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晓燕 江新华 陶晓云
[摘 要] 我国正处于老龄化快速发展期,通过对老年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研究,了解当前老年护理专业高职院校的课程与中职课程的衔接状况,探索优化课程设置与组织的途径和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
[關 键 词] 老年护理;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6-0017-01
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已经呈现老龄化,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的身体、生理、心理、社会等问题逐渐增多,开设不同教育层次的老年护理专业以满足老龄社会对老年护理人才的需求已是大势所趋,如中职老年护理专业、高职老年护理专业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中高职衔接”就是指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这两种不同层次职业教育之间的相互衔接。
本文通过对教师进行有关老年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研究,初步了解当前老年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状况,探索优化课程设置与组织的途径和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
一、对象及方法
(一)调查对象
淮南某卫生学校专职教师。
(二)调查内容
查阅文献资料,通过课题组成员讨论后,确定自制调查问卷内容。调查内容分为以下部分:(1)被调查者的个人基本信息;(2)被调查者对老年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相关问题的认知情况;(3)被调查者对老年护理专业课程开设阶段的意见;(4)被调查者对老年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的具体想法、意见。
(三)调查方法
调查者现场发放调查问卷,当场填写,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6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85.0%。对收回的有效问卷采用Excel 2010进行数据录入,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相应统计学检验。
二、结果与分析
(一)被调查者的个人基本信息
68名被调查的专职教师,其年龄、教龄、职称、学历各不相同。其中,年龄在30~50岁的教师43名(63.2%),教龄10年以上的教师37名(54.4%),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45名(66.2%),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63名(92.6%)。上课学生层次中、高职都有的教师42人(69.1%),教授过与老年护理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师44人(64.7%)。说明被调查者以卫生职业教育领域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因此,对此次调查研究的意见具有良好的层次性、代表性和参考性。
(二)老年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的相关问题
参照张晓鹏等“关于复旦大学本科课程改革若干问题的问卷调查与分析”中标准分的计算,将老年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相关问题的各个项目答题选项折算成标准分。
结果显示:标准分大于1小于2的调查问题一项,表明综合结果为“很同意”;其余调查问题的标准分均大于0小于1,综合结果为“同意”;68名被调查者对有关老年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的15个调查问题的认知统一度较高。标准分较高的问题说明中高职衔接应建立共同的培养目标,中高职衔接的主要问题是课程设置不衔接,两种层次上专业课设置层次应清晰。
(三)被调查者对老年护理专业课程开设阶段的意见
此项调查以表格形式呈现,请被调查者对列出的35门老年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做出开设阶段的选择,问卷回答随意或混乱,缺乏统计研究的价值。
被调查者对老年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的具体想法、意见本项调查结果均为空白。
三、讨论
本次调查综合结果仅有“中高职衔接应建立共同的培养目标”一项为“很同意”,这也充分说明老师基本都认识到老年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应建立共同的培养目标,重视按职业能力要求对教学课程进行重组、统筹,并分阶段实施教学计划。
通过对标准分排序我们发现,被调查者在2~9问题上认知高度统一,认为课程设置不衔接是老年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的主要问题之一,不仅应在中职高职分段实施不同的教学计划,还应避免专业技能训练重复。调查显示,“3+2”直升高职的学生与考入高职的学生相比,成绩差,留退比例高,导致部分高职院校正在逐渐丧失进行此项工作的兴趣;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畅通技能型人才升级渠道,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改革招生制度,扩大对口升学招生规模是有效途径。
四、本研究的局限性
本次问卷调查的被调查者随机抽选,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被调查者的评价受主观因素影响比较大,调查结果也必然会受到被调查者的学识、阅历、评价标准及对所问问题的兴趣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晓鹏.关于复旦大学本科课程改革若干问题的问卷调查与分析[J].复旦教育,2001(4):42.
[2]代亚丽,姜元方.应用Delphi法对成人护理专升本课程设置的研究[J].护理学报,2012,19(9A):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