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晶晶
【摘要】民族声乐是我国独有的艺术形式,是对我国民族风土人情和音乐特色的集中表达,是宝贵的艺术财富。本文就如何保护和传承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希望能进一步发扬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传统。
【关键词】民族声乐;艺术传统;继承;发扬
【中图分类号】J613 【文献标识码】A
一、促进民族声乐艺术与世界艺术文化的融合
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近年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通过,借鉴了一些西方声乐的技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变得更为完善。但是不可否认,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相对独立的发展模式,缺乏与世界的交流与融合,许多民族声乐艺术中的宝贵财富还没有被充分的挖掘出来,使得本应大放光彩的民族声乐艺术呈现出了单一乏味的状态。一部分原因在于现代体制中被培养出来的学生,因没有对民族声乐艺术进行深入的学习,因此也对其产生了质疑,认为民族声乐已是落伍、淘汰的艺术,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失去了对民族音乐风格和唱法的追求,使其逐渐丧失了声乐艺术审美辨别能力。这无疑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与传承最大的阻碍。因此,应从促进民族声乐艺术进步与发展的角度,不断促进其与世界多元化艺术文化的交流,借助更多的力量,使其潜藏于内部的艺术华彩被更多的人认识和接受,这样才能有效促进民族声乐艺术传统的发扬和传承。
二、加强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我国各民族人民通过长期的生活积累和艺术实践,經过千百年的锤炼而形成的艺术瑰宝。蕴含了大量独特的音乐表现形式,如“死曲活唱”“死谱活奏”“移步不换形”等,都是对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手法,对表演者的艺术情感及表演技巧的要求非常高。与西方音乐讲表的“按谱演唱”相比,这些艺术形式,使得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具有了更强的灵活性。如果一味地崇尚西方音乐艺术,并以西方音乐艺术的标准推动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不利于民族声乐艺术精华的传承。因此,在进行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时,一定要结合这种艺术形成的音乐理念、表现背景、独特特点和欣赏习惯,将其精华保留下来,并给予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样才能实现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有效传承。
我国的传统民族声乐艺术中,还有许多具有极强民族特色和感染力的演唱技巧,如内蒙古的“呼麦”“诺古拉”,新疆的“木卡姆”、侗族的大歌等,甚至是传统戏曲中的一些润腔方式等,都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闪光点,它们的存在对于我国民族声乐的形成和风格的奠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用气、起音、高音、声区过渡、呼吸等多个方面,都有独特的见解,并形了完整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不是仅凭西方音乐理论就能完全解释的艺术形式。要使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得到更大的发展,使其真正代表东方的音乐艺术获得世界的认可,就需要将本土的民族声乐教育与西方的音乐教育体系相结合,建立起二者并行、互相促进的音乐教育体系,借助西方音乐成熟的教育体系,使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教育体系更为完善,不断拓展民族音乐理论的教育范围,使更多的人认识到民族声乐艺术的宝贵价值,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推进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不仅拓展民族声乐艺术的专业队伍,更重要的是培养更多的懂得欣赏民族声乐艺术的听众,这样才能使民族声乐艺术朝向更健康的方向不断发展。
三、推动我国民族声乐教育的发展
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与继承,离不开科学的专业教育。专业音乐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民族声乐艺术来源于民间的特点,充分地利用民间音乐载体推动民族声乐专业教育的发展,通过与民间的音乐交流和配合,在民间音乐与专业教育并存发展的过程中,使学生对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不仅要实现优秀民族声乐人才的培养,还要更好地发掘、保护、传承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保证中西方在声乐艺术方面的交流,引进西方先进的教育体系,加快音乐院校的教育发展,输出我国独特的民族声乐艺术,加速民族声乐在世界音乐界的影响力。一些人在看到民族声乐艺术时,常将其与“落后”联系在一起,这在一定程度上已影响到了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音乐院校应及时扭转这一部分人的想法,让他们更清醒地认识到声乐艺术的最高境界并不是成为“高音王”,而是真正了解其内在的艺术价值,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声乐艺术人才。
四、结语
民族声乐艺术,是我国艺术宝库中一颗闪亮的星星,多年来其保护和继承工作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随着我国民族声乐教学体系的逐渐完善,使得我国在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民族声乐艺术传统的继承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发掘民族声乐艺术的价值,增强相关的声乐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这样才能使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不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付长松.民族声乐艺术继承与发展的探讨[J/OL].黄河之声,2017(22):112[2018-01-26].2017.22.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