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丽娟
[摘 要] 根据中职学生的学习现状、课程特点以及中职学校的班级人数特点,结合生物教学,改变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代之以“面批”,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同时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还能够让教师及时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并且可以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从而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关 键 词] 中职学生;作业面批;策略;优势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6-0101-01
一直以来,教师对作业的布置、批改、讲评,还停留在以往的传统模式,无非就是上完课,学生将教师布置的作业完成后,交到办公室让教师批改,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批改学生作业的目的重在了解教学情况并及时纠偏。可是中职教师在传统的批改形式下了解到的教学效果大多是不真实的。所以,中职学校作业“面批”是很有必要的。
一、作业面批的含义
所谓作业“面批”,传统意义上就是指当着学生的面批他的作业,让学生看到教师批作业的全过程,并且讲评作业情况。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可以指通过各种学习平台对学生的作业进行面对面的批改及指导。“面批”是进行个别化教学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二、在中职学校实施作业面批的原因
(一)中职学生的作业现状
大多数中职学生上课听课不认真,完成作业态度不积极,作业不及时订正,抄袭现象较严重。教师批改的作业虽多,但版本很少。学生拿到自己的作业只是看看而已,错了就錯了,并没有想着去了解错误的原因。这样的作业情况怎么能反馈我们的教学呢?
(二)人数特点
中职学校很多专业的班级人数都在35人以下,由于人数比较少,教师就会关注到每个学生,面批也比较容易实现。
三、中职学校作业面批的条件及策略
(一)中职学校作业面批的实施条件
1.作业前,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每次布置的作业
如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在设计一堂生物课的时候,应该把对作业的设计作为重中之重,原则就是少而精,争取将课上所学的每个知识点都涉及其中,避免大量重复的练习。
2.作业后,需要教师认真分析完成作业的学生
教师在批阅作业时,应该对完成本次作业的对象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将学生分层,以此来确定作业的内容。
(二)中职学校作业面批的策略
根据中职学校各科教学大纲的要求,本着“服务于学生专业学习,着眼于学生终生发展”的观点,结合生物教学,笔者在进行作业面批时采取了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较为合理地解决了面批时间、空间、对象、方法、效果等问题。
1.线下面批的策略
通过调查分析,笔者可将学生分为领跑型、机械型、学困型三种类型。教师先对领跑型学生进行面批,在批改的过程中,先让他们对作业的解题思路进行讲解,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反馈。由于这部分学生在教师这里已经完善了自己的解题思路,接着教师将机械型学生分配给领跑型学生,每个领跑型学生作为这个小组的组长,由他们负责给机械型学生进行面批。对于学困型教师要采用一对一的方式,逐题面批面改。
2.线上面批的策略
教师实现作业面批的关键是时间问题,如果由于时间的关系,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实现线下面批,比如机械型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所使用的教学平台,上传微视频对解题思路进行讲解,并且制作解题模板,帮助他们规范解题步骤。这部分学生也可以通过线上和教师联系,提出疑问。对学困型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的作业在平台上再次进行批阅。随后的课堂上教师将所有作业中出现的错误问题进行讲评,以确保教学效果。
四、中职学生作业面批的效果
(一)提高作业质量
因为作业“面批”,更多的学生出于爱面子,作业抄袭现象大大减少,主动完成作业的学生人数大大增加;因为作业“面批”,更多的学生更加关注作业质量,应付完成的学生减少。
(二)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
教师“面批”作业时,针对学生出现的自创型的解题思路,不规范的解题格式,粗心型的错误,又或者是知识点的错误,教师都给予亲切的解答,从而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让学生体会到教育的价值,同时还能体会被重视感,和谐的师生关系就建立起来了。
(三)进一步了解教学情况
作业“面批”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及时地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如果出现大面积的错误,则说明讲解过程中存在让学生产生歧义的地方,这时可以询问学生的解题思路,了解学生的问题出现在哪里,根据与学生的交流及时改进教学策略,使教学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四)通过面批可以及时纠错,适时激励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某些学生的作业被改得满篇是红叉,此时教师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把学生叫过来,及时解决问题,可是苦于学生不在身边。采用作业“面批”能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对症下药。事实证明很多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恍然大悟,课上一直没有听懂的地方,原来这么简单。长此以往,学生“犯错”的概率就会大大减低,从而刺激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自觉性,提高学习兴趣。
通过对生物作业面批的尝试,提高了作业批改“有效性”,通过“面批”这种私密和自由的沟通形式,教师能发现更多的问题,解决更多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减少教师的“无用功”,切实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