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芬
【摘要】以人为本,开展音乐教学,首先要创设环境,激活学生的内动力;其次要尊重学生的音乐水平与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再次在音乐教学时,要体现人文关怀,促进学生对音乐进行更好的体验。
【关键词】环境;差异;人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创设环境,激活动力
音乐虽然旋律优美,但是由于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学生学起来还是没有太高的兴趣。特别是对于一些乐理知识,抽象与枯燥,让学生很难有兴趣去学习。因此,为学生营造一个乐学的环境,对学生学习音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在环境的影响下,就会迅速对音乐产生情感,并能够迅速投入到音乐学习之中。
比如在教学这一课时,歌词就是简单的几句:“快乐的嚓嚓嚓,跟着我们跳,跳起了快乐之舞,嚓嚓嚓”等,后面再加上“弹起来呀,唱起来,转起来呀,摇起来”等几句,歌词中没有人物,没有景物,没有故事情节,学生很难对其产生兴趣。如果单单进行歌曲教学,学生很难投入到学唱之中,即使学生会唱这首歌曲,也是没有感情地唱,这也不是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因为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音乐素养得不到发展,艺术细胞得不到激活,背离了音乐学习的初衷。所以在教学时,笔者首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舞蹈,让学生边看舞蹈边感受旋律。因为学生天生好动,一看到多媒体中有学生跳舞,就会不由自主地扭动自己的身子,并随着旋律边哼唱边学动作。当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之后,再把教学视角转移到歌曲的教学中,并对学生说:“学好这首歌曲,我们可以自己编排舞蹈,与同学们一起尽情地跳吧!”这样,学生就会带着对音乐舞步的情感投入到音乐学习之中,也会抱着创编舞步的渴望有感情地学唱这首歌曲。这远远比单调地学唱这首歌曲的效果要好得多。
二、尊重差异,分层教学
每一个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家庭,他们的音乐素养也不尽相同,在学习音乐过程中,也会表现出不一样的状态。有的学生喜欢在动中学习音乐;有的学生喜欢在静中学习音乐;有的学生天生就有一个好嗓子,喜欢唱歌;而有的学生天生嗓子就不好,唱出来的歌曲不好听,他们在音乐课堂上就会羞于动口去唱。如果我们强迫他们去唱的话,那么就会让他们感觉到老师是有意让他出丑,这样就更难让他们静下心来学习音乐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学生对音乐的解读能力与表现能力也不尽相同,甚至会有很大的区别,如果采用统一的教学策略展开音乐教学的话,就不可能保证每一个学生的音乐素养都能够得到提升。所以,我们的音乐教学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要针对每一个学生的音乐基础开展有针对性的分层音乐教学,以满足不同学生对音乐学习的需要。在学习音乐之前,要对班级中的学生进行摸底,对学生的一些兴趣爱好进行梳理,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情况。这样,才能让分层音乐教学更具有可操作性,才能让分层教学适应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发展。
比如在教学这一课时,有的学生对歌曲的旋律比较感兴趣,喜欢用动作来表达音乐。这时,我们就可以让他们根据音乐旋律设计几个舞蹈动作,然后边在嘴里哼着音乐,边用舞蹈来表达这首歌曲。有的学生音乐基本功比较扎实,特别是对各种音乐符号比较感兴趣。这时,就可以先让他们了解二拍子的指挥图式,让他们学着按指挥图式给这首歌曲划拍子,并配上合适的节奏型来拍一拍,唱一唱歌谱。而有的学生的嗓音比较好,我们就可以让他们先学习歌谱,学会唱这首歌曲,然后让他们在班级进行表演唱,以增强他们学习音乐的自信心,享受别人赞赏带给自己的荣誉感。当他们还沉浸在快乐之中,再让他们学习本节课要学的乐理知识。这样,就会让乐理知识的教学自然迁入到学生的音乐识记系统之中。
三、人文关怀,丰富体验
一个充满自由、平等的环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去体验音乐带给自己美的享受。以人为本的音乐教学,就要让学生能够最大化发挥自己的潜能,感受音乐的美。特别是小学生,他们最喜欢的就是教师的鼓励与表扬。当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如果能够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那么学生就会重新扬起自信的风帆,破浪前进。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要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些人文,少一些机械,多一些自主学习,少一些单向输出。特别是一些对音乐还不太感兴趣的学生,我们更要照顾好他们的感受,对他们点滴进步进行及时表扬,当遇到困难时,要及时给予鼓励。这样,他们才能对音乐主动进行体验,从而丰富他们的音乐体验,他们也才能在音乐学习道路上越走越远。
总之,音乐教学要以生为本,在充分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跃跃.新理念小学音乐教学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金林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新路径[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7.
[3]郑莉.小学音乐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