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应用于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分析

2018-05-14 13:52林小凤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4期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分层基础

林小凤

[摘 要] 由于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及受过去学习经历的影响,普遍存在较难培养学习兴趣、畏惧学习难度,且入学前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程度差距较大等问题,当前状况下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学科采用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难以达成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于是采用“微课”教学模式解决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

[关 键 词] 微课;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视频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1-0114-02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在当今社会上应用十分广泛,让即将走上社会的中职学生掌握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学科、完成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对我们教师来说责任重大。受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及民众对我国职业教育响应力度不够大等因素的影响,文化知识基础较强的学生更倾向普通高中,好多中职学生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文化知识基础薄弱、在学习过程中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导致较难培养学习兴趣。(2)受过去学习经历的影响,使他们害怕学习、对学习存在畏难情绪。(3)受信息化水平的制约,乡镇和城市初中学校对计算机课的重视程度有所不同,中职学生入学前已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层次参差不齐,使教师难以因材施教。对当前这种状况的中职学生如果再采用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状况必然和他们初中时一样,最终结果就是:教师感到教学吃力且不见成效,学生感到学习吃力且所学知识难以达标。这就迫使中职学校的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探索一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适应各种水平学生的教学方法。备受关注的“微课”具备的一些特点能应对中职学生存在的问题,于是将“微课”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应用于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

一、“微课”教学模式

(一)“微课”教学模式介绍

所谓的“微课”就是将最重要的课堂教学内容制作成比较短小的视频片段,将计算机技术、信息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等新型科技与传统教学活动相结合而成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以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为依据,以视频为主要载体,通过对教学活动进行信息化设计,并以网络、多媒体为主要的呈现形式,以实现对重要教学知识点进行教学。

(二)“微课”的教学优势分析

“微课”教学模式被广泛关注,与它自身的特点、优势是分不开的。(1)“微课”教学模式中使用的教学工具是5到10分钟的短小视频,每个“微课”视频都是教学情节完整,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目标明确且生动有趣,较传统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并掌握。(2)“微课”教学能支持移动学习,方便学生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3)高质量的“微课”可从网络上下载或教师发挥集体智慧制作,这样能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也加强了教师之间的沟通和宝贵的经验交流,使教学设计更趋向完美。(4)学生可自主地根据需要选择、暂停、重复播放“微课”教学视频,这样的教学模式就能夠适用于各种程度的学生,自然实现分层教学,且较传统的分层教学,更能维护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学生的自尊心。

二、“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一)精心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采用“微课”教学,准备给学生提供优秀的视频讲授资源及相关素材至关重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本身配有光盘,光盘中有些教学视频可供使用,或者从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在线网站下载部分视频讲授资源及相关素材。教师也可以根据课程总体教学目标对课程教学内容按照知识点的关联性制作“微课”视频。首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按照总体教学目标进行第一层分解,以各章节作为一个教学目标,即分为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7)操作系统、因特网(Internet)应用、文字处理软件应用、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应用、多媒体软件应用及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应用七个单元目标。由于“微课”教学具有教学内容短小有趣、教学情节完整,在教学设计时应该将教学内容再次分解为微单元,制作视频。如文字处理软件单元可分解为Word入门、格式化文档、设置页面与输出打印、制作Word表格、图文表混合排版五个视频单元,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应用单元可分解为Excel入门、电子表格基本操作、格式化电子表格、计算数据、处理数据、制作数据图表、打印工作表七个视频单元。对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7操作系统、因特网(Internet)应用、多媒体软件应用、演示文稿软件应用同样可以按照知识点的衔接关系设计成多个视频单元。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结合“微课”特点设计成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任务单元。如在设计图文混排这个“微课”单元时,就可以设计制作黑板报的形式来录制微课。在制作“微课”视频的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明确教学主题,教师边讲解相关知识点边进行演示操作,同时进行录屏、录音操作,先进行操作的语音提示,然后再将鼠标移动至需要操作的位置,点击鼠标进行操作。

(二)利用“微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微课”应用于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学科教学,必然使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学科的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首先,因为“微课”教学模式应用到计算机技术、信息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等新型科技,这就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计算机应用环境,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机知识的实用性和重要性,从而使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学科的掌握产生迫切的欲望。其次,传统课堂一节课为45分钟,要让学生整节课都集中注意力听教师讲解教学内容,就算是普高学生都难以做到,更何况是中职学生,而“微课”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碎片化,一个“微课”教学视频内容一般都不超过10分,让中职学生做到集中注意力听讲完一个“微课”教学视频内容还是比较容易的。教学目标明确,生动有趣也符合中职学生的心理特征。如,在讲授演示文稿PPT时,可利用“微课”视频展示一些精美的作品进行课程导入,当学生边欣赏边赞叹作品的精美时告诉学生作品是用演示文稿PPT制作的。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对演示文稿PPT产生好奇心而去探究学习。因此,适时地利用“微课”进行教学、改变教学手段单一的形式能克服学生易走神的弱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三)利用“微课”解决学生的畏难情绪问题

1.利用“微课”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将准备好的“微课”视频下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课前自主观看视频,课前预习可以大大地降低学习难度,也是高效课堂的前提。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将教材作为预习资源的话,会感到抽象、枯燥无味、提不起兴趣。而“微课”视频可以使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操作过程直观,且针对性地给出必须掌握的重点和难点及学习任务,学生就可以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进行预习,所以通过“微课”视频来预习必定能取得更理想的效果且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通过预习,让课堂上的学习更有针对性,这样就可以降低学生在课堂上的压力,同时消除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授课内容的畏难情绪问题。

2.利用“微课”进行复习,解决学生课后作业难完成的问题。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下,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情况较差,面对课后作业时脑袋一片空白、无从下手,有些学生为了应付只好抄袭或由他人代替完成,甚至置之不理。采用“微课”教学模式下,在课后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遇到疑惑的时候,可以随时随地反复观看“微课”视频,以便顺利且高质量地完成课后作业。例如,Excel中分类汇总问题,汇总前有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排序,大部分学生课后容易把排序这一步骤忘记,导致结果错误,这时学生就可观看相关操作的“微课”视频,进行学习找到自己的错误所在。因此,将“微课”应用于课后与辅导中能有效地解决学生对作业的畏难情绪问题。

(四)利用“微课”对计算机应用基础学科进行分层教学以适应各种层次的学生

中职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差异较大,且上课时精力集中度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各不相同,如果只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教学软件讲授加演示的形式,势必会造成一部分基础好、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听课时不耐烦或搞小动作,甚至影响其他同学的听课,还有一部分学生却因为基础差跟不上进度,慢慢失去学习信心而放弃学习,效果自然不好。采用“微课”进行分层教学能有效地处理好学生差距问题。

1.利用“微课”对课堂教学进行分层,由于“微课”可以选择播放、暂停播放、重复播放视频,而且能精细讲解知识点。针对教材中标有“*”的内容制作的“微课”视频,如课本第一单元:计算机基础知识1.5数字与编码、1.2.4BIOS和CMOS等内容,课堂上学生可以自主探究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可以选择跳过该视频内容,把精力放在其他必须掌握的章节上。对必修内容、一遍没听懂的学生可以暂停播放、重复播放相关知识内容和操作步骤的视频。程度好的一遍就会的学生可以把精力用来学习教师为他们准备的扩展内容。这样的分层教学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获得大量的课外延伸学习资源、拓宽视野,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种自然形成的分层教学比传统的分层教学更能维护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学生的自尊心,对他们的学习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利用“微课”对课堂练习进行分层,针对每个学习视频制作相应的练习。练习包括基本操作部分和拓展操作部分,前者供所有的学生练习,后者提供程度较好的在完成基本任务后还有剩余精力的学生练习,如,格式化电子表格视频单元基本操作部分的练习有:(1)字符格式化。(2)数字格式化。(3)设置边框。(4)用“自动套用格式”功能修饰工作表;拓展操作部分的练习有:(1)插入背景、底纹、标签颜色使用。(2)使用样式。这样进行分层的练习既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也不会使学习差的学生感到为难。

综上所述,“微课”教学模式较传统教学模式有着明显的优势,将其运用到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能够有效地解决当前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畏难情绪高、教师难于因材施教等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浩.微课在中職“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25):27.

[2]田明松.关于微课应用于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若干思考[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23):258-259.

猜你喜欢
计算机应用基础分层基础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最憨厚笔记 夯实基础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