工作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Rodriguez-Galindo C,Friedrich P,Morrissey L,et al. Global challenges in pediatric oncology[J].Current Opinion in Pediatrics,2013,25(1):3-15.
[2]陈奖国.儿童姑息护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8):33-34.
[3]刘小蓉,邹敏,范杏红.癌症儿童的姑息护理[J].护理研究,2009,23(3B):66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