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金琼
[摘 要] 《幼儿文学》 学习应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利用幼儿文学创作的相关理论,侧重学法的研究,以实践为学习中心,最终构建整个知识体系。
[关 键 词] 学前教育;幼儿文学;学法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2-0124-02
《幼儿文学》是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之一,也是文学素养课程。着重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学素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低幼儿童文学的特点,初步掌握儿童诗歌、童话、幼儿故事、图画等各种常见的儿童文学体裁的知识,便于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能运用本课程的知识,完成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学的任务。《幼儿文学》注重提高学生分析和欣赏幼儿文学作品的能力,训练学生学习编写一般幼儿读物的能力,为走上工作岗位夯实基础。但目前仍然存在对本门课程认识模糊的问题,如何高效学习本门课程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幼儿文学》课程学习现状分析
(一)用时不足
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用时普遍不足。《幼儿文学》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进行学习,一教学周4教学课时,一学期72教学课时量,学生普遍在课堂上进行听授,课后很少进行自学和巩固练习。课堂上进行的教学活动针对教学目标可能达标,但要真正深入学习和提高,还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
(二)学习思路不清晰
学生天然存在一种心理,就是认为老师的思路永远是正确的,不善动脑思考,缺乏质疑精神。学生学习思路不清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能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一味人云亦云。(2)学习方法单死板,手段单一,缺乏融会贯通的能力,遇到新的问题不会寻找解决途径。(3)逻辑思维能力不强,缺乏对课程整体分析、概括、判断、实施能力。
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跟随老师知识讲授的过程中,学生个体学习差异性表现强烈,但这种个体差异性没有被充分利用,课程教学在要求教师素质的同时,还呈现出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和不平衡性。
(三)学习效率低下
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是多个原因造成的结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方法失当。(2)教师引导不足。(3)缺乏学习兴趣。(4)不善利用课程资源。
二、《幼儿文学》课程在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任务和目标要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要求幼儿“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要引导幼儿“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喜欢听故事、看图书;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幼儿园语言教育教师应将语言教育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包括早晚问好、游戏、运动、就餐等环节。与语言教育密切相关的就是文学活动,而文学活动是精神活动,是世界、作家、作品、读者相互作用与影响的活动。幼儿的文学活动则主要是通过幼儿文学作品,为幼儿提供一个学习发展语言的良好机会,让孩子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借助文学作品的学习表达自己的想法。
了解幼儿园语言教学的要求是为了让更好地掌握《幼儿文学》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基本掌握幼儿诗歌、童话、幼儿故事、幼儿图画等各种体裁的特征和种类;能利用幼儿文学体裁知识对儿歌、幼儿诗歌、幼儿故事等进行赏析;能利用幼儿文学知识进行儿歌、童话、故事等的创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自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等,在教学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将知识形成相对恒定的框架体系。
三、《幼儿文学》课程学法改进思路
要学好《幼儿文学》这门课程,首先要明确学前教育专业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学前教育专业致力于培养从事幼儿教师、幼儿教育行政人员及保育员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这就需要从社会和时代的要求出发,对课程学习提出改进思路。
(一)明确要求
明确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针对培养目标,对照自己知识学习情况,充分认识《幼儿文学》的审美、认知、娱乐和教育作用。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把握幼儿文学各个体裁的学习要求,如幼儿诗歌的学习目标是通过幼儿诗歌听赏吟诵,训练孩子日常表达能力,并对照幼儿诗歌进行仿照改编。如下面的这一个案例,孩子们在学习四川传统游戏儿歌《斗虫虫》时,原文是“斗虫虫,咬手手,虫虫虫虫——飞”,孩子们一边做动作一边吟诵,孩子们仿照改编的儿歌有“捉蝴蝶,捉蝴蝶,蝴蝶蝴蝶飞飞——”孩子一边做動作一边吟诵,而且动作也有一些变化,飞的动作形态更加逼真。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幼儿诗歌的时候,要明确学习目标,以求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在达到教学要求的同时也能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欲望,体会到教学的快乐。
(二)问题引导
问题引导法是指以问题设置为中心,教学方法中主要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再进行研究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这是一种教法和学法相结合的手段。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查阅资料、交流探索、总结归纳完成学习过程。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加深学习印象,拓宽知识范围和学习途径。例如,在幼儿文学发展史这一章节的学习中,可以通过问题“幼儿文学的起源是什么”来进行引导,世界幼儿文学的源头是来源于文化源头之一——希腊神话,学生可以再次提出问题如“具有代表性的希腊神话故事有哪些”等问题来进行知识的扩充,对后面第三章幼儿故事的学习也有帮助。
(三)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增强学习效果有重要的作用。学习时我们可以借鉴这种方法,创设情境进行学习。
1.创设游戏情境
童年的一个代名词就是快乐。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方式。在学习中,尝试进行游戏教学,如游戏儿歌中的踢毽歌、跳绳歌、拍手歌、手指谣等。尤其是手指谣,它是手指游戏和儿歌的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游戏进行实践,在游戏中学习,也为今后进行游戏教学奠定基础。
2.绘制幼儿图画故事
图画是展开形象的主要手段之一。幼儿园语言教学内容所描写的情境,通过图画再现出来,变得具体而鲜明;而图画的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放大插图、简笔画、多媒体画、图画书、贴画等。幼儿图画书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幼儿文学读物。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利用图画再现故事,结合美术、文学等,力求将语言教育形象化。
3.表演实践
在学习本课程时,同样可以采用表演的手段进行。表演主要是针对幼儿诗歌的吟诵表演、幼儿散文的朗诵表演、幼儿故事的讲述表演、幼儿戏剧的技能表演。注重个人与团队协调,自评与他评相结合。为今后幼儿园教学活动组织与表演奠定基础。
4.鉴赏审美
鉴赏是以幼儿文学欣赏活动作为我们研究的对象,是阅读幼儿文学作品的一种审美意识。文学鉴赏活动是一种情感与认知相统一的精神活动。幼儿文学作品是充满真、善、美的作品,为广大的孩童播下爱的种子,春风化雨,长成茁壮的大树。这些特质同样也是成人所需要的、适合于孩子的作品,首先要感动自己,中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先生也说过欣赏幼儿文学作品应该“用儿童的眼睛去看,用儿童的耳朵去听,用儿童的心灵去感觉”。如幼儿诗《春天》欣赏活动,原文如下:
《春天》
台湾 谢武彰
风跑得直喘气
向大家报告好消息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花朵站在枝头上
看不见春天
就踮起脚尖,急着找
春天在哪里
花,不知道自己就是
春天
在鉴赏活动中,在深情并茂朗诵的基础上,展开联想与想象的翅膀,充分把握和理解幼儿诗作品的形象,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意象。《春天》这首诗中有两个重要的意象——“风”和“花”,通过对这两个意象生动有趣地描绘出春天来临的喜讯。同时诗人借助一系列动词,向我们展示了春意融融、百花竞艳的画面。诗的前半部分描绘的是“风”的形象,风是报春的使者。“跑”和“喘”这两个动词,形象生动描绘出风急切而又欣喜的心情。尤其那个“喘”字用得传神。
诗的后半部分主要描绘“花”的意象,花朵在枝头是“站”立的姿態。花像是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读者已经感受到春的新鲜和美丽,而“踮”就让我们身临其境地体会到花朵等待的心情是何等的强烈!
以上鉴赏活动表明,幼儿文学作品是美的集成者,鉴赏活动实际是一场心神意相协调的活动,是情感的“共鸣”。在学习过程中欣赏文学作品,可以受到艺术感染,接受美的熏陶,潜移默化中体会其中思想,形成完美的思维和逻辑判断。
5.交流协作
在新形势下,要解决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问题,单靠个人的力量完成工作越来越困难,需要人们进行交流,共同协作完成。可以利用组织的应变能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依靠交流合作的力量来完成。在本课程学习中,应多交流、多协作,吸纳集体的智慧。可以组成学习兴趣小组,诸如读书会、朗诵会、表演社等,进行探究性研究。
6.巩固创新
《幼儿文学》课程学习,还在于巩固提高。巩固既是对所学知识的总结、回顾,又是创新的源头。所有的幼儿文学体裁学习都涉及改编创作,改编创作不仅是一个人的文学素养,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必备的专业素质。
学法研究是课程学习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本文对《幼儿文学》课程学法做了初步的探讨,以求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有所借鉴,并可以丰富整个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学法研究。
参考文献:
[1]艾力发.例谈儿童文学阅读指导的步骤和方法[J].文学教育(下),2014(11).
[2]章红.幼儿文学与幼儿发展:幼儿师范学校幼儿文学课程的定位与构建[J].学前教育研究,2005(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