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斌 马羽
[摘 要]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急腹症,就《外科护理学》教学内容之“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在理实一体化中的教学应用,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后反思诸方面进行说课设计。
[关 键 词] 急性阑尾炎;说课;外科护理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2-0133-01
“说课”比赛是指教师面对同行或教学研究人员,系统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理论依据,口头表述一个单元或一門课程的教学设想,然后进行互相评析,以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1]。本文旨在通过说课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和水平,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教材分析
(一)课程定位
《外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临床护理实践的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以常见外科疾病的手术治疗和护理为重点,强调对手术病人的整体和专科护理,在护士资格考试中占有重要比例,学好本门课对护生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材选择
笔者选用的教材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熊云新、叶国英老师主编的《外科护理学》,属“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该书编排合理,难度适宜,符合专科学生认知水平。同时紧扣护士考试大纲,又突出了专业能力的培养,我说课的内容选自该教材第十八章《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作为最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学好本门课,对临床护理工作有很大帮助。
(三)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对教材的分析和大纲要求,我制订了以下目标:知识目标,阑尾炎病人的护理评估;能力目标,学会对患者进行护理诊断并制定护理措施;情感目标,培养团队精神和爱护患者的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岗位需求和考试大纲,我将急性阑尾炎病人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作为本次课的重点,由于学生临床经验不足,缺乏临床思维,所以我将本堂课的难点定为病人的护理措施。
二、教学方法
(一)学情分析
了解学情、因材施教是每个老师的基本要求,因此我将授课班级的学生情况进行了分析。我所教授的是三年制大专护理二年级学生,他们学习较努力,具备一定的外科护理学专业基础和自主学习能力,对临床实践很好奇、很期盼,但是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
(二)教法
以任务为主线,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逐个任务中击破教学重难点。同时应用临床真实案例,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其对知识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三)学法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次课的内容,我引导学生运用如下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讨论分析,让学生在探索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角色扮演法,通过形象地演绎,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同时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复习旧课
课前一天,我将全班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平衡互补的原则分为五个学习小组,同时分发学习材料,提出预习要求。课前5分钟,为各小组进行座位安排,同时颁发学习用具和任务书。要求学生复习旧课,复习阑尾相关解剖学知识。
(二)导入新课
让学生观看热播韩剧片段《来自星星的你》,女主角因阑尾炎紧急进行手术治疗,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当学生兴趣正浓时,我趁势提问:“你们愿意像都教授一样快速诊断出阑尾炎并对这类病人提供最有效的护理措施吗?”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愿意。”顺势,我提出第一个学习任务。
(三)学习新课
请学生认真阅读任务书,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案例中千某的病情评估,将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和护理问题粘贴在白板上,在此期间,我的主要工作是巡视和指导,并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答案粘贴白板后,我迅速浏览批改,同时在多媒体上展示出正确的答案,对任务完成迅速准确的小组给予加分鼓励,同时对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以及较好的归纳分析、提炼要点的能力给予表扬,增强他们的信心。
(四)归纳总结
我将本次课的重难点进行归纳总结,再次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五)随堂检测,布置作业
为了检测学习效果,我选取了部分护士资格考试相关题目让学生进行随堂检测,事实证明,脱离对老师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的依赖,学生不仅给出了正确答案,而且可以进行详细解析,说明学生对知识掌握较好,教学目标完成。最后给学生布置了两个课后作业。
四、课后反思
下课铃声的响起并不意味着教学活动的结束,课后教学反思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有重大意义,我对本堂课的优点和不足做了如下总结:优点是任务驱动为主线,小组合作为中心的教学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兴趣;不足是个别学生依赖组员完成任务,参与度不够。对此我做出了如下措施改进: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同时在以后教学中应重点对这些学生进行督促和指导。
利用说课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将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公开化,无疑是迅速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2]。笔者希望通过此次说课与同行共勉共进。
参考文献:
[1]贺玲.从“创新杯”说课大赛谈如何提高职业院校青年教师的说课水平[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9).
[2]姚玉静.浅谈高职说课应注意的问题[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