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歌
【摘要】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每个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充满着希望,每个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不少家长从小让自己的孩子学习钢琴。本文主要从片面强调智育作用,夸大智育功能,家长陪学陪练耗时费力得不偿失,片面评价教师与学生的成果,不讲究教法,不重视教学过程的作用等方面来阐述家长在少儿学习钢琴时所产生的某些错误观念。
【关键词】少儿;钢琴教学;误区分析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一、片面强调智育作用,夸大智育功能
钢琴的学习需要孩子眼看、口唱、耳听、脑思、手及四肢协调运动,故而培养孩子快速的视觉反应能力,听觉辨别能力,动觉器官平衡协调的运动能力,使孩子反应快,记忆好、理解力强、准确率高,这是事实。但一些教师和家长就此片面强调智育作用,夸大智育功能,有些教师甚至用纯智育的教学方法进行钢琴教学。这就误入歧途了。因为我们忽视了一个最根本的道理,那就是钢琴教学的智育作用是有条件的。首先钢琴教育是情感教育。正如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所言:音乐是一种通过声音引起某种情感并传达情感的工具。我们只有有效提高孩子们主体感知能力,真正做到感知美、想像美、欣赏美、创造美,有了丰富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孩子们才会心情愉悦、精神振奋,从而激活主体意识,有益于投入到理性知识的学习中去,实现智力的发展和促进。其次,兴趣作为动力在钢琴学习中的作用不可低估。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手段刺激孩子,激发其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兴趣的培养需要宽松愉悦的氛围,需要成功的滋润,需要教师有耐心有爱心地循循善诱。再则从生物学和医学的角度看,只有左右脑协调使用均衡发展互相促进,才能产生1+1>2的超值效果。但目前小学生们文化课仍很繁重,在左脑和听视觉器官很疲劳的现实状况下,如果加大钢琴练习量,延长练习时间,右脑也长时间持续兴奋和疲劳,那么左右脑就会因整体疲劳而受损伤,如此下去得到的后果可想而知。因此,用学习钢琴的手段来代替智力的培养是不可取的,也是对钢琴学习特点的认识不足。钢琴学习,确实有助于幼儿的智力培养,但对幼儿智力的培养,不能只靠钢琴的学习。
二、家长陪学陪练耗时费力得不偿失
家长陪学陪练现象正是对钢琴美育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嘲讽。我们先来看一看有没有必要陪学陪练。钢琴学习总是从基础的弹奏方法学起:手型、指端触键、指关节凸出、把膀臂的重量转化为动力进行弹奏等良好技术要求的形成都是学生主体在若干次练习中逐渐磨练出来的;乐理和曲谱的学习也是由一线一间,一个个一类类地学起;手的弹奏更是从单手弹到左右手交替弹,直至双手对位弹奏。如此一点一滴由少变多,由简到繁的学习过程,只要教师对教材选择灵活恰当、遵循教学规律,教法得当、富有耐心爱心地培养孩子兴趣和创造能力,家长就完全没有必要一如既往地陪学陪练。更何况,钢琴弹奏专业性强,必须由专业教师指导,家长切不可越俎代庖。另外,在某种程度上家长陪学陪练的行为对孩子具有奴役性、监管压制性。加上学生在家长面前易产生浮躁的表现欲望,焦虑的心情、畏惧的心理。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孩子们创造能力的发挥,更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养成。可见,家长陪幼儿学习钢琴,耗费了很多时间与精力,甚至产生得不偿失的感叹,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幼儿在开始学习钢琴的阶段,确实需要家长陪护一段时间,但并不需要家长有始有终地陪着幼儿练习下去,当幼儿有了一定自觉性,一定基础后,根本不需要家长陪伴。事实上,绝大数的家长,根本不懂钢琴,即使幼儿在练习中出现了错误,家长也感觉不到,更不要说帮助幼儿纠正错误了,也就是说,家长陪幼儿练习钢琴,实在是多余的。
三、片面评价教师与学生的成果,不讲究教法,不重视教学过程的作用
不少家长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很短的时间内会弹很多曲子,尽快能拿到等级证书,忽视了孩子学习的过程。事实上,幼儿学习钢琴,主要是培养孩子的一种兴趣、爱好,让幼兒快乐学习,享受学习的过程,以便孩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才能使孩子有长久的学习动力。而我们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在短时间内弹了好多曲子,拿到了考级证书,比赛获奖就是教师和学生的成果。这种急功近利的应试思想在许多家长身上表现得非常强烈。这种只看结果,不重视过程的学习,严重牺牲了孩子兴趣爱好的养成。钢琴教育包含内容有情感、心理、认知、听视觉、动觉等;其过程包含着从聚合型思维到发散性思维的运动过程,从而发展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总之,让幼儿学习钢琴,重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用音乐陶冶情操,要重视学习的过程,这样才能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理念。
参考文献
[1]韩甜.儿童音乐教学中注意的问题[D].曲阜:曲阜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