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北民族地区音乐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2018-05-14 08:59马希刚
北方音乐 2018年7期
关键词:对策

【摘要】本文主要描述了西北民族地区,特别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这一民族地区音乐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归纳出相应的五大专业发展模式,进而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提出两大新模式,为西北民族地区音乐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专业发展模式;西北民族地区;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西北地区本身各个方面相对滞后,对民族地区而言,对外交流、自我认知的局限,民族化、区域化特点突出,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等方面的原因是西北民族地区文化发展以及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问题,也就表现出来了。概括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1)师资力量薄弱;(2)音乐设施简陋、缺乏;(3)学校领导不够重视;4.音乐教师整体素质水平低下;(5)课程设置不合理;(6)学生音乐素养普遍较低;(7)在农村,学生家长的思想封闭,观念陈旧,文化素质低,知识面窄。

专业发展模式,是指民族地区音乐教师发展模式,在这一方面,研究成果较少,有关教育工作者对国内少数民族聚居区做过研究调查报告和课题论证,但数量较少,总论文数量不超过十篇。本文主要针对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严峻现状,旨在为民族地区的音乐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可以参考的和可实际操作的模式,促使各方面共同努力,改变、提升西北民族地区文化、教育,特别是音乐教育需要从多方面加强提高,把先进地区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根植与本民族的基础文化相结合,创设适合本民族、本地区教育教学的新模式,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改变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现状,探索民族地区音乐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新世纪音乐教育工作者。使其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领域的先锋、模范,成为高素质、高涵养、高要求的优秀教育工作者。

一、民族地区制约音乐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和技术发展相对落后,由于处于较封闭的环境,加之语言文化的巨大差异,教育方面发展相对不足,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师在业务能力上,专业发展方向的认知上,自我学习、规划、成长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本身受家庭村落中的父辈、祖辈对音乐文化的继承影响耳闻目染,自然而然会表现出音乐特长,这可以说是先天独厚的条件,音乐教师应以此为基础结合新的教学理念加以引导提高,但由于学校教学机构和学科设置的侧重点问题导致教师重视程度不够,也就缺乏自主学习提高专业能力的积极性,常处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专业情感和态度与语文、数学、英语老师大有不同;适应能力也给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另外,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教师学术观念不强,接受新知识的主动性不积极,工作中缺乏专业规划,会不由自主地和当地的人文理念随波逐流,认为学好数学、语文,英语才是根本,才是硬道理,才是正确的发展方向。这样的发展趋势久而久之必然会给文化和教育带来很大的阻碍和困扰。

最重要的是该地区音乐教育工作者对提高自己专业素养、专业技能认识不到位,缺乏积极努力的劲头。调查采访过程中每当谈及音乐教师的专业情况时,老师们往往都会将矛头指向学校,坦言学校领导不重视,学校制度不完善,学校不给老师提供学习机会,即便自己找到学习机会也要自己掏钱,甚至学校不予请假,即使准假同意外出学习,但得按事假算相应扣除津贴,他们深感无奈。

三、改变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现状的对策

西北民族地区音乐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包括更新教学理念、建立長效培训机制、加强自身专业素质的培养、建立终身学习的机制、建立音乐专业教师的教学评价机制等等模式。

更新教学理念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西北民族地区由于经济文化落后,很多学生只能靠被动接受老师传达出的教学信息,并且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对教学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作为一名音乐老师,要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做到因材施教和因地施教相结合,不断学习国内外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对自身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和反思。

其一,教育教学单位应积极转变观念思路,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沟通学习,加强相关硬件设施,断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局面;其二,建立一些长期的相关培训,将一些文化理论,教育理论,学科专业的发展现状,课堂教学的实际引用、应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指导,使其加强。建立长效的培训机制,可以使音乐老师掌握更好的教学技能,时时转换教与学的角色,站在学生的角度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更好地实施教学。

四、西北民族地区音乐教师发展的新模式

基于以上原因,促进西北民族地区音乐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改革,对西北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的发展提升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当下,我国社会教育快速的发展和自身的改革都对从事音乐教育的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面对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我们如何设计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

(一)从主观看音乐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

1.认识自我——精神升华为音乐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提供内在保障

音乐教师要想在音乐事业中有所成就,首先应该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去体会音乐的声音、节奏给自我心灵深处带来的震撼,并将这种奇妙感传递给学生。只有正确地认识自我,音乐教师才能在教育过程中发现自我,从思想上了解自我,从而摆脱束缚,形成动力,从理论和技能等多方面提升综合能力,朝着专业发展的目标不断前行。

此外还要不断加强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在民族地区工作虽然在教学设备方面存在不足,教学单位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及家长音乐教育观念不强,但我们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音乐资源——最原始的民间音乐,有当地名歌、民间器乐、民间故事、民间传说,这些对于一个从事音乐工作者来说无疑是莫大的资源,莫大的财富,将其归纳总结与当下的教育发展需要相结合,融入于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因此,对于音乐教师来说终身学习显得尤为重要,音乐属于精神文化层面的东西,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民俗文化的交融而不断创新发展,这就需要音乐教师终身学习,不断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创作出富有时代特征的作品。

2.设计提升自我——培训学习为音乐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提供稳定阶梯

音乐教师在施教生涯中,专业自主发展是一个可持续进步的历程,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再学习、再培训,才能促进专业能力的提升。因此,后续学习为音乐教师专业持续发展提供了稳定的阶梯。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课程体系改革的深化,创新型教学模式和观念改善同样也离不开教师自主专业的再提高。职业规划为音乐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提供重要载体。音乐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同样存在着不断发现自我和追寻理想的愿望。但是由于职业的特点,使得他们在自我发展过程中缺乏明确的目标,进而偏离了自主发展的航线。因此,音乐教师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以及专业的发展方向,制定适合专业发展及自身能力提高的规划,以切实有效的专业发展目标为指引,通过正确地设计自我,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发展潜力,为专业自主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教师在后续深造中,选择学习的内容不能仅局限于学历的升级、教学方法的改善,更要有助于教师综合能力,比如音乐审美艺术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另外,针对目前音乐专业重技轻文的现状,音乐教师还需要重塑理论方面的学习,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推动音乐教师整体专业发展。在不同时期,音乐教师应该参加不同形式的培训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专业自主发展的需要。

(二)从客观看音乐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

西北民族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语言和文化成为音乐教师专业发展的一大阻力。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而文化是民族的象征,所以,要想促进音乐教师专业的发展,首先要解决语言沟通障碍的问题,其次还要多了解民族地区的不同文化,这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第一步。

1.文化知识的拓展与加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因地理、人文环境及经济条件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跨文化知识方面局限性大问题突出

如:有些学生只会讲母语,与同学老师的正常交流都有障碍,有些同学汉语普通话可以听懂也会讲一些但对其真正的意思却理解不了,语言的问题都解决不了何谈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何谈音乐课能够上好。因此,在进行专业教学时,应该给少数民族学生开设跨文化对比的课程,让学生从语言上了解文化,理解音乐,提高创新思维和能力。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创作和发展。

2.提高教育创新能力,建立教师岗位成长机制——加强师资,进一步加强提升教师素养及队伍建設

定期举办专业培训,培训是提高认知观念与业务能力有效而重要的方式,因为在组织培训过程中会邀请学科前沿、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来现场讲解,面对面交流。结合专业教师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困惑及时解决,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使自身教育理念、科研意识、科研水平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提高。其次,建立教师岗位成长机制,积极解决教学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不断加强不同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五、结语

由于我国西北地区本身各个方面相对滞后,对民族地区而言,对外交流、自我认知的局限,民族化、区域化特点的突出,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等方面的原因是西北民族地区文化发展以及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问题表现较为突出,对音乐教师专业发展形成一定的阻碍。因此,为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教育人才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教育肩负的时代使命。本文主要针对民族地区音乐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并进一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提出专业发展的新模式,为民族地区音乐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毛凯.音乐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0(09).

[2]王小红.音乐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J].音乐天地,2013(12).

[3]孙作东,刘志涛.教师教育与音乐教师专业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2012(05).

[4]柯莉娟.音乐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现状与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5(32).

作者简介:马希刚,男,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讲师,民族音乐学硕士,主要从事民族音乐学、音乐美学等课程教学及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中小水电站集控系统建设改造对策分析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